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1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40869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我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让我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让我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让我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让我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我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我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让我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漫谈新课改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宜昌市教研中心 李祖贵本人来自于最基层的教学教研一线。应该说,近年来,自己的主要工作都是在围绕学习、宣讲、推进新课改而展开。本人不仅每年要深入学校进行大量有关新课改的调研和培训工作,而且还先后参与了语文新课标的修订和人教版、鄂教版新教材的编写工作。不同的角色变换和思维碰撞,使我对当前课程改革的艰巨性较之于教材两端的教者和编者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尽管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四、五年之久,老师们对于许多新概念、新名词也已经耳熟能详。但据我看来,在绝大多数基层教育工作者心目中,本次新课改究竟在倡导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或者说其改革的基本动

2、因和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实际上还并不十分清楚。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将改变教师的专业生活。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转变,决不是一次轻松的旅行,而将是一次艰苦的蜕变,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将在这一场蜕变中经历新生的痛楚和喜悦。因为它不仅将意味着许多固有观念、传统模式、习惯思维的全面瓦解,而且将意味着许多曾经在我们心目中高不可攀的教育名家、名案、名言的訇然倒塌。教师之友2004年1期刊发了一组题为“那一代”的文章,对基础教育界久负盛名的“高山”级的名师魏书生、于漪、钱梦龙展开全面清算,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名师背后的思想背景。(如:蔡朝阳在他的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

3、一文中把魏书生与小品演员赵本山相比,认为魏书生知识结构的致命缺陷决定了他不可能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合格的语文教师。他缺乏超越于功利之上的人文关怀,缺乏站高望远的知识视野,缺乏对教育作为必要的乌托邦的切身理解,而只能成为一个对应试教育服服帖帖,对教学大纲亦步亦趋,惟技术论的、匠气十足的语文教师。他是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个需要补钙的人。魏书生所培养的,只是臣民和顺民,只不过他的技术手段比其他人更高明而已。) 有评论认为,教师之友的这组文章以对“那一代”名师的批判为起点,开始了新一代教师深入反省的时代。这次讨论和批判针对的不是三个人,甚至也不是“那一代”,批评的是名师身后赫然站立的精神背景。他们所要打倒

4、的也不是“那一代”,而是强加在他们以及其他中国人身上的精神樊篱。在这样一个新旧更迭的短暂空隙之间,无论你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教学阅历,如果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都不免要陷入一种无信念、无方向、无榜样、无作为的尴尬境地。所以,我们要推进课程改革,除了继续从传统经验中汲取营养外,更多的还是应该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新的课程理论,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之上。教育的本质必须根基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之上才能得到说明。但是,长期以来,在培养人的问题上,我们所极力倡导的只是一种逆来顺受的奴化教育,死记硬背的书本教育,你争我夺的应试教育对“人”的认识,也始终“停留在国家机器的螺丝钉的水平上。”培养了按图施工的“

5、建设者”和按部就班的“接班人”,却消解了具有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选择能力的个体。所以,要恢复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从人本原点出发,对“人”进行启蒙。即“通过教育的引导,使人自己从奴化状态中摆脱出来、站立起来,从而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人生这正是本真教育的内涵所在和绝对使命。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培养“一代新人”,这个“新”将体现在哪里?就是具有更多普世价值观的人;就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就是具有巨大创造潜能的人;就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但许多培训者在这一问题上总是闪烁其词,语焉不祥。这种缺乏灵魂主导的课程改革,不仅将新课改本身置于被异化和被消解的危险之中,而且

6、将使广大基层教师陷入茫然无措的尴尬境地。实际上,新课程课改的最大障碍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因为要想用满脑子旧观念的人来教育出“一代新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课改工作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譬如前年上海小学语文教材修订过程中的狼牙山五壮士风波,今年上海中学历史教材的最终夭折,以及一直没有停息过的对北师大数学教材的遭非议。实际上都是观念的交锋。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具有浓厚学术气味的词语,对于广大基层教师而言,并没有多少明确的概念。我们倡导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本身就说明我们的职业身份与我们的职业要求之间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究竟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就其本质内容来看

7、,我们认为:应该包含专业知能、专业智慧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专业知能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智慧是指教师的行为水准和工作技巧。专业精神则是教师基于自我期待而表现出来的风范与活力。专业知能是教师专业的前提;专业智慧是教师专业的关键;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的动力。这三个方面在教师专业构成中是缺一不可的。凭心而论,目前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环境并不宽松,生存状态并不理想,人生色彩并不鲜亮,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我们该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找到幸福之源,为自己的心灵找到栖身之所,为自己的事业找到立足之根?我们以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成为一个有追求的理想主义者,就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

8、我灵魂的充实和成长这就是读书、反思和写作。从这一角度讲,专业化的实质,就是将自己的精神,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以及自己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地“化”在教育实践中,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成功,创造智慧。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一、倡导“自主教育”,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博学的人,这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原始社会,长者为师;奴隶社会,智者为师;工业社会,教师从智者中独立出来,传授知识的技能达到了最高层面;信息社会,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泉。今天,教师的本领恐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强,教师的素质已越来越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出

