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与营养政策与法规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0756095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物与营养政策与法规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食物与营养政策与法规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食物与营养政策与法规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食物与营养政策与法规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食物与营养政策与法规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物与营养政策与法规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与营养政策与法规ppt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食物与营养 的 政策法规,南方医科大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卢晓翠,第七章,2,第一节 概述,一、政策与法规的定义 政策 是指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 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法 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 证实施的一种规范体系。 权利与义务 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确认 保护 发展,3,目前我国法规的形式有,宪法 全国人大制定、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 任务。国家的根本大法,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经立法程序制定 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常务委员 会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的规范 性文

2、件即地方性法规。与宪法、法 律、行政法规不抵触。,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特别行政区的法 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 辖市政府依法制定、发布的规范 性文件为规章。 国际条约 不属于国内法,但具有同样的法 律效力。 法律效力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5,二、政策与法规 对人群营养与健康的意义,1. 营养决定国民健康状况、人力资源发展 与素质的提高,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 标志。 2.营养是人群体格和智力发育的物质础, 营养缺乏或不足影响人群智力水平、劳 动生产力的发展。 儿童时期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智 商降低15分,导致成人收入和劳动生产 率下降10%。,6,营

3、养问题和营养干预措施的启示: 研究人群营养制约因素 研究人群营养问题的形成因素: 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经济条件。 改善人群营养状况: 必须得到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应有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做保障,才能够改善国民营养状况,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综合国力。,7,三、我国历史上的 食物营养政策和立法,1953年 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 应 的决议及粮食市场管理办法 1955年 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 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 粮本、粮票(地方粮票、全国通用粮票) 1982年 卫生部颁布医院工作制度和医院工 作人员职责规定了营养室工作制度。并对 营养师和营养技师的职责做了规定。,8,1983年 中

4、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 1990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监测学生营养 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 好的卫生习惯。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公布实施。 1992年 罗马世界营养宣言、世界营养行动 计划、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 发展纲要 1993年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9,1994年 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1996年 关于实施“大豆行动计划”的通知 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 1998年 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标准 1999年 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2000年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方案 2001年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10,第二节

5、 我国食物与营养法规现状,一、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1997年12月5日) 1992年 罗马世界营养宣言 世界营养行动计划 159个国家的代表承诺在2000年以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 (一)目标 1总目标 2具体目标,11,总目标: 1保障食物供给、落实干预措施、减少饥 饿、降低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发生率, 预防、控制 和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2正确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促进 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居民营养状况、预 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疾病。,12,1. 全国人均日 贫困地区人均日 能量 2600kcal 2600kcal 蛋白质 72g 67g 脂肪 72g 51g 2.降低孕妇和儿童

6、缺铁性贫血发生率 较90年降低1/3。 3.提高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2000年,省为单位达到80%,具体目标:,13,45岁以内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 较90年降低50%。 5基本消除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病。 6到2000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 7减缓与膳食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 82000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目标(表4-7-1) 9加工食品的比重由30%提高到40%。 10增加含微量营养素粮食加工品和强化食品。 11全国食盐加碘。,14,(二)方针与政策 发展战略 提高居民营养水平 发展农业 引导消费与鼓励生产 解决贫困地区营养问题 重点人群的预防(儿童、妇女、残疾人、 老年人、

7、低收入人群),15,(三)策略与措施 将营养目标纳入法制化建设。 增加食物生产、改善家庭食物供应。 提高食品和饮用水质量,预防传染性疾病。 提倡母乳喂养、改善儿童营养。 预防微量营养素缺乏、保护贫困人群。 加强营养人才培训和普及营养科学知识。 加强营养状况的评估、分析和监测。,16,二、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 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年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成立 对农业、卫生、食品加工、科技以及与食物生产相关的部门和行业的发展、食物生产综合能力、提高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水平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17,三、中华人民公共国食品卫生法,1982年 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 1995年

