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妇幼卫生统计中的应用-董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0694171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妇幼卫生统计中的应用-董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妇幼卫生统计中的应用-董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妇幼卫生统计中的应用-董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妇幼卫生统计中的应用-董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妇幼卫生统计中的应用-董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妇幼卫生统计中的应用-董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妇幼卫生统计中的应用-董ppt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董景五,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在妇幼卫生统计中的应用,北京协和医院,全国妇幼卫生信息工作技术培训,2013.8.,ICD-10简介 医学证明与分类规则/注释 儿童死因分类 孕产妇死因分类,主 要 内 容,一、ICD-10 简介,ICD 的发展史 国际分类家族简介 ICD-10 三卷书,1.1 ICD 的发展史,国际疾病分类(简称: ICD)自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十次修订,从最初仅用于死因统计发展到涉及所有疾病和死亡原因,包括损伤和中毒及其外部原因的统计分类。 现在又进一步扩展为 “与健康有关的 国际分类家族”, 这充分体现世界卫生组织 对这一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国际分类

2、标准 的认可和重视。,三个数字的含义,100 多年的历史 10 次修订更新 1 个国际分类家族(WHO-FIC),相关分类 初级医疗国际分类 (ICPC-2) 损伤外部原因的 国际分类(ICECI) 解剖、医疗及化学 分类和限定日剂量 (ATC/DDD) ISO 9999 对残疾人 的技术支持 分类和术语学,核心分类,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 国际统计分类 (ICD-10第二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ICF),国际健康干预分类 (ICHI) 开发中,衍生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专辑 第三版(ICD-O-3) ICD-10的精神和 行为障碍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牙科和口腔学 分册,第三版(ICD-

3、DA) 国际疾病分类神经学分册 第二版(ICD-NA-2)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 分类,儿童及青年版 (ICF-CY),图1.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网示意图,1.2 国际分类家族(WHO-FIC)简介,1.3 ICD-10 三卷书,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卷:类目表 第二卷:指导手册 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 三卷书的联合使用,由三卷书组成(类目表、手册、索引),字母数字编码形式(A00.0-Z99.9)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 第4位 英文 数字 数字 小数点 数字 A 0 0 . 0,分类由22章组成(疾病、损伤中毒等),1.3.1 基本结构与特点,表1. ICD-10各

4、章的主要内容_(1),表1. ICD-10各章的主要内容_(2),1.3.2 第一卷: 类目表 目录,前言 三(四)位数内容及类(亚)目表 肿瘤的形态学编码内容 死亡和疾病的特殊类目表 定义,3.1.1 三位数类目表及主要内容,损伤中毒编码范围 S-T, V-Y 临床表现 S00-T98 外部原因 V01-Y98,非疾病编码范围 Z00-Z99,1.3.2.1 三位数类目表及主要内容,疾病编码范围 A-R, U 明确的疾病 A00-Q99 不明确的症状 R00-R99 特殊目的的编码 U00-U99,3.1.1 三位数类目表及主要内容,1.3.2.2 涉及妇幼卫生死因统计的主要内容,第十五章

5、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O00-O99 直接产科死亡原因 O00-O92 间接产科死亡原因 O98-O99 其他 O95-O97,第十六章 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 P00-P96 受母体因素影响原因 P00-P04 孩子本身疾病原因 P05-P96 其他系统疾病死亡原因 见第四节 损伤中毒外部原因 V01-Y98,对ICD-10的说明 如何使用ICD-10 疾病和死亡编码规则和指导 统计报告 ICD发展史,1.3.3 第二卷: 指导手册(略),主导词 索引的三个部分 交叉查找 交叉对照 查找举例,1.3.4 第三卷: 拼音字母索引,3.1.1 三位数类目表及主要内容,1.3.4.1 主导词,第三卷

6、中出现并排列在最左侧 的每个医学诊断或术语 (包括疾病 名称、损伤性质和外因名称、药物 和化学物质名称)均称为主导词。 在该主导词下再重复出现的词 则用“”代替以节省篇幅。,主导词 1级主导词 2级主导词 3级主导词 (依此类推),妊娠 并发 高血压 O16 心脏病, 原有的 O10.1,妊娠并发原有的高血压心脏病 O10.1,主导词的排列方法,原有的高血压心脏病 I11.-,第三部分:药物和化学物质中毒 查找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外部原因编码,第二部分:损伤的外部原因 查找损伤外部原因编码,第一部分:疾病、损伤的性质 查找所有疾病编码、损伤临床表现编码,1.3.4.2 索引的三个部分,1.3.4.

