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同光时期的中外关系和中外战争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07837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同光时期的中外关系和中外战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四章 同光时期的中外关系和中外战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四章 同光时期的中外关系和中外战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四章 同光时期的中外关系和中外战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同光时期的中外关系和中外战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同光时期的中外关系和中外战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同光时期的中外关系和中外战争第一节 中国外交现代化的起步与边疆危机第二节 中法战争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一节 中国外交现代化的起步与边疆危机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主要目标。 美日侵略台湾、 英国侵略西藏、 英俄争夺新疆,造成中国边疆危机。俄国觊觎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广大领土,从 19 世纪 50 年代开始,逼迫清政府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54 年 俄国武装船队侵入瑷珲1858 年,俄国迫使清政府签定了中俄瑷珲条约 ,侵占黑龙江以北 6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 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中俄北京条约 ,割占乌苏里江以东约 40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左图为中俄北京条约 。1864 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右图为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条款。1965 年,中亚地区的浩罕国,派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2 年后,阿古柏成立“哲德沙尔国” ,自立为汗。俄国承认阿古柏政权,加紧对新疆的侵略。1871 年,俄国侵占伊犁。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收复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攻占吐鲁番。1877 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1878 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中俄交涉过程中,左宗棠配合清政府的外交斗争,迫使俄国归还伊犁。1881 年,中俄签定伊犁条约收

3、回了伊犁。但俄国通过中俄伊犁条约及其勘界议定书割占 7 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英俄等国分裂中国西北领土的阴谋,巩固边防。 胡光墉(18231885 ) ,字雪岩,徽州绩溪县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 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 20 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 ,为商必读胡雪岩 ”

4、。 曾纪泽(1839 -1890) ,字劼刚,湖南双峰荷叶人,曾国藩之子。生于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卒于德宗光绪十六年,年五十二岁。袭父一等毅勇侯爵。同治间。历使英、法、俄诸国,与俄人力争,毁崇厚巳订之约,更立新议,交还伊犁及乌众岛山,帖克斯川诸要隘,有功于新疆甚大。官至户部左侍郎。卒,谥慧敏。纪泽学贯中西,有诗古文及奏疏若干卷,早岁所著,有佩文韵来古编 、 说文重文本部考 、 群经说等,并传于世。 19 世纪 60 年代 ,美国军队在台湾琅峤登陆,企图侵占台湾,被击退。1874 年,日本派兵在琅峤登陆。日军登陆后,遭高山族人民反击。日军退踞龟山,设立都督府。清政府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率军赴台,部

5、署防务。1874 年 10 月,清政府接受英美法等国“调停” ,与日本签订台事专条 ,日军限期从台湾撤退,中国“赔偿”日本兵费 50 万两。日本利用专条上有台湾居民 “曾将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 、日军出兵是“保民义举”等字样,作为清政府承认琉球是日本属国的依据。1879 年,日本并吞琉球,改为冲绳县。烟台条约签订后,英国迫使清政府同意派员入藏“探路” 。1884 年,英军从锡金进入藏境。1886 年,英军在亚东以南边境挑衅。西藏地方政府在西藏南部的隆吐山上设卡防卫。1888 年,英军攻打隆吐山防线,遭藏族军民顽强抵抗。1890 和 1893 年,清政府与英国先后签订藏印条约和藏印续约 ,承认

6、锡金归英国保护,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在亚东享有治外法权及进口货物五年不纳税等特权。第二节 中法战争1862 年,法国占领越南南部(南圻) ,并向越南北部(北圻)进犯。越南政府请求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率部援越抗法。刘永福,广东(今广西)钦州人,早年当过水手,后参加反清起义,以七星黑旗为军旗,称黑旗军。因为清军的镇压,刘永福率部 300 余人进驻保胜(今越南老街) ,屯垦安民。队伍很快发展到两千余人,深受当地群众拥护。1873 年,法军进攻越南河内。刘永福率黑旗军与越军在河内大败法军,击毙安邺等数百人,收复河内。越南国王封他为三宣副提督。1883 年,法军占领越北南定省,进犯广西。刘永福率 3000

7、人在河内城西纸桥一带同法军激战,获胜,击毙法军司令李维业等人。1884 年,法国侵略军进攻台湾基隆港。在西南地区,黑旗军与清军包围宣光,伏击法国援军,在临洮大败法军,收复广威。 1884 年 6 月,法军占领谅山,进犯广西。 7 月 15 日,法国“远征”舰队在孤拔率领下,强行驶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8 月 23 日,法舰发起进攻,击沉军舰、炸毁炮台和造船厂。 8 月 26 日,清政府宣战。镇南关大捷1885 年初,法军直逼镇南关,年近七旬的冯子材率领将士在镇南关前修筑长墙,积极备战。3 月 23 日,法军分三路直扑关前,被冯子材率兵击退。24 日,法军猛攻长墙。冯子材身先士卒,冲出长墙。法

