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96745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某县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某县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某县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某县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唱响客家文化品牌 建设文化旅游大县某县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某县位于赣粤边际的江西“南大门”,是客家人重要聚居地之一,历史悠久,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因境内保存着376座方形围屋而被誉为“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近年来,某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为目标,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实施文化事业建设四大工程,开辟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热情,客家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特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一、摆正位置、统筹规划,完善文化发展新机制。

2、近年以来,某县围绕打造“客家某县”、建设“客家名城”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今年县委、县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产生后,确立了“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文化工作思路和定位,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发展等同的高度。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客家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将文化建设纳入对各级相关部门、乡镇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了领导责任制。在科学论证基础上,某县精心制定了某县“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相关政策和文件,明确了文化发展的实施步骤和工作举措,为全县文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自2008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以上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建

3、设文化设施、发展文化人才、培育文化市场、繁荣文化产业,一年一个台阶扎实推进客家特色鲜明的文化建设。二、加大投入,强基固本,实施文化事业四大工程。某县对文化建设加大投入,想方设法破解文化事业发展的“阵地”、“队伍”难题,夯实文化发展基础,以唱响客家文化品牌为主旋律,以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为主抓手,科学管理,协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求乐、求知、求富的愿望。1、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某县大力建设基层文化阵地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一是大力建设城区重点文化工程。筹资7000万港元兴建了青少年活动中心,投资3.

4、4亿元兴建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文化馆等于一体的某县文化艺术中心正加紧施工中,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某县文化承载能力和文化品位。二是全面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今年,全县13各乡镇105各行政村建成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2个农家(社区)书屋、7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基本上构建起了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三是精心构筑基层文化活动载体。每年送戏下乡85场以上,送电影下乡1700场以上。某县还积极搭建“文化能人才艺大赛”、“新农民周”、“龙翔风”周末文艺演出等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了“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群众参与度空前提高。尤其是通过建设桃川书院、开展桃川

5、讲坛、打造阅读公园等形式多样的“打造阅读之城”活动,促进全民阅读,全县文化氛围进一步浓厚。2、实施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增强文化发展后劲。某县以多种形式扶持鼓励文艺人才,激发文化创造力,重点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来自群众身边的乡土土文艺人才。一是配齐配强乡镇文化站长。面向全国招录了17名大学生担任乡镇专职文化站长,享受事业编制待遇,解决了文化站长年龄老化、学历较低、活力不足的难题,通过文化站长引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二是大力培育农村文化能人。以县文化馆为基础创建了文化能人培训基地和创办了“新妇女学校”,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引导成立民间文艺团体,通过文化能人引领广大群众参与书画、摄影、剪纸、表演等各式各样的文

6、化活动,传承民间技艺,繁荣民间艺术。某县已基本建立起了专业剧团、专职文化站长队伍、农民剧团、电影放映队、舞龙(狮)队、文艺演出队等农村文化“六支队伍”。 涌现了“农民山歌王”陈科发、乡土作曲家郭显治等一批群众身边的乡土土文艺人才,创作了一大批观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文艺精品。3、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升文化发展内涵。某县充分挖掘和开发客家文化资源,扬优成势力,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品牌。一是保护和合理利用了一批客家文化遗产。以香火龙为代表的四个项目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已被列为国保单位。某县把围屋保护维修工程列入了全县“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对客家围

7、屋进行整理归类和重点保护,在保护维修的基础上,按照“一围一品”要求,丰富围屋文化元素,目前已打造了建筑文化的关西新围、酒文化的渔仔潭围、八卦文化的栗园围、农耕文化的隘背围等一大批客家围屋精品。二是开展了客家文化年活动。自2008年起,每年开展客家文化年活动,实施客家文化灵魂、基础、活动、宣传推介、文化产业五大工程,大力推进客家民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单位的“五进”活动,开展了客家书画大赛、民俗摄影大赛、客家美食节、“西关小姐”走关西活动、“关西妹仔”形象大使选拔大赛等34项系列活动。并成功举办三届中国(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节,使某县围屋和某县客家民俗声誉和影响不断扩大。4、

8、实施文化市场“护蕾”工程,依法管理促进繁荣。大举措断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撑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蓝天。一是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打击“黑网吧”,清缴、封堵非法出版物,开展娱乐场所“扫黄打非”专项整治。二是探索管理新模式。探索成立了全县网吧行业协会,公开选聘一批社会人士担任网吧管理义务监督员,在全县网吧安装网络计算机监管平台软件,由电信部门对网吧经营场所的光纤线路每天夜间零点进行信号切断,形成了“政府主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科技防范”四轮齐转的新型监管模式。某县积极引导文化经营场所向规模化、连锁化、超市化、主题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规范的市场

