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47459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城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运城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运城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运城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运城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城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城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为优化山西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加快实现运城市建设“教育大市、教育强市”的战略目标,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以运城学院为基础尽快建设运城大学”的宏伟目标,并立足于运城学院事业长远发展,在2005年与运城学院联合组织高等教育考察团对全国26所高等院校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共同提出了建设运城学院新校区的设想和规划。2006年5月23日,山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对运城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同意在盐湖新区规划3000亩用于建设运城学院新校园,将学校进行整体搬迁。运城学院在盐湖新区规划3000亩新校园,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总投资9.6亿元,分三期建设,其

2、中一期工程包括教学楼、实验楼、美术楼、音乐楼、系行政办公楼、学生宿舍等;二期工程包括校行政办公楼、舞蹈楼、图书馆、外专楼、学生食堂、体育馆等;其余有关辅助设施为三期工程。建成后在校学生总规模30000人。运城学院新校区位于运城市盐湖新区,北相镇南1公里处,紧邻盐湖新区的复旦大道。二期工程位于运城学院盐湖校区内,投资3.28亿元,建设用地1320亩,在校学生规模8000人,新增教职工500人,二期工程建成后,一、二期在校学生达20000人,教职工人数达到1539人。建设用地1320亩,建筑面积288400平方米,二期绿化面积385969.9m2,绿化率43.86%。2.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周期和投

3、资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其中,主体工程主要为行政楼、系行政用房、教学楼、实验楼,辅助工程为体育场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工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单身教师公寓、后勤用房及停车场等,公用工程内容为给排水管网、雨水管网、采暖管网、燃气管网、通讯电力管网等的铺设、道路和场地硬化建设,环保工程包括垃圾收集箱、油烟净化器、场地绿化等。建设内容见表1。表1 工程建设内容工程组成编号主要建设内容建筑面积()结构型式备注主体工程2行政楼17270钢筋混凝土框架3系行政用房3-3文科行政用房6000钢筋混凝土框架3-4理科行政用房2000钢筋混凝土框架3-5政法财经行政用房6

4、000钢筋混凝土框架5公共教学楼45300钢筋混凝土框架6公共实验楼6-4文科实验室3200钢筋混凝土框架6-5第二实验实训中心15000钢筋混凝土框架化学实验、生物实验二部分组成,其中化学实验室25个,生物实验室28个(其中微生物实验室18个,食品实验室10个)6-8政法财经实验室3500钢筋混凝土框架辅助工程8体育场馆8-6体育训练馆占地面积6190m28-6体育训练馆占地面积6190m29学生公寓130000钢筋混凝土框架10学生食堂10-3学生食堂6500钢筋混凝土框架10-4学生食堂6500钢筋混凝土框架10-5学生食堂6500钢筋混凝土框架10-6学生食堂6500钢筋混凝土框架11

5、学生活动中心2400钢筋混凝土框架供学生象棋、扑克等娱乐用21特殊实验室2730电子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实验室22 汽车库占地面积800m223教工食堂500024教工活动中心200026印刷厂7500砖混27特色餐厅1000钢筋混凝土框架28银行30029邮局20030超市450031修理部200032单身教师公寓6500停车场二期新增停车位500个,其中,地面机动车停车位275个,地下机动车停车位275个公用工程给排水给水由运城市盐湖区自来水管网供给,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供电由盐湖新区的供电系统提供电源供热由盐湖区城市集中供热热网提供,供暖热源为关铝

6、热电厂供气城市天然气供气系统环保工程废气锅炉燃用天然气清洁燃料、食堂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废水食堂隔油池、油水分离装置、混凝沉淀池噪声泵类基础隔振减振、风机进出口安装消声器、室内封闭等绿化率全校绿化面积385969.9m2,绿化率43.86%根据现场调查,一期工程中学生公寓、食堂、综合教学楼、后勤服务楼、锅炉房现已经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现正进行一期工程河东大讲堂、行政楼、美术楼、艺术长廊、东区体育场、第一、二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二期工程还未开工建设,正处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相关手续办理阶段。建设周期:三年。本项目总投资32800万元,后勤服务社会化筹措1亿元,剩余的2.28亿元由建设单位自筹,环保投资

7、5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9%。3.项目选址可行性运城学院新校区处于运城城区的“北翼”,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运城市“拓展东北”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及“北翼”的功能定位,符合运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运城学院新校区位于盐湖新区规划的教育科技园内,符合盐湖新区的规划。运城学院新校区位于规划中的盐湖新区,且选址得到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政府的批准,本项目所征用的土地属于集体农用地(非基本农田)。(二)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引用运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2年2月1日2月7日对盐湖区的例行监测数据,监测点位为运城技校、空港新区、禹都开发区、运城学院、运城中学5

