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第18-23课导学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26460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18-23课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18-23课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18-23课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18-23课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18-23课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18-23课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第18-23课导学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语文第18-23课导学案第23课小学六年级语文敦煌壁画1第22课小学六年级语文陆羽与茶经3第21课小学六年级语文青花5第20课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故宫7第19课船长导学案9第18课永生的眼睛导学案15第23课小学六年级语文敦煌壁画科目语文年级六年级主备人姚可利课题23、敦煌壁画课时一课时审核人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敦煌莫高库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树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的意识。2.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敦煌壁画的特点。知识链接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据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

2、李怀让重修佛龛碑记载,乐禅师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创凿洞窟,法良禅师接续建造。经过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诸代相继凿建,遂成巨大的石窟群。南区近千米长的崖面上,洞窟鳞次栉比,密若蜂房,中部尤为集中,上下多达5列,已编号洞窟492个,存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位列全国石窟之冠,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独立自学小组内交流1.自学生字、新词。通过查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掌握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概意思。思考:课文如何分段?

3、3.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哪些情况?全班交流1、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画师们是怎样创造、传承敦煌壁画的?你体会到什么?3、敦煌壁画的重要价值是什么?4、联系上下文,想想下面句子表达的情感和在文中的作用。(1)正如国画大师张大千所说:“敦煌壁画代表了北魏至元一千年来我们中国美术的发展史。”(2)看着这些精美动人的壁画,就像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3)这些体现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艺术瑰宝,令人叹为观止。(4)然而,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古代的画师们却创造出如此卓越的艺术成就。他们的精神和意志,让我们感慨万千。拓展延伸1、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信。2、搜集、欣赏敦煌壁画的图画。当堂达

4、标1、给下面字注上正确音节。()()()()()()()凹璀璨孜皴摹敦2、造句。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3、课文我知道。(1)敦煌壁画是()、()、()等石窟的总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壁画最多的石窟群。(2)敦煌壁画这篇课文从以下方面对敦煌壁画的特点作了介绍。第22课小学六年级语文陆羽与茶经科目语文年级六年级主备人姚可利课题22、陆羽与茶经课时两课时审核人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和默读课文,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煎、吭、禄、蜀、荼”,会写“煎、舀、吭、嫌、荼”,理解“煎茶、舀水、吭声、如火如荼”等词语

5、。知识链接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陆羽除在茶经中全面叙述茶区分布和对茶叶晶质高下的评价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令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入贡的。(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载:“御史大夫李牺范实典是邦,山俗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以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独立自学小组内交流

6、1、自学生字词。2、文章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3、文章从什么话题谈到陆羽?4、文中主要写了陆羽的哪几件事?哪些段落写到了茶经?全班交流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些语句写到了陆羽?能用一句话概括吗?默读第四句话,想想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辨别江水(1)自由读文,找找文中哪些段落是写陆羽辨别江水这件事?(2)分角色朗读,想象当时情景,感受人物形象。从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具体地表现了陆羽精通茶艺? (3)陆羽一舀、一掂、一倒就分辨出江水来,难怪军士不由衷的感叹:“陆先生,您真是神了!”质疑:为什么一舀、一掂、一倒就能分辨出江水来?3.拒绝做官,撰写茶经 (1)快速浏览,

7、找找哪些段落写了这件事? (2)思考:陆羽为什么要写茶经?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部书的?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为了写茶经,陆羽做了些什么?花了多长时间?读到这里你又有怎样的感受?茶经是怎样一部书?有何价值?4.推广茶艺(12自然段)自由读,思考:陆羽推广茶艺产生了哪些影响?5.陆羽为什么会被人尊称为“茶圣“?6、文中三处用了“不仅而且”这样的句式,把它们抄写下来,指出每一处在文章中的的作用各是什么。7.课文为什么以“陆羽与茶经”为题?还可以怎样命题?拓展延伸查找资料认识陆羽,了解茶经,了解茶文化的发展史。当堂达标1、听写生字、词。2、多音字朝()()3、造句不仅而且毫不犹豫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陆羽是我国朝人,被后人尊称为“”。它历时二十六年,写成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它不仅记载了,以及中国主要茶产地的、等情况,而且总结了、等。第21课小学六年级语文青花科目语文年级六年级主备人姚可利课题21、青花课时两课时审核人导案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写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热烈赞颂之情。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4、认识本课生字新词,会写“鬓、访”等7个生字;理解“两鬓斑白、锲而不舍、瑕疵、纷至沓来、迷惘、郑重其事、如饥似渴、茅塞顿开”等词语。知识链

9、接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釉下彩的一种。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也有学者称唐青花并非青花瓷);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独立自学小组内交流1、自学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词典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

10、物?记叙了他们什么事情?(快速浏览课文后回答。)(2)第五自然段中有“我开始了苦苦寻觅”一句。看看哪些段落写“我”苦苦寻觅的由来。哪些段落写“我”苦苦寻觅的过程。(3)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全班交流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瓷艺人?他教“我”瓷艺,为什么不传配方给我?后来,父亲为什么又郑重其事地把一尊残缺青花交给“我”?2、“我”是怎样苦苦寻觅青花的祖传配方的?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每次“我”觉得成功了的时候,心情怎样?父亲是什么表现?4、文中多处描写父亲神态的语句,找出来,注意有怎样的变化,从中你体会出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和作用: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

11、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在超越中得到的传承。拓展延伸1、学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能做出这样完美的“人间瑰宝”的,是执著追求,不断创新的青花瓷艺人,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这么完美的青花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象他们一样的人,都在默默地为我们创造着美好的事物,你还能举出例子来吗?2、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请写下来,跟大家交流。当堂达标练习设计:1、完成选字填空(1)喜嬉()戏()爱()闻乐见()皮笑脸(2)宾滨鬓海()来()()发2、读一读。我的青花像一尾欢快的游鱼,在清澈的溪流中唱歌。人间瑰宝青花瓷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

12、。3、回忆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练习说话并填空。我赞美独树一帜的人间瑰宝青花瓷,我更赞美。第20课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故宫科目语文年级六年级主备人姚可利课题20、故宫课时两课时审核人导案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故宫的赞美和热爱故宫建筑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故宫各个建筑的方位布局,弄清作者的介绍顺序,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4、学会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知识链接在首都北京的中心区,有一组红墙、黄琉璃瓦的宫殿群,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北京故宫。故宫又叫紫禁城,是明、清两朝代的皇宫。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先后经历了24代帝王的朝政和居住,至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帝宫殿。过去这座宫殿属于封建帝王的宫殿,而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博物院,称为故宫博物院,是国内外游人参观、游览的著名名胜古迹。独立自学小组内交流1、自学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词典解决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2、读课文,自学(1)课文重点介绍了哪些建筑?(2)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3)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何分段?(4)课后第三题。(5)学习了本文你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