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关工委关于部分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94111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关工委关于部分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某市关工委关于部分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某市关工委关于部分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某市关工委关于部分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某市关工委关于部分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关工委关于部分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关工委关于部分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市关工委关于部分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省关工委:为贯彻落实省关工委关于印发在青少年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一文的通知要求,从今年四月份开始,我们组成三个调查组,利用近两个月时间对各县(市)区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在市第中学召开了经验交流会。总的看,各学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树人”工作重点,贯穿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各个环节,辐射于学校、家庭、社区各个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抓基础,加强正面宣传教育中小学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时期,接受力强,可塑性大。只有加强正面的

2、宣传教育,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课堂教学作为教育主渠道。各中小学普遍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在课程中深化德育教育。五中要求各学科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相结合,把德育目标和知识教学融为一体,重在精神引领,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根据语文、数学、历史、体育、艺术等课程特点,实现价值观教育与教材的有机融合。加强教学管理和评价,开学初和学期末,学科教师都要上交学科德育计划和总结。小语文教师讲授难忘的故事一课时意识地挖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在全国中小学写作课年会上受到与会专

3、家好评。区各学校编写了乡土教材作为课外必读书目,并安排国学课讲授传统经典。如通过讲解弟子规引导学生孝老爱亲,尊师敬长;通过讲解三字经引导学生了解中华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利用班队会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有的“讲身边雷锋故事”,在具体的感人情景中理解雷锋精神;有的召开“维护口岸城市形象”辩论会,在激烈的辩驳中明确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县各中小学通过主题班队会开展“我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活动,敢于立志,讲梦;展示自我,晒梦;营造氛围,追梦;落实行动,圆梦。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等余场次,有名学生获奖。组织“五老”到校园做宣讲报告。市关工委副主任多次深入到一小,联系身边事例,运用大众化语言,与孩子们共话为实

4、现中国梦做贡献,受到广泛欢迎。市“五老”报告团,几年来为中小学生作报告41场次,受教育2万余人。市“五老”报告团今年以来已三次到中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先进典型示范引领。风景区中“9010”学雷锋小组从1976年开始,连续38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小组成员累计有人共届,服务对象换了家、位老人。学校把“9010”小组精神长期坚持下来,又在活动形式、内容上有所创新。每年开学,都向新生介绍“9010”小组的先进事迹,带领新生观看小组的活动记录和历史照片。学雷锋活动月中组织各班级学生代表参加“9010”小组活动,成立本班志愿服务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小学拾到000元现金和银行卡,在原地等候二个小时归还原主。学

5、校因势利导,在全校开展向学习活动,“春风小组”、“助残小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处可看到学生们助人为乐的身影。常态化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园,举办“网上祭英烈”留言和烈士墓前宣誓活动。“五四”开展“舞动青春火炬、燃烧激情五月”演讲、诗歌诵读比赛,国庆节举行“祖国颂”、“我与祖国一起成长”主题征文演讲。“一二.九”举办“缅怀先烈、放飞理想”诗歌诵读会。在“感恩活动月”中,八中召开“我为父母撑起一片天”讨论会,开展算算亲情账 感知父母恩征文,组织学生及家长同写亲情日记,举办百善孝为先演讲,评选“孝敬标兵”。二中开展了“日日尽孝”活动,要求同学们在家中以实际行动感谢父母的养育恩,

6、并详细记录内心感受和具体过程,由家长给予孩子评价。二、创氛围,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环境的产物,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而长远的影响。因此,各地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古传今承的文化熏陶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打造书香校园。各中小学普遍结合自身特点,经过全校师生广泛讨论制定了校训。八中把“公诚勤毅”的校训在校园正门立碑铭刻。公,强调爱国益人;诚,倡导崇德诚信;勤,要求勤学苦读;毅,坚持刚毅恒久。在教学楼正面制作了大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宣传牌,在每层楼走廊都布置了宣传图版:“史传今承”宣传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经典诵读”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典籍;“

7、书意育才”,讲述古今圣贤经典故事;“科技博览”描绘现代科学技术重大成果。班级风貌板每班都有不同特色,由学生自己设计,内容主要是班歌、班训、班风、班级目标、教师寄语等。各学校结合“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开设阅读课,教师加强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强化精读、略读、朗读、诵读等读书技能的训练。组织师生同读、学生自读、家长帮读、“五老、十大员”辅读。开展“捐出一本书,多读百本书”活动,动员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三到五本书投放到班级的图书角,扩大学校图书室,设立班级图书角,使学生养成读书习惯。组织学生社团。二中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组建了19个特色学生社团,共有420名学生参加。社团有工作计划,有活动记录,有组织机构,

8、学校对社团骨干定期培训,社团活动中遇到困难及时给予解决。各功能教室课间时间全天开放,并有指导教师进行辅导。社团活动彰显生机和活力:“书之韵”读书社团帮助同学掌握文献资源的检索使用能力,架起图书室与学生间的桥梁;“丹青妙手”绘画社团在学校艺博园内展出了栩栩如生的纸艺花卉、编织制作、布艺玩偶、奇石根雕;“灵动”艺术团挖掘学生艺术潜力、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校园金话筒歌咏”比赛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器乐合奏拉德斯基进行曲被评为全市中学器乐组壹等奖;“墨香园”书法社团为全市中小学生书法展及中俄书画作品展提供百余幅书画作品。开展文化活动。市街道办事处关工委发动60余名有文艺专长的“五老”、“十大员”同9