7、3 交叉查找,索引采用交叉编排方式,而不是唯一编排方式,使查找编码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完成。为确保获得编码的正确性,索引设计把某些渠道关闭或部分关闭,然后使用特定的提示词告知使用者应如何采取下一步措施得到编码。,1.“见情况” :表示当前选择的主导词 不能满足查找编码的需要,应无条件 地重新确定主导词后再继续查找;,无条件转移语句,2.“见 xxx ” :表示当前选择的主导词 不能满足查找编码的需要,应无条件 地以索引的主导词“xxx”继续查找。,“见情况”举例 例1. 查找“肝硬化”: 1) 肝的 - 见情况 2) 硬化 肝 K74.1 例2. 查找“传染性腹泻”: 1) 腹的 - 见情况 2)

8、 腹泻 传染性 A09.0,“见 xxx”举例 例3. 查找“低热”: 1) 低热 - 见 轻热 2) 轻热 R50.9 例4. 查找“基底动脉闭塞伴有梗死”: 1) 闭塞 基底动脉 - 见 闭塞,动脉,基底 2) 动脉 基底(伴有) 梗死 I63.2,1.“另见情况” :表示当前选择的主导词 如果不能满足查找编码的需要,可以再 重新确定一个主导词后继续查找;,2.“另见 xxx ” :表示当前选择的主导词 如果不能满足查找编码的需要,可以按 索引给出的主导词“xxx”继续查找。,有条件转移语句,“另见情况”举例 例5. 查找“化脓性脑膜炎”: 1) 化脓(性) - 另见情况 脑 G06.0

9、2) 脑膜炎 化脓性 G00.9 例6. 查找“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肺病变”: 1) 系统性, 全身性 - 另见情况 红斑狼疮 M32.9 2) 狼疮 红斑(盘状)(局限性) L93.0 系统性 M32.9 伴有 累及肺 M32.1,“另见 xxx”举例 例7. 查找“脑血栓形成后半身不遂”: 1) 半身不遂(另见 偏瘫) G81.9 2) 偏瘫 血栓形成性(近期发生) I63.3 例8. 查找“孤立性白蛋白尿伴有肾小球膜性增殖”: 1) 白蛋白尿(另见 蛋白尿) R80 2) 蛋白尿 R80 孤立性 伴有肾小球损害 N06.9 肾小球膜性增殖 N06.3,使用交叉对照是为了避免在索引 中过多的

10、重复,同时便于查找。,病,疾病 - 另见 综合征(假定有300条诊断),综合征 - 另见 病(假定有另外300条诊断),1.3.4.4 交叉对照,3.1.1 三位数类目表及主要内容,1.3.4.5 查找举例,3.1.1 三位数类目表及主要内容,1.3.4.5 查找举例,三卷书在使用上应看做一个 整体,每一卷都具有不可替代的 功能,不能割裂或轻视其中任何 一卷书。在使用中彼此起到相辅 相成、互为补充的作用。,1.3.5 三卷书的联合使用,第三卷 查找编码,第一卷 核对编码,第二卷 指导应用,三卷书联合使用示意流程,第三卷,疾病/损伤性质,损伤外部原因,药物/化学物质中毒,否,向下,是,在第一部分

11、查编码,第一卷 核对编码,编码结束,合适,不合适,是,在第二部分查编码,在第三部分查编码,否,向下,查找编码工作流程,第二卷 全程监控,死亡原因 根本死亡原因 国际死因医学证明书 分类规则/注释,二、医学证明与分类规则/注释,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 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 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 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导致死亡的原因可以有多个,包括疾病、损伤中毒及外因; 不包括临死时的表现形式。,2.1 死亡原因,(a) 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 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 (b) 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 情况。,根本死亡原因只有一个,用于进行单原

12、因统计分析; 对疾病导致的死亡需一直报告到最早的那个疾病; 对损伤中毒导致的死亡需报告导致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所有报告的死因均可以被用于进行多原因统计分析。,2.2 根本死亡原因,死 亡 原 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直接导致死亡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疾病或情况*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前因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任何引起上述原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因的疾病情况, (c)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把根本情况陈述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在最后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死 亡 原 因

14、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直接导致死亡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疾病或情况*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前因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任何引起上述原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因的疾病情况,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把根本情况陈述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在最后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死 亡 原 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