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管理和临床用血管理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0789306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管理和临床用血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血液管理和临床用血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血液管理和临床用血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血液管理和临床用血管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血液管理和临床用血管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管理和临床用血管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管理和临床用血管理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合理用血,主要内容,血液管理的必要性 新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对 临床的要求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合理用血 做好血液保护节约血资源,国内输血面临的困境,血源不足-血荒现象 输血传播疾病-艾滋病 输血治疗不规范-输血指南 输血传播疾病的赔偿增多 潜在危险-突发事件(三大事故交通、工 伤、医疗),输血的基本要求: 安 全 有 效,输血的目的: 增加血液的携氧能力 治疗和改善凝血状态,纠正凝血病,临床合理用血原则,“不可替代时选择”原则 满足生理需要原则 风险规避原则,目的,1、如何更好地把握输血指征,做到安全用血; 2、如何尽可能更好地提高患者携氧能力和/或 凝血功能,做到合理用血 3、如何尽

2、可能地节约血液资源,减少不必要 输血。 对要输血的患者要回答:要不要输血?输多 少?什么时候输?输什么成分? 只给需要输血的患者输给需要的血液成分。,要求临床医生,1、熟知并执行输血相关法律、法规 2、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3、合理有效使用各种血液制品 4、减少输血风险,与临床输血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1、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2000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2012年8月1日施行医疗机构临床用 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85号)部长 令,新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对临床的要求,1、输血前评估 2、输血前告知和知情同意 3、输血申请管理制度 4、输血后疗效评价 5、输血记录 6、临床用血

3、计划 7、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8、血液保护技术 9、自体输血 10、用血不良事件检测报告制度 11、应急用血预案 12、无偿献血宣传,1、输血前评估,第十九条: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临床医护人员应熟知供血机构为临床提供的血液成分的种类、适应症以及各种血液成分保存、运输、输注要求、疗效判断等。 RBC:适用于因循环红细胞总量减少致运氧能力不足或组织缺氧而有症状的患者;必须ABO血型相容,进行交叉配血等。,Hb-卫生部输 血 指 南(2000年),手术及创伤输血: Hb 100g/L

4、不必输注 Hb 30%血容量,可输入全血 慢性贫血: Hb 60g /L 并有明显贫血症状者考虑输注,美国麻醉师协会的指南建议,Hb 100g/L一般不必输注,但要看预期失血情 况。 Hb 60100g/L时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氧耗等 状况以及预期或实际出血的量和速度来决 定。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时Hb 80g /L输注红 细胞可能有利。 有稳定心脏病的重症患者Hb 70g /L应考虑输 注红细胞。,PLT卫生部输 血 指 南(2000年),手术及创伤输血: PLT 100109/L 可以不输 PLT 50109/L 应考虑输 PLT 50100109/L 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 血或

5、伤口渗血决定 如手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 血小板不上述限制。,内科输血指南: PLT 50109/L ,一般不需输注 PLT 10 50 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 定,可应考虑输注 PLT 10109/L ,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 血,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 同 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大量输血推荐输注血小板目标为: 急性出血PLT 50109/L;,DIC:PLT 50109/L并有活动性出血或 拟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可输注血小板。 急性白血病及大剂量化疗:病情稳定患者PLT 10109/L可预防性输注,但在下列情况 时应提高阈值:出血表现、凝血障碍、发热 /败血症、

6、白细胞过高、诊疗操作等。 实体瘤化疗:PLT 10109/L可预防性输注 出血危险大的肿瘤如膀胱肿瘤、坏死性肿瘤 等PLT 20109/L可预防性输注。,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情稳定患者PLT 5109/L应预防性输注,发热或轻微出血的患者6 10 109/L预防性输注。,急性失血成分血输注指征及剂量,FFP: 输注时机: 大量输血时,为降低患者死亡率,输注红细胞悬液4U后,应加输FFP,并且FFP与红细胞悬液比例为1:1(或2);严重创伤患者,当输注的红细胞悬液量35U时,应尽早应用FFP。 FFP用量: 按1520ml/kg,足量FFP可纠正Fib和多种凝血因子不足,如果Fib1.0g/L,

7、应考虑输注冷沉淀。,2、输血前告知和知情同意,第二十一条 输血治疗前,医生应当向患者或者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自体输血技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和安全性。,3、输血申请管理制度,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

8、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急救用血除外),4、输血后疗效评价,第二十八条: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计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等随病历保存。,RBC:输注24小时内复查Hb,并与输注前比 较,在排除活动性出血、溶血、大量补 液等因素后,若Hb未达到预期值,则 可判定为输血疗效不佳。 2uRBC悬液对于60kg

9、体重的成年人约提高Hb10g/L,Hct3%;儿童约提高20g/L。,PLT输注疗效判断: 一个治疗量PLT: PLT含量2.5109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判断:应以症 状的改善为主要依据;如出血的减 少或停止。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判断,应以血 小板数量的变化为依据。,血浆输注疗效判断: (1)临床观察出血的改善情况 (2)实验室检查 定量:凝血因子含量的测定 定性:PT、APTT、血栓弹力图等,冷沉淀: 补充纤维蛋白原: 输注后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临床出 血症状改善,说明有效。 F补充:成人50kg,以15IU/kg,每12h 输注1次,连续输注2次后F水平可 升高30%。,5、输血记

10、录,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输血记录应完整详细,至少含有以下内容: 输血原因(指征) 输注成分 血型和数量 输注过程观察情况 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方式的选择 输注效果评价 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 录、术后记录中出血量与输血量要完整一 致;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输红细胞记录 患者症状-,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数值g/L。有输红细胞指征,配输血型RH阴阳性红细胞品种数值U。输注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发生,输注后乏力、心悸症状乏力心悸症状1有无复查血红蛋白1,血红蛋白升至数值0g/L。 医师签名:,输血小板记录 患者症状-,化验血常规血小板数值X109/L。有输血小板指征,输血型1RH阴阳

11、性血小板名称数值治疗量。输注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发生,输注后出血出血量1有无,血小板数量升至数值5X109/L。 医师签名:,输血浆记录 患者症状-,化验项目-数值单位。为补充凝血因子,输血型1RH阴阳性血浆名称数值毫升。输注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发生,输注后出血出血量1有无,项目-为数值6单位0。 医师签名:,输冷沉淀记录 患者症状-,化验项目-数值单位。为补充凝血因子,输血型1RH阴阳性冷沉淀数值U。输注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发生,输注后出血出血量1有无关节症状,关节肿痛关节症状1有无0,项目-为数值4单位0。 医师签名:,输血记录 患者因失血量大,量约数值ml,出现面色苍白,心率数值0次/分,血压数值0mmHg,有输血指证,输红细胞数值u,血浆数值ml,冷沉淀数值u,血小板数值个治疗量。输注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输注后症状改善,生命体征,实验检查实验检查1。 医师签名:,决定输血的权力在医生 血液能否合理应用取决于医生 节约用血是每个医生的责任 合理用血是每个医生应尽的义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