9、百余名中小学生老少同乐,举办演讲会、报告会、诗歌朗诵会、知识竞赛26场,文艺、体育、书法、绘画、展览13次,演出节目200多个。小学把“八荣八耻”和道德养成教育36条编成拍手歌和童谣,学生广泛传唱。校园广播站在原有文海拾贝、故事乐园、校园快递等栏目外,增设“放飞梦想”读本原文朗读。县组织各学校学生填写梦想征集卡,在班级教室、校宣传栏等地布置心愿树、心愿墙、心愿展板等方式,展示远大理想。三、重践行,坚持知行统一道不可坐论 德不能空谈。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各地坚持从小事抓起,从实事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加强道德养成教育。区各学校结合青少年道德规

10、范养成教育36条及“新三好学生”评定办法,在学生中开展“好习惯之星”评选活动。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细化为学生48个好细节,每月评选爱学习之星、爱劳动之星、爱集体之星,在校园张贴光荣榜。帮助学生创建“道德银行”,积累道德印章,争当道德楷模。小学要求每个学生放学后做半个小时的家务体验劳动,学会洗菜,学会烧饭,学会沏茶,学会搓地,学会洗衣服,学会擦玻璃,学会栽花,学会叠被,学会礼貌待客。每3至5名学生为一组,轮流到各家训练“十个学会做”,家长手把手耐心指导。每学期举行一次“十个学会做”展示比赛,有80%以上的学生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八中将教育引导和学生自主参与结合起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每

11、周由值周学生参与班级的常规检查,学校设立“共青团员”监督岗,班级设立文明监督岗、志愿者服务岗,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互相监督。 组织参观考察活动。市办事处关工委今年先后分三批组织辖区中小学生00多人到革命屯抗日救国会遗址、河抗日路军后方基地遗址、省委旧址和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区教育局通过青少年活动中心基地,组织人参加航模飞行比赛、民族乐器表演、体育特长竞技等6项活动,还到历史陈列馆、知青纪念馆、旅华侨纪念馆等地进行红色旅游参观;到好八连参加野营拉练,组织人参加各种训练营,聘请军人、专家、老师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学习技能,磨练意志,提升综合素质。小学每年八月举办“童心世界学科综合实践月活动,要求学生

12、带上”特制“访学护照”深入社区、街道、商场开展学习调查,把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并在班级进行“访学”实践成果的展示活动。六年一班同学走访街和街时发现有8家牌匾上的汉字不规范,以“访学护照”记录形式请有关部门修正。开展“日行一善弘扬正能量”活动,记录班级每天发生的好人好事,书写在校园走廊的宣传板上。 开展志愿服务。小学红领巾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面向社会需要,开展量力而行的服务活动。五年级志愿者轮流到校门前“红领巾一条街”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帮助老年人和低年级小朋友文明过马路。四年级小分队为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扫地、擦玻璃、表演文艺节目。五年级学生徐匡迪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提包,内有现金、银

13、行卡、驾驶证、身份证等贵重物品,在最短时间内将手提包送到派出所,失主送来锦旗表达谢意。市各中学要求学生每人每天自觉捡一次垃圾,做一件好事。每月一次到孤寡老人家中打扫卫生,拆洗被褥、洗衣理发。二中学生在“雷锋超市”捐赠衣物、书籍、文具350余件;“向善爱心救助站”捐款12675.5元。五中师生为西藏可可西里多秀小学捐款1200余元,捐赠衣物、文具书本等4000余件,重近500公斤。四、组网络,实现联动共育中小学生在校时间每年只有几个小时,家庭、社区各方面的教育不可或缺。要做到青少年教育开学以学校为主,家庭与社区配合;假期以社区为主,学校与家庭配合;双休日以家庭为主,学校与社区配合。发挥教师为人师

14、表作用。八中每周五召开夕会进行“每周一颂”活动,树立教师中先进典型,教师的感人事迹给学生们以良好的影响。有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赵丽老师因病需立即手术,但她考虑到学生中考,一再推迟手术日期,术后两周尚未拆线就来到学校指导学生中考。有的率先垂范,以身教带言教。历史教师徐婉颢要求学生起早到校,利用好早自习时间,自己比学生至少要早到二十分钟,亲自组织学生打扫卫生,然后和学生共同学习。每天学生放学后,她还为学生批改作业和进行个别辅导,总是最后一个离校。有的关爱学生,从点滴处见真情。孙丽萍老师每天坚持把一名特困生带到家吃午饭,阴雨天到家中吃住,送他文具教辅书、旧衣服。 发挥家长基础作用。市办事处举办当名

15、好家长培训班,街道工委书记、关工委主任以如何当好家长为题进行讲座,0名社区居民参加了培训。请“五老”和学校老师到社区为家长进行讲课,提高家长科学培养子女的能力。几年来家长学校已授课200多场,听课家长学生2000多人次。县乡村在全市农村建立了第一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家长学校,在三个月内请“五老”、派出所干警、党校讲师进行了4次讲座,听讲人数达100余人。各学校还定期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组织家长座谈。要求班主任普遍家访,掌握学生在家中的第一手材料,与家长之间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关系。发挥社区平台作用。市普遍建立“反馈卡”制度,对在社区发现问题的学生,社区关工小组及时把情况反馈给学校老师和家长,并提出搞好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的建议。学生深入社区,参与社会活动,在社区的表现由社区主任给予评价,由家长签字,返回学校存档。社区关工小组给学生假期表现做考核评价,学校开学第一件事就是总结学生在假期表现。县立新社区以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成立心理咨询室,为辖区学生作专题讲座五次,受教育2000多人次,还针对个性问题进行46次个别辅导。区社区组织100余名中小学生徒步行参观热电厂、“好八连”军营和大岛一日游。 发挥“五老”“传帮带”作用。各社区普遍聘请“五老”志愿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