8、军大败,狼狈遗逃,冯子材乘胜追击,收复谅山等地,取得镇南关大捷。1885 年 4 月 7 日,清政府下令 4 月 15 日停战,25 日撤兵。 6 月 9 日,清政府授权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正式签订中法新约 。规定中法两国派员会同勘定中越边界,中国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中国任用法国人在广西、云南境内修筑铁路等。法国的侵略势力侵入西南边疆1885 年,中国在台湾建省,第一任台湾巡抚是刘铭传。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汉族,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

9、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向外扩张,制定征服中国的“大陆政策” 。1894 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支援。日本乘机出兵。东学党起义平息以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拒不撤兵。1894 年 7 月 21 日23 日,清政府雇用“高升”号,从大沽运送陆军约 1000 人,增援在朝鲜牙山的清军。25 日, “高升”号在丰岛海面被日舰浪速号拦截。清军官兵誓死抵抗,除 100 多人落水被救外,700 多人牺牲。日本派陆军进犯驻守牙山的清军。 1894 年 8 月 1 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1894 年 9 月 15 日,日军进攻平壤,清军奋起抵抗。 左宝贵是甲午中日战

10、争中的抗日将领。9 月,日军分四路进攻平壤,他登城指挥抗战,身受重伤后仍不下火线。部将劝他摘下红缨帽,脱掉黄马褂。左宝贵坚定地说:我所以穿朝服,就是想让士卒知道我还在,他们就会同敌人血战到底。全军将士勇敢杀敌,战斗从黎明持续到午后。不幸,左宝贵中炮壮烈牺牲。1894 年 9 月 17 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激战。为保护旗舰,邓世昌指挥致远号迎战敌舰。在撞击吉野舰时,不幸被鱼雷击中,战舰沉没。邓世昌实现了“誓与全舰将士共存亡”的诺言。邓世昌,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任致远号管带,治军严格,钻研海军战术。1894 年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黄海海战中,北洋

11、舰队大部分官兵英勇抗敌,重创日本的旗舰松岛号和赤城、西京等舰。北洋舰队损失较大,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壮烈牺牲。双方激战近 5 个小时,在近代海战史上十分罕见。 平壤战役后,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过鸭绿江,攻占九连城;一路袭击大连、旅顺。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总兵徐邦道英勇抵抗。不久,大连、旅顺相继失陷。旅顺失陷后,日军疯狂大屠杀。约 18000 余人死难,全城幸存者仅 36 人。日本侵略军将被害者的尸体火化,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在木牌上写“清国将士阵亡之墓” ,以掩盖罪行 。此举充分暴露日本侵略者凶残本性。1895 年 1 月下旬,日军封锁威海卫港口,在荣成湾登陆。2 月 2

12、 日,威海卫南北两岸炮台相继沦陷,港内的北洋舰队腹背受敌。 丁汝昌组织反击,驻守刘公岛的叶祖珪等爱国将领奋起与日军激战 10 余日,击沉敌舰艇 7 艘。日军在荣成登陆,背后包抄占领南北两岸炮台,猛轰港内的北洋舰队,日舰发起攻击,定远舰等先后沉没。丁汝昌是清末海军高级将领。早年参加太平军,后叛投湘军,后改隶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1879 年,被李鸿章调任北洋海防。丰岛海战后,丁汝昌率领北洋海军察看被日舰击伤的“济远”舰,改装其它各舰的防护设施。黄海海战,因指挥失误被革职留任。威海卫之战,率北洋海军困守威海港和刘公岛,被日军围攻,严拒投降要挟,自杀殉国。 1895 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

13、权大臣,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4月,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清政府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军军费 2 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参考书目 廖宗麟:中法战争史 中国史学会:中法战争 ,新知识出版社 1955 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再版。 中法战争 (续编) (张振鹍主编) ,中华书局。 中国史学会:中日战争 ,新知识出版社 1956 年版。 中日战争 (续编) (戚其章主编) ,中华书局 1989 年版。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 ,海洋出版社,1982 年。 连横:台湾通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1983 年版。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三联书店。 萧克非等编:刘铭传在台湾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