幼儿意外伤害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0855572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意外伤害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幼儿意外伤害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幼儿意外伤害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幼儿意外伤害培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幼儿意外伤害培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意外伤害培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意外伤害培训ppt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 的处理与预防,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骼、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是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 它构成人体基本轮廓,能支持体重,保护内脏。,骨骼,骨骼: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 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成人的骨髓变成黄色(脂肪组织),只有当大量失血或患败血症时,黄骨髓能恢复造血功能。 骨的成份:含有机物和无机盐。有机物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盐使骨骼坚硬变脆。 儿童骨骼中有机物较多,韧性和弹性较好。随着年龄增长,骨中无机盐不断沉积,骨硬度加大。 骨连结:骨与骨的连结。 有的骨连结为直接连结,例如颅骨; 有的骨连结为微动连结,例如脊椎骨; 有的骨连结可以活动,叫关节

2、。例如,肩关节、肘关节等,骨骼肌,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 附着在骨骼上,可以受意识支配,又称随意肌,学前儿童发育的特点,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 骨膜较厚。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受损伤时,恢复也比较快速。 全是红骨髓:含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韧性和弹性较好。骨化尚未完成 关节的特点: 关节窝较浅,柔韧性大,但是牢固性差。容易引起脱臼。 肌肉的特点: 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 大小肌肉群发育不同速,动作不协调。,儿童几种主要骨骼的发育特征,腕骨 腕骨共8块,没钙化好。出生时全部为软骨,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精细动作时间不宜过长。 脊椎骨 脊柱是人体的主

3、要支柱。有四道弯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骨盆 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使骨盆变形。,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1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预防脊柱和胸廓的畸形。(幼儿应注意做到十个字: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 2合理组织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 组织活动时应注意: 全面动作发展 保证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勿猛力牵拉婴幼

4、儿的手臂,防脱臼;避免从高处跳下,保护骨盆 3供给足够的营养,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的摄入 4衣服、鞋帽应宽松,适度,幼儿园意外事故的分类,一般事故 幼儿缺乏自身保护能力(擦伤、划伤、骨折、脱臼、异物等) 责任事故(未造成幼儿有重大伤害) 保教人员责任心不强,照顾幼儿不细心,擅离岗位,不执行安全制度或其他规章制度,造成幼儿较严重外伤如:颅骨骨折、烧烫伤;被冒领,走失,被遗忘在空间里;从高处坠落;触电,溺水等 突发事件:食物中毒、煤气中毒 重大责任事故 导致幼儿死亡、残疾、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或给幼儿造成严重痛苦的事故。需报告行政主管部门及辖区卫生部门,社会负面影响大。,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原因、处理和预

5、防,窒息 异物(鼻腔,耳部,眼,咽、喉部,食、道胃) 鼻出血 外伤 骨折 脱臼 头部损伤 烧(烫)伤及紫外线灼伤,窒息,病因:异物进入呼吸道:豆类、纽扣、瓜子、别针、小玩具、幼儿衣物或鞋上的装饰物 症状:异物进入气管,最初可引起连续刺激性咳嗽,继而出现呼吸困难,面色由红转青紫发绀,可引起窒息死亡。 处理:1、用力拍打后背,借助震动,使异物滑入左右一侧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 2、较小的婴幼儿,先将幼儿倒立,头朝下,拍击胸部,用手自下腹部向上腹部推压,让异物滑到幼儿口腔吐出或咽下。 3、握空心拳,拳眼置于幼儿肚脐上二横指处,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快速有力,有节奏地向内向上冲击5-6次,反复操作至异物排除

6、。 4.经处理无效的马上送医院;或在处理同时拨打120叫急救车。,异物,鼻腔异物 耳部异物 眼异物 咽、喉异物 食道、胃异物,鼻腔异物,原因: 1.幼儿好奇,玩耍时将豆类、纽扣,塑料小玩具,纸巾,棉球塞入鼻腔内,自己取不出来,怕家长或老师责备不敢说,过后又忘了。当家长发现幼儿鼻腔有臭味或不通气才引起注意。 2.小昆虫突然飞进鼻腔。 症状:臭味,经常流鼻涕并带血,一侧鼻孔不通气或通气不好,长期刺激产生脓涕甚至炎症。 处理:小异物可嘱幼儿用手紧按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使异物排出。小幼儿不合作者,可用纸捻剌激鼻黏膜,使其打喷嚏将异物排出。 以上方法排不出,不要自行挖取,送医院取出异物,案例1,大班幼