8、10月30日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我国食品卫生法律体系效力层级最高的规范性文件,是制定从属的食品卫生法规、规章的依据。,18,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食品的卫生 第三章 食品添加剂的卫生 第四章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 设备的卫生 第五章 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制定 第六章 食品卫生管理 第七章 食品卫生监督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目 录,19,食品卫生法共分九章五十七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食品卫生重点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符合卫生的要求。包括设施、原料、加工、包装、贮存、运输、用水、消毒、人员以及环境卫生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9、。 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如腐败变质、含有毒有害或被污染的食品、有致病性的寄生虫、微生物污染、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掺假、伪造、包装材料不合格、病死、毒死及死因不明的动物性食品、超过保质期限、不合格的添加剂、农药残留超过标准的食品。食品不得加入药物。,20,第三章:食品添加剂的卫生:必须符合食品添加 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四章: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用具、设备 的卫生: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并便于清洗 和消毒。 第五章: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 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 料、食品用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 有害物质残留量允许的国家标准。,21,第六章 食品卫生

10、管理: 1.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 品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所生产经营食品 的检验工作。 2.利用新资源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新 品种 产品卫生评价和营养评价。 3.食品卫生标准审批程序报请审批。包装食 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标识或者产品说明 书应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 批号、配方 、保质期限、食用方法等。,22,4.保健功能的食品;采购食品及其原料;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5.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23,6.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11、和食品摊贩必须先取得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7.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具工具及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出口食品由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进行卫生监督、检验 。,24,第七章 食品卫生监督 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2.铁道、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食品卫生监督机构 3.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4.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食物中毒事故采取控制和救治措施,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控制措施。,25,第八章 法律责任 1.罚款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12、2.追究刑事责任 3.吊销卫生许可证 4.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5.行政处罚、行政处分 第九章 附则 用语的含义:,26,四、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01-2010年),(一)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本状况 食物与营养发展成就 1. 综合生产能力增强 2. 食物消费质量明显提高 3. 居民营养结构有较大改善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食物生产、消费、营养不协调 2. 食物质量、安全和卫生存在隐患,27,(二)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 则和目标 指导思想: 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营养改善的要求,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员和号召全社会力量,加快我国食物与营养的发展。,2

13、8,基本原则:五个坚持 坚持食物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 坚持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坚持食物质量与安全卫生管理相结合 坚持优化结构与预防疾病相结合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目标: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29,(三)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领域、地区与人群 重点领域:优先发展奶类产业 大豆产业 食品加工业 重点地区:农村地区 西部地区 重点人群:少年儿童、妇幼群体、老年人群,30,(四)促进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1调整结构,提高食物综合供给能力 2加强法制建设,保护食物资源环境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民营养意识 4改善居民营养结构,保障我国食物安全 5加强对食物和营养工作的指导,31,第三节 有关学生

14、营养工作 的政策法规,一、学生营养餐计划 1996年8月27日 卫生部发布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 定义:普通餐、营养餐、课间餐 学生营养餐营养素摄入量(见表) 学生营养餐各类食物的供给量(见表) 监督管理、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营养师、营养配餐员上岗 经营、管理人员等都作具体规定,32,学生营养餐营养素摄入(每人每餐),营养素 68岁 911岁 1216岁 热能(kcal) 700 820 930 蛋白质(g) 24 28 32 动物性蛋白质 812 1014 1116 脂肪(g) 30% 30% 25% 钙(mg) 320 铁(mg) 4 锌(mg) 4 VA (gRE) 300 VB1(mg) 0.5 VB2 (mg) 0.5 VC (mg) 18,33,学生营养餐各类食物供给量,模式一 单位: g / 每人每餐 食物分类 68岁 911岁 1216岁 粮食类 100 150 200 动物性食品 50 65 75 牛奶 100 125 125 大豆及其制品 20 25 30 蔬菜 120 150 200 植物油 5 6 7,34,模式二 单位: g / 每人每餐 食物分类 68岁 911岁 1216岁 粮食类 120 170 220 动物性食品 25 30 35 豆奶 40 50 50 大豆及其制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