9、路何在?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重组。人的认识一是来源于直接的生活体验,二是来源于间接的阅读经验。尤其是在信息交互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阅读不但成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且成了人们澡雪精神,提高认识的最好方法。观点的平庸往往来源于思想的平庸,思想的平庸往往来源于阅读的狭隘。自我充实,自我提高,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一个真正富有理想的教师,一个想要投身新课改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扎扎实实地多读些书。孩子的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值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

10、在当今社会虽然很难,但又非常可贵。远交游,弃浮华,万人如海一身藏,那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造化。读书多,就意味着眼界更加的开阔,更加会思考问题,更具有创新精神。新东方流传一句话叫做“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底蕴的厚度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第一多读书,读了大量的书你的知识结构自然就会完整,就会产生智慧;第二就是多人生经历。把人生经历的智慧和读书的智慧结合起来就会变成真正的大智慧,就会变成你未来创造事业的无穷无尽的源泉和工具。比如,新东方招聘重要岗位的人才都是俞敏洪面试。他只有几个问题,第一你大学读了多少本书,如果你说只读了几十本书,那肯定不会要你。他心中的最低标准是200本书,因为他在大学里读了8

11、00本书。新东方还有更红火的王强老师,在大学里读了1200本书,平均每天一本。实在不行来不及读,你可以到书店看着那些书,记着那些名字用手摸一下,这样也能增加一点人文气质。我有一个理念,人活着要过一种诗意的生活,我们有多少时候是停下来看看月亮的,有多少朋友看着朝霞和晚霞时心中感受过生命的涌动的。当然也要身体力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诗人叫海子,写了著名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非常可惜的是他没能抵抗现实社会的压力,卧轨自杀了。所以我们说一个人不能只在语言上表达诗意,还要在现实中去表达诗意。前些年,朱永新博士在苏州掀起了一个以“营造书香校园,提升生命质量”为主题的校园读书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

12、烈欢迎和积极响应。他们制定读书计划,设立户外书架,征集读书名言,推荐阅读书目,拓展阅读时空,开展图书交流,举办读书演讲,汇编读书笔记在整个校园营造出一股浓郁的读书氛围。朱永新教授甚至于2002年6月26日在“教育在线”网上发表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投保条件为:“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进文章。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360万字)来本公司。”理赔办法为:“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这是我所看到的最具特色的“保险公司”,它在相信人的巨大潜力的同时,又内含了一个“持之以恒,十年不止”这样

13、一个必备的条件。两者的结合,才能到达真正的彼岸。江苏盐城数学老师张向阳是朱永新保险公司的最早投保者。心存困惑的他,于2002年8月份向朱教授求教。朱教授送给他六个字:“读书、看网、写作。”张老师心领神会,每天笔耕不辍,此前从未发表过作品的他,仅在6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教育在线”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并在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了50多篇文章,他在200多个夜晚里写出了30万字的教育日记。深圳育才一位陈晓华老师,是“教育在线”班主任论坛的第一版主,他一方面教着高三老师的,坚持记录自己学生成长的故事守望高三的日子,把孩子每天的故事记录起来,通过网络交流,建立班集体的精神家园,结果出了本书叫守望高三的日

14、子。第二年,学校又把最差的一个班交给他,打电话给朱永新教授,问他怎么办。朱教授告诉他:教差班更好,随便怎么教都行,要怀揣着希望上路。一年下来,他又出了本书,题目就是朱教授所说的那句话怀揣着希望。今年又要出版追寻着教育的诗意,一年一本书很轻松就完成了。许多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历证明:只有读书、思考、写作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才是改变广大教师生存状态的最佳投资。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精神不再贫乏,生命不再贫弱,人生不再孤独;思考,可以使教师的精神不再空虚,生命不再苍白,人生不再无奈;而写作,可以使教师的精神更加专注,生命更有意义,人生充满希望。这三者,对每位教师而言,都是能够做到的。假若我们都能从自

15、己的实际出发,针对自己的爱好和个人素质某方向的欠缺,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读一些书;假若我们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随时随地为提高自己持续不断地努力;假若我们能直接把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转化为个人活生生的教育教学生活;假若我们能够边读书、边反思、边写作,能够集教育者、学习者、思考者、研究者、实践者、写作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我们的精神生活就充实了,人生就更有意义了,那么专业化的成长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阅读不仅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在人的一生中,坐在教室里有组织的学习时间必竟是有限的,要想不断地扩大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16、阅读将永远都是你最佳的选择。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精力最旺盛,兴趣最广泛,反应最敏捷的年龄,不但应该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趁着大好的时光争分夺秒,博览群书,而且更应当从人生理想的角度出发,把阅读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可在我们身边,却有许多老师把读书看作是学生个人的事情,实际上这是天大的失误。学生在学校里来,绝不仅仅是为了读那几本教科书,学校是孩子的社会,学校生活应该是孩子的社会生活,上学既是为了让孩子学知识,更是为了让孩子在进入成人社会之前,先进入一个准社会,所以,学校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天堂,实践的天堂,尤其应该是读书的天堂。理想的书香校园应该是:在每一个教室里,都应该有一个大书架,中学期间必读和推荐阅读的名著、科学作品、传记、校园文学,正在畅销的书籍,都应该在这个书架上找到它们的身影。是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当我们感到老师的讲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宽广的视线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