7、儿小曾,妈妈这几天发现他有一边鼻孔不通气,也不像是感冒。晚上睡觉妈妈认真看了不通气的鼻孔,发现鼻孔里有一点黄色像塑料的东西,急坏了妈妈。爸爸妈妈马上送小曾到医院去就诊,在五官科取出了一个小塑料,原来是我们区域牌上的一个小塑料。小曾说,他塞在鼻孔里后拿不出,怕老师批评,后来就忘了。,耳部异物,原因:玩耍时将异物置入耳内,或幼儿互相嬉闹,将异物放在对方耳内。异物多为豆类、纽扣、珠子、塑料小玩具等 动物性异物:蚊子、飞虫、苍蝇等突然飞进或爬进耳内。 症状:耳鸣、耳痛、异物感。动物性异物常因动物爬行刺激耳膜引起疼痛,植物性异物遇水膨胀后,可继发感染引起外耳道炎。 影响听力,体积大的异物塞住耳道影响听力

8、和引起反射性咳嗽。 处理:1植物性异物,体积小可嘱幼儿头歪向异物侧,单脚跳,使甚自行脱落。 2动物性异物。可用手电筒的光线放在耳边诱昆虫自行爬出。效果不好,送医院取出 3体积大的异物,送医院取出,眼异物,原因:常见的眼异物为灰尘,砂土,小飞虫等, 症状:流泪、异物感、疼痛,如异物嵌入角膜时,刺激疼痛症状更为严重。 处理:1、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以免擦伤角膜。在没有别的条件下可以眨眼,流出眼泪,人的这种本能反应往往可以使异物排出。 2、冲洗眼睛,用生理盐水或纯净水冲洗眼睛(可用无针头的注射器或眼药水瓶),再滴眼药水,将异物冲出。 3、拭去异物。可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蘸纯净水,拭去异物。 4、异物嵌

9、入眼角膜时,应立即送去医院处理。,咽喉异物,原因:常见异物为鱼刺,骨头,糖块,枣核,硬币,纽扣,小塑料玩具等, 症状:1异物停留在咽喉、扁桃腺上,可出现不能进食,吞咽困难。 2较大的异物嵌在咽喉部,可造成呼吸困难,急性喉梗阻而引起窒息。 处理:1、检查口腔及咽喉部,如明显见骨刺可以用钳子取出,否则将幼儿送医院取出。 2、如发现幼儿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窒息的症状,应立即将幼儿抱起,用手拍背,使异物咳出或改变位置,并立即送医院处理,食道、胃异物,原因:幼儿玩耍时将玻璃球、纽扣、别针、塑料小玩具、硬币等放入口中误吞或进食时不慎将枣核等吞入食道或胃内。 症状:1食道异物过大,常嵌顿于食管入口下方的第一

10、狭窄部。表现为吞咽困难,疼痛。如压迫气管,会引起呛咳和呼吸困难。如能顺利通过食管入口下方的第一狭窄部,一般可通过消化道,由肛门排出。 2尖锐异物刺入大血管,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 3如误吞别针样长形异物,不易通过十二指肠的弯曲部,嵌顿或刺入肠壁。异物较大有尖角可以引起肠梗阻和肠穿孔。 处理:马上送医院检查处理。异物较小且表面光滑,进食韭菜或芹菜等多纤维食物,随大便排出。观察大便3天。异物过大的,可能需要用食管镜或手术取出异物。 注意:包子、馒头或棉球这些异物,切勿让幼儿喝水,以免食物膨胀压迫气管。,异物误入的预防,1、家园配合,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让幼儿从小就有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教育幼儿

11、不要把棉花、豆类、纸团、枣核,硬币,纽扣,小塑料玩具等物塞进鼻、耳、口腔里。 2、尽量不要让小年龄儿童玩或携带体积小、锐利的玩具等物品,如玻璃球,小串珠,小纽扣,棋子、塑料小珠、别针、硬币等,以免幼儿塞入耳、鼻,放入口中误吞,造成耳、鼻、气管、及食道堵塞,导致意外发生。 3、小幼儿不要吃带刺的鱼,吃花生、豆类、糖果时要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 4、幼儿哭泣时不要吃东西,以免造成气管异物,导致窒息。,鼻出血,原因:幼儿鼻腔粘膜血管很丰富,有些地方汇集成血管网,血管弯曲扩张,在鼻部受伤或打喷嚏时,都可使曲张的血管破裂出血。幼儿鼻出血多见外伤或季节变化时 处理:1半卧位,大龄儿童可采取直立或直坐位,不要