9、体系,全县文化市场呈现繁荣稳定的发展势头。三、大胆探索,科学经营,开辟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某县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破旧立新,大胆探索新型文化建设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发展了文化产业开辟了一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新途径。1、以项目促发展,加大招商力度。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引进落地了江西广兴科技发展公司、虹达包装制品(某县)公司、正虹包装彩印公司等一批有实力的大型文化型企业到某县落户生根。今年组团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签定了某县武当大易国学院(武当书院)项目和某县高峰电子企业公司(动漫产业)项目、龙翔盛世工艺品生产基地,总投资额

10、达2亿元。某县已着手申报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包装印刷产业基地2、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某县创新思路,依托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以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将文化建设纳入旅游产业当中,着力发展客家文化旅游产业,例如,将里仁镇渔子潭围定位为“客家酒堡”,按照“专业策划、政府引导、行业共建、市场运作”的模式进行大力开发建设,通过多渠道融资,吸引了社会资金90多万元,把渔仔潭围建成以赏酒、品酒、藏酒为主题,集展览、品尝、收藏、艺术创作展览交易、旅游观光功能为一体的客家酒堡,打造了客家文化旅游产业的精品工程。3、创造经济效益,确保社会效益。某县还对围屋“腾笼换鸟”,投资改建成“农家书屋

11、”,如关西镇福和围,多渠道筹资29万元进行围屋整修,设置阅览室、网络室、英才室、文艺活动室等,社会捐赠了5000多册图书,使围屋变“书屋”,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在客家文化旅游产业中,某县着力引导农民发展客家酿酒产业,酿酒户从中每年可增收5000多元。去年,某县以客家文化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实现旅游收入达2亿多元,既弘扬了客家文化,又促进了经济收入。四、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实现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建设活动,使某县客家“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崇先报本、和衷共济”的精神得到升华和弘扬,全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客家优秀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

12、和发展,以客家文化旅游业、包装印刷业和休闲娱乐业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全县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今后几年内,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目标,某县要做好“大”文章。1、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大”品牌。加快推进客家围屋申遗工作,大力加强对赣南客家围屋的研究,在建筑类型、工艺用材、文化特色、地域分布、历史传承、等方面找出和福建土楼不同的地方,以及围屋群落分布的特色,要抓紧时间,以单独立项,做出符合规范的文本。希望获得国家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争取将客家围屋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文化融合旅游发展,做“大”项目。大力唱响某县“中国客家围

13、屋第一县”和“江西民间文化艺术-客家山歌之乡”两大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传播文化。在今年底举办第四届中国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节期间举行文化产业签约会,通过系统规划,包装一批、谈成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规划建设中国客家围屋博物馆,加快推进集书城、教育、培训中心、影视中心、城市展览馆等为一体的中心书城等项目和客家寨文化旅游项目落地。3、打造文化产业基地,做“大”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管理创新,以市场化、产业化手段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基地,变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挖掘整合自然生态资源和客家人文资源,

14、打造国内有影响的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基地。加快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引导群众文体消费,打造赣州南部文体消费基地。加快发展包装印刷产业,打造省内重要的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加速提升茶庄、餐饮、娱乐、保健等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培育城市消费品牌,打造赣粤边际休闲娱乐基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某县经济的支柱产业。五、需要国家文化部协调解决的两个问题1、批准设立客家围屋博物馆。某县拟建设客家围屋主题博物馆,展示全国围屋分布、围屋历史、围屋类型、某县围屋、围屋相关文物、客家民俗文化,建成为国内唯一研究、展示客家围屋建筑的地方特色博物馆。目前,某县已邀请专家就拟建设的客家围屋博物馆进行科学论证,并聘请专业人士做项目规划设计。希望能得到文化部的大力支持,批准在某县设立客家围屋博物馆,并命名为“客家围屋博物馆”。2、支持某县客家围屋申遗工作。某县客家围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类型之全,均属全国之最。某县客家围屋具有独特的地域分布、建筑类型、文化属性,是客家历史的重要载体。为保护好、合理利用好这一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资源,希望文化部的支持,将以某县客家围屋为主的赣南客家围屋列入我国申报世界文化名录备选名单,并在业务上、经费上予以某县以大力支持。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