8、个监测点,数据分析如下:盐湖区5个监测点位中PM10、SO2、NO2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表明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引用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运城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一期工程)项目”环评时地下水现状监测资料,评价布设曹允村、南相村、杨包村3个监测点,监测时间为2009年3月23日至2009年3月25日,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三级标准,表明本区地下水质量较好。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2年3月27日对运城学院新校区(二期工程)项目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点噪声昼间噪声值为40.445.3

9、dB(A),夜间噪声值为37.743.1dB(A)。各监测点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的要求。总的来说,当地的声环境质量较好。以上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的大气、地下水、声环境质量良好。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结合本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范围为:以蒸汽锅炉房烟囱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5km的矩形区域,共25km2。根据项目特征及评价等级,确定声评价范围为运城学院新校区边界四周。本项目大气评价范围见图1。(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

10、1.1施工期污染物产生情况与环保措施(1)大气污染本工程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扬尘,来源于各种无组织排放源。其中场地清理、土方挖掘填埋、混凝土配制、建筑材料运输等工序的产生量较大,原材料堆存、建筑结构施工、设备安装等工序的产生量较小。由于施工污染源为间歇性源并且扬尘点低,只会在近距离内形成局部污染。评价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排污费核定征收工作的通知(晋环发2010136号)和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的要求,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2)噪声污染本项目施工噪声主要为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起重机等设备产生的间歇噪声。评价要求

11、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采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入棚或厂界设置声屏障、加强设备维护、禁止夜间施工等措施降噪。(3)废水施工期间的生产用水主要为混凝土搅拌机,砂浆配制过程用水,路面、土方喷淋水及管道清洗废水等,施工期生产废水的排放主要由设备冲洗及生产中的跑、冒、滴、漏、溢流产生,仅含有少量混砂,不含其它杂质。施工期另一水污染源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砂浆配制过程浆液溢流物,含固态物较多,随着水分的蒸发,排放不久即凝结成为固状物;环评要求施工场地设一临时沉砂池进行沉淀处理(沉淀池容积大于日排放施工废水量),其上清液次日可用于工程养护和机具清洗,使废水得到综合利用,施工人员驻地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入校园

12、下水管网进入市政污水管网。(4)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少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是废土方、石方、废灰浆、废包装袋等。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弃方由施工队采用封闭式渣土运输车运送至指定的废渣堆存地点,不得随意抛弃、转移和扩散,更不得向周围环境转移。生活垃圾定点堆放,由盐湖区环卫部门统一处理。(5)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土地利用性质由原来的农业用地转变为教育用地随之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学校建设注重校园生态绿地景观的构建,而且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同步进行生态绿化建设,且随着工程建设的结束,绿化系数达43.86%,有利于改善局部生态环境,提

13、高区域景观品位。1.2运营期污染物产生情况与环保措施项目建成后,主要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2。教学、生活学校废气固废废水食堂固废废气地下停车场废气废水图2 主要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图(1)大气污染物产生情况与环保措施项目营运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汽车尾气,食堂的油烟,蒸汽锅炉烟气,另外实验楼会有HCl、NH3、有机废气等产生。 锅炉烟气运城学院二期工程将新增停车位500个(可用车位),其中,地面机动车停车位275个,地下机动车停车位275个。地下停车场采用机械通风,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设专用排风竖井送至绿地上排放,绿化带一侧设置排气窗口,避免对周围人员的影响。 食堂油烟废气二期工程新增食堂的基

14、准灶头为30个,每个灶头排风量以2000m3/h计,年工作日275天,日工作时间约4h,则年油烟排放量为6600万m3,根据饮食业油烟监测结果,油烟经验浓度按13.3mg/m3计,安装静电式油烟净化系统处理食堂油烟,该系统油烟处理效率90%以上,处理后的油烟排放浓度为1.33mg/m3。 蒸汽锅炉烟气运城学院二期建成后,一期锅炉房内备用的1台4t/h燃气蒸汽锅炉运行,主要供教职工和学生澡堂、游泳馆池水加热、食堂用气及提供开水。蒸汽锅炉每天运行6h,年运行275天。则蒸汽锅炉的运行时数为1650h/a。锅炉年耗气量为4.74105m3/a。 实验室废气实验室废气来自于检验过程产生的少量HCl、有机废气等,其产生量与学生实验项目、实验时间有关,且很少,该废气经通风橱、通风风道至楼顶排放。(2)水污染物产生情况与环保措施四座食堂排放口各设置1座隔油池,经隔油池处理,实验室排污水经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最终进入运城市城西污水处理厂(运城市富斯特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实验室排污水主要包括无机废水、有机废水、生物实验废水。无机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酸碱、氰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有机废水含有常用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