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交通物流园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47463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交通物流园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辽宁省沈阳市交通物流园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辽宁省沈阳市交通物流园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辽宁省沈阳市交通物流园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辽宁省沈阳市交通物流园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交通物流园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交通物流园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概述11.1项目编制背景11.2项目编制过程21.3项目编制依据21.4建设单位概况21.5项目主要结论3第二章 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物流发展概况52.1自然状况52.2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前景52.3市物流业发展现状72.3.1服务领域的物流发展现状7一、国际物流发展现状7二、区域物流发展现状11三、市域物流发展现状172.3.2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现状20一、市公路交通发展状况及趋势21二、市铁路发展现状及趋势22三、市航空发展现状及趋势23四、市港口发展现状及趋势23五、市区道路24六、通信线路状况252.4物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252.4.1传统流通方式是物流市场的需求主体2

2、52.4.2传统运输业和储运业仍是物流市场的供给主体262.4.3物流市场整体处在一种松散组织状态272.4.4缺乏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28第三章 市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分析预测293.1物流发展预测概述293.1.1预测基本思路293.1.2预测方法说明303.1.3预测的主要依据313.2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预测313.2.1陆运口岸流量的发展趋势313.2.2水运口岸流量的发展趋势333.2.3国际物流量的总体发展趋势353.3区域物流需求现状及预测353.3.1水运区域物流量的发展趋势预测353.3.2陆路区域物流量的发展趋势预测363.3.3区域物流量的总体发展趋势预测403.4本地物流需求

3、现状及预测413.5未来可能的突变因素的影响分析423.5.1区域道路运输通道的改善423.5.2朝鲜新义州开发促进沿江经济发展433.5.3东北亚“西部通道”的开通44第四章 物流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功能界定444.1物流园区建设的必要性444.1.1现代物流一体化发展的需要444.1.2满足物流服务需求旺盛的需要有“物”才有“流”454.1.3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的需要454.1.4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464.1.5实现港功能扩展、促进中朝边境贸易的需要464.2物流园区的地位474.3物流园区定位474.4物流园区功能界定48第五章 物流园区选址分析505.1影响物流园区选择的因素

4、505.2物流园区的选址原则515.3物流园区场址52第六章 物流园区建设方案546.1建设内容546.2建设规模556.2.1物流园区业务量的确定556.2.2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的确定566.3土建工程631土建工程及工程量明细,见表610所示。636.4物流信息平台建设656.4.1 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功能设计656.4.2物流信息平台的系统配置设计67第七章 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697.1投资预算697.2资金筹措71第八章 项目社会经济评价738.1编制依据738.2经济评价738.2.1基础数据与主要参数738.2.2成本分析738.2.3营业收入与利税测算748.2.4获利能力分析76

5、8.3社会效益评估778.4风险分析与对策788.4.1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798.4.2政策、规划风险分析与对策828.4.3技术与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对策82第九章 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839.1物流园区运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839.1.1噪声及防护措施849.1.2“三废”排放及治理849.2安全防火85第十章 培育物流市场战略8610.1大力培植优势产业8610.2强化政府调控能力8610.3培育和集聚各类发展现代物流的相关配套企业8610.4培育和集聚各类物流(运输)企业的主要措施8710.4.1抓住重点,培育有带动示范作用的一批龙头企业8710.4.2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实现物流资源的

6、优化配置8710.4.3加快技术创新和管好创新,尽快实现物流企业现代化和标准化8810.5企业应大力引进和培育物流人才8810.5.1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吸引物流人才8810.5.2开展现代物流专业人才培育和培训工作8810.6招商引资策略8910.6.1招商策划方案应适时调整8910.6.2与中介机构的合作9010.6.3为入驻企业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9010.6.4引进国际知名物流机构与国内物流企业90第十一章 项目建设组织管理与运营模式9211.1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9211.2政府和物流企业在物流中心的开发建设中作用分工9211.3物流中心运行管理模式93附件95附图1:东北铁路网示意图95

