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月考语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28545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城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月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蒙城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月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蒙城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月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蒙城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月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蒙城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月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城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月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城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月考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姓名一、基础知识(共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监生(jin)更迭(di)残骸(hi)陈抟老祖(tun)B烟霭(i)朱拓(tu)两颊(ji)间或一轮(jin)C嗜杀(sh)呜咽(w)桅杆(wi)沸反盈天(yng)D渣滓(z)戳进(chu)俨然(yn)少不更事(g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谬种 尘芥 训熟 百无聊赖 B搭讪 蹙缩 炮烙 见风使舵C唾弃 草窠 歆享 揣揣不安D牲醴 寒喧 倔强 踌躇满志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明宫传奇讲述了一幅古代大型壁画引出的传奇故事,时代定位在武则天在位的大唐盛世。B对戴望舒雨巷主题的理解

2、,课后学生提出了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C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膊的方案至少有三种以上。D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使人听此凋朱颜B.猿猱欲度愁攀援C.砯崖转石万壑雷D.舞幽壑之潜蛟5.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奚以知其然也C.但见悲鸟号古木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6.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B.“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C.作者描绘“悲鸟号

3、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D.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B在1:2落后的情况下,山东鲁能队的主力前锋韩鹏不负众望,利用身高优势头球攻破对方球门。C直到指手画脚的将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啊呀呀,这真是D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参赛歌手的水平参差不齐,引发了全国观众的热烈讨论。二、名句填空(6分)(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2)但见悲鸟号古木,_。_,愁空山。(3)从菊两开他日泪,_。(4)画图省识春风面,

4、_。(5)风急天高猿啸哀,_。三、诗歌鉴赏(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答:_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_四、课内阅读题(共10 分)(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各题。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

5、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叫他们去歇歇。”1

6、、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人,文中哪句话最能显示她的这一特点?(2分)答: 。2、王熙凤问黛玉和问婆子们的话目的是什么?(2分)答: 。3、简单分析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所采用的主要的描写方式。(2分)答: 。4、有人认为: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是王熙凤个人非常精彩的表演。试结合文中的词语精练地概括其“表演”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段描写都表现了王熙凤的哪些特点?(4分)答: 五、阅读文言文段,回答810题。(6分,每小题2分)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顔率。顔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顔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7、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实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说,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顔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顔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顔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沙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顔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

8、,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顔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选自战国策)注释:醯壶酱甀:醋瓶子或酱罐子。漓然:流动的样子。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使陈臣思将以救周 将要B非效鸟集乌飞 像,如同C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 引、拉D寡人将寄径于楚 道路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请东借救于齐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B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拥雍州之地C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9、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D疾定所从出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齐国发兵救助东周,才使东周幸免于丧失九鼎的灾难,然而东周丧失九鼎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B齐国救助东周,目的是为了获得“九鼎”国宝。颜率为解除周君的忧虑,再度出使齐国说服齐王,终于化险为夷。C颜率设身处地为齐王着想,强调齐王提出的搬运九鼎路线的不可取及搬运艰辛等客观因素,致使齐王心悦诚服,自动放弃了谋取九鼎的念头。D周王的谋臣颜率两次出使齐国,凭三寸不烂之舌与齐王周旋,保住了东周的国宝,表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和谋略。五、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各题。(19分)定 局 楼明太祖火烧了庆功楼,该死的都叫他们死了,却还

10、剩个刘伯温。都说刘伯温是当今棋圣。太祖说:不信我赢不了他!太祖在奎星楼上摆了棋局。刘伯温奉诏上了楼。伯温要向太祖施大礼。太祖阻拦:你是功臣,大礼就免了罢。叫他平身,又赐了座。俩人面对面坐了。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太祖说,这楼,从此刻起就改叫定局楼了。刘伯温佯作不解。太祖说: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赌注是大明江山。这盘棋你赢了,江山就归你。那潭水未现波纹。太祖执黑,先落一子。伯温执白,随便落下。黑白子如两路兵马,拼斗厮杀,伤亡互见,难分难解。太祖不时向伯温望上一眼。刘伯温却专注棋盘。太祖投下关键一子,自觉成局已定,心就有些清爽,眼也发了亮。太祖抬起头,直了腰,浑身轻松

11、,端茶啜饮。伯温是直挺挺地坐着,凝视着棋局。太祖等得不耐烦,就撂了茶,扫了一眼伯温,又扫了一眼棋局。霎时,太祖额头沁了细汗。刚才投下的最得意的一子,竟然落了刘伯温的埋伏。黑棋貌似咄咄逼人,其实是四面受敌。那口气原来是假眼,只要白子往中间一点,黑子便断了气。太祖希望刘伯温看不出那步棋,又觉得他不会看不出那步棋,不免心有些发紧。刘伯温那具僵直的身躯终于活动了,伸手从罐里取出一枚白子。太祖觉得刘伯温的手捏着他的肉。刘伯温捏着棋子的手悬着不动。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太祖的脸似铜铸铁浇,有口长长的气在胸中憋着,一直未吐。太祖忽然想起件事,他取过玉玺往案上一礅。说,刘爱卿,棋,你该怎么下

12、就怎么下。这玉玺我早就给你预备下了。刘伯温脸上现出一丝笑纹,他手一松,白子便_,然后缓缓立起,从容地下了楼。明太祖立在定局楼上,眼见刘伯温的身影消失在山野里,他便望着江山长啸。他以为自己这一招奠定了万古基业。未料想,如今上谷城只剩了个明孝陵,荒草萋萋。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刘伯温的性格特点。(3分)2、你认为小说的高潮在哪里?理由是什么?(2分) 3、“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两人的神态,可窥见他们此时的内心怎样?(3分)4、你怎样理解末段的意思?(2分)5、根据文意推测,刘伯温最终把白子放到了哪里去了?(1分)6、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

13、正确的两项是( )( )(2分)A、这篇小说的详略安排十分得当,前半盘棋的斗智斗勇写得十分简略,“关键一子”如何下,写得浓墨重彩,情景毕现。B、小说善于描写人物的表情,如“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形象地写出了两个人一个紧张、一个平静的不同心态。C、小说的篇幅虽短,但情节却起伏跌宕。下“关键一子”时,仅太祖的神情举止就经历了松弛紧张松弛三个阶段。D、“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刘伯温还没有最后想好这步棋该如何下,二是他不知道这步已经想好的决胜的一子该不该下。E、小说通过一盘未下完的棋,表现了古代封建帝王与臣子之间勾心斗角的权力斗争。六、语言表达与应用(6分)1、在一次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