12、低头或后仰位,因血液流入气管后会凝固成血块,堵塞气管造成窒息。 2用棉球塞住流血鼻孔,再用手捏住两侧鼻翼,让幼儿用口呼吸,数分钟即可止血。 3冷敷,用冷水毛巾或冰块敷在前额部,或双脚浸入热水中,利于止血。 4以上处理后仍不能止血的幼儿,即联系家长送幼儿去医院治疗。 5经常鼻出血的幼儿需告知家长,带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鼻出血的预防,避免鼻外伤:如跌跤,暴力 去除身体的疾病:内科病或血液病 经常流鼻血的幼儿经检查确定没有器质性疾病的,可以在睡前用眼药膏擦在鼻粘膜上,可消炎、滋润,防止脆弱的鼻粘膜再破裂出血。,外伤,外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

13、; 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外伤是幼儿园意外事故发生最多的一种。 由意外造成伤害:擦伤、跌伤、撞伤、扭伤、撕裂伤等 由突发人为伤害:咬伤、抓伤等 由利器造成伤害:割伤、刺伤等,闭合性外伤,表皮没有伤口 原因:由钝性暴力引起。 症状:造成皮下组织损伤,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外渗到皮下,外观可见皮肤青紫、淤血、血肿。此时外渗在皮下的血液压迫到皮下丰富神经,所以疼痛感明显。可伴有关节功能损伤、韧带损伤等现象,还要注意是否有骨骼损伤-闭合性骨折。,闭合性外伤,处理: 1、检查创伤部位有没有骨折、脱臼、或器质性的伤害,如果有肢体有功能丧失,先别处理,请保健医生。 2、压迫

14、止血法。在没有其他条件下,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压迫止血法。用手指或手掌压住创伤的表面进行止血;同时打电话请保健医生拿冰袋上来,为幼儿做进一步的检查。 3、及时局部冰敷。冰敷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渗血到皮下组织,可使创伤表面可以减轻青紫淤血现象,避免出现一个大血肿。处理得当,不仅可以减轻幼儿的疼痛,促进创伤的恢复,下午放学家长接幼儿时外伤表面就不会有太明显的迹象。 4、处理幼儿咬伤时,除以上方法外也可以在流动冷水下冲,也可以减轻咬痕。 5、电访家长,告诉家长详细情况,这样家长有心理准备,必要时请家长来园察看幼儿情况。接幼儿时也要提醒家长,24小时内不能热敷,不能搓揉创伤表面。,压迫止血,冰敷止血

15、,处理闭合性外伤的心得,幼儿外伤第一时间进行压迫止血和冰敷是最方便最有效果的方法。 如果创伤时没有及时进行止血的处理,创伤表面会出现一个大血肿或明显淤血痕迹,家长接幼儿时肯定很心痛,有时情绪会很激动,甚至会与幼儿园出现一些没有必要的纠纷。,开放性外伤,原因:皮肤被粗糙物擦伤,引起表皮有擦痕或出血;被针刺、碎玻璃划伤或小刀等锐器割伤。 症状:伤口出血情况视伤口的大小,深浅,部位而定。 处理:检查外伤部位有没有骨折、脱臼,如果有肢体的功能丧失,剧烈疼痛,千万别移动幼儿,请保健医生。,开放性外伤的种类,表皮擦伤:一般由摔伤、碰撞而造成。擦伤最外层的表皮,出血不多,但比较痛。可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

16、口,清除污物和沙土后,再涂红汞(脸部一般用一点红霉素眼膏)或碘伏,任其自然干燥就可以了 皮肤撕裂伤:多因摔、撞将表皮、真皮全部撕裂。伤口不整齐、不规则。这种伤口出血较多,一般不宜自己处理,但首先要用消毒纱布按压止血,马上送医院清创缝合处理。 割、刺伤多因小孩自己玩刀、剪等利器时误伤,或互相打闹时被利器至伤。可伤及表皮、真皮。如割伤大血管可以出血很多,一般伤口比较整齐、干净。处理方法:先压迫止血。也可在伤口处涂云南白药按压片刻。如果伤口不深,止血后再用双氧水冲洗,再用“创口贴”或消毒纱布粘合;或涂以碘伏,不用作粘贴处理也可自愈。如果伤口很深很大,需速送去医院清创缝合 对于伤口较深、沾染泥土或被铁锈类铁器扎伤时均应打破伤风针,案例2,某天幼儿余浩上完围棋兴趣班,在门口等家长来接时,浩浩自己从塑料椅子往下跳,头部碰到了粗糙的墙面,鲜血直流。浩浩大声哭闹。?检查可见:左前额有一长约4CM的撕裂口。?后送医院清创缝合和做头部CT检查,确诊脑部没有受伤。浩浩伤口恢复的很好。,间接压迫止血,是一种辅助止血方法,用外伤大出血 头部出血压迫颞浅动脉 颜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