7、附图2:物流园区总体布局96附图3:物流园区与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相对位置和区位图97附表1:机械装卸设备及概算98附表2:制冷系统主要设备及概算98附表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9附表4: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100附表5:总成本估算101附表6:营业收入102附表7:税金及附加103附表8:损益分析表104108-第一章 概述1.1项目编制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现代物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据统计,2000年全球物流费用总支出3.75万亿美元,其中第三方物流市场份额为2070亿美元,占全球物流总支出的5.5;2002年,全球物流支出达到4万亿美元,第三方物流达到2810亿美元,占全球物

8、流总支出的7。从1996年至2002年,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3。目前,全球物流费用年支出近4万亿美元,物流业正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便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是支撑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发展质量必不可少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条件。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化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其发展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关联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已经被社会各界所认识。种种迹象表明,虽然我国物流市场需求空间巨大,但物流产业发展总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根据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一个产业的培育期,政府介入产业的发展,将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从企业战略

9、层面提升为社会基础建设战略层面,并制定必要的产业发展政策是实现物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而区域或枢纽城市物流园区规划,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期工作。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一个地区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全国许多地区,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已经完成旨在推动本地区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如,广东、江苏、山东等;其中一些城市己经进入实施阶段。如,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苏州等已经着手建设。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不仅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物流业发展状况良好,据有关资料显示,200

10、1年以来,辽宁省大力推进物流产业发展,相关物流企业已发展到200多家,全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7亿元。为了促进辽宁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省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交通主管部门也从物流基础设施的角度,初步确定了全省的重要物流节点。其中,沈阳、大连、锦州为全省物流主枢纽,、营口、葫芦岛为次级物流枢纽。省主管部门要求各个枢纽城市应根据全省统一要求编制相关物流发展规划。目前,各个枢纽城市正在着手编制或修订物流系统规划。物流园区规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1.2项目编制过程为了保证物流系统规划具有战略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2002年,市交通局委托长安大学于2003年3月形成了市交通物流系统规划(

11、草案)。在此基础上,受市交通局和交通物流中心委托,沈阳工业大学现代物流发展中心承担了市交通物流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任务。1.3项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站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2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3辽宁省政府提出制定的辽宁现代物流业规划4省运管局冯海波编辑的“关于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资料5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五计划”6市交通局:市交通建设“十五”计划7市物流发展规划研究报告8国家计委出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手册10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4建设单位概况本项目建设单位为交通物流中心,隶属

12、市交通局,是地区唯一的国有货运站。交通物流中心位于市振兴区,丹沈高速、丹大高速与市内环路的交汇处。现总占地28,000多平方米,其中营业大楼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仓储库房2,000多平方米,停车场面积22,000平方米,资产总值达2,000多万元。是集仓储、信息配载、客货运输、零担运输、集装箱运输、汽车交易、汽车修理、车辆托管、车辆租赁和旅游线路运输等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化企业。2003年实现收入400多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3%;目前进入交通物流中心的信息配载业户达60多户,随着交通规划的完善预计2004年市内所有运输配载业户都将进入此中心。该中心还拥有进出口报送业务,货物运输业务和运输

13、线路遍及全国各地,并与许多企业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因此是市物流领域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化物流企业。1.5项目主要结论通过考察市及经济腹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根据及腹地货源结构、交通运输现状、集疏运水平、贸易及运输半径等实际情况,论证目前物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物理空间、硬件设施规模,以及市交通物流中心作为市物流区域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从总体上分析了建设交通物流园区发展物流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及实施方案,给出相应的经济评价指标,并对方案实现后市交通物流园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1、建设市交通物流园区是十分必要的,经济上切实可行。特别是一期工程的建设更为重要,建议尽快实施。2、

14、物流发展需求预测结果本报告对规划年度的国际物流量、区域物流量和市域物流量分别作了预测,预测结果如表11、表12和表13所示。表11 国际物流量发展趋势预测结果 (单位:万吨)特征年构成完成的国际物流量过境国际物流量2005年2010年2020年2005年2010年2020年公路29.663.8158.832.570.2174.7铁路35.287.4188.828.871.8154.9水运20133540299165198合计265.8486.2749.5160.4307.0527.7表12 区域物流量总体发展趋势预测结果 (单位:万吨) 特征年构成2005年2010年2020年区域物流量预测合计131716342150其中:水运完成279416487陆路完成103812181663其中:公路7118351140 铁路3273835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