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稳中求变突出素质考查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9291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命题稳中求变突出素质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命题稳中求变突出素质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命题稳中求变突出素质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命题稳中求变突出素质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命题稳中求变突出素质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命题稳中求变突出素质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命题稳中求变突出素质考查(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切为了孩子,以德治教,育人为本命题稳中求变 突出素质考查今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已正式出台,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新大纲在维护统一考试的前提下,尽可能反映新课标中倡导的这种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加新课程改革的考生将于今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作为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衔接的关键一年,今年高考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006年高考物理试题,各地试题注重基础知识,注重能力考查, 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同前几年相比, 凸显“稳中求变、考查素质”的特点. 新出台的考试大纲注重了新课标理念,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

2、创新能力的考查, 回顾2006年高考, 对照新的考试大纲, 今年高考命题必将体现如下特点:一、命题注重对物理学主干知识的考查2006年高考理综试卷及物理单独命题试卷, 试题都注意突出考查了主干知识,包括匀变速运动规律、牛顿定律、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机械波、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等,从而使得测试结果能客观反映考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命题兼顾对非重点知识(热、光、原)的考查,在试卷中这三部分均有相应的试题,所占分值约20% 左右, 这些非重点知识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出现,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综合度. 例1 (2006年广东卷 题

3、17)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项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 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 万有引力恒量为G.(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答案 (1) ;(2) 本题以宇宙中的三星系统为背景命题, 考查了匀速圆周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

4、公式等主干知识. 2006年各省市高考试卷都突出重点内容,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表现出考试大纲对高考的指导作用. 试题内容覆盖面较广,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各部分的比例合理命题突出物理学科内的综合,综合题出现频率较高的综合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相综合解决天体运动问题; 物体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和能量转化;从运动和力的角度及能量观点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 利用牛顿定律、圆周运动、洛仑兹力等知识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从运动、力、能量的角度并与电路计算相综合分析电磁感应过程,等等, 可以预计, 2007年试题也必然会注重主

5、干知识的综合考查. 近几年高考改革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方向,许多试题在课本中都能找到原型,后一段复习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依托课本, 疏理知识,将已学过的基础知识,结合考试大纲进行系统整理, 加强主干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弄清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牵一点、起一线、连一片、构一体”的目的,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高考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今年高考命题必然沿袭这一特点, 复习中应注意主干知识的归纳整理,以各部分重点内容为核心,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 应杜绝再做难题, 对以前做错的题目进行一次清理, 剔除难题、偏题, 对于考查主干知识的基础

6、题和中档题, 以往做错的必须反思, 分析失误的原因, 并寻找同类型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注重以理解能力为主导的能力测试题 高考物理考试大纲指导思想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06年高考中,以考查理解能力为主导的命题思想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今年的高考命题,这一理念必将进一步体现. 例2 (2006年天津卷 题25)神奇的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探寻黑洞的方案之一是观测双星系统的运动规律, 天文学家观测河外星系大麦哲伦云时,发现了LMCX3双星系统,它由可见星A和不可见的

7、暗星B构成,两星视为质点,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 A、B围绕两者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如图所示. 由观测能够得到可见星A的速率v和运行周期T , 引力常量为G .(1) 可见星A所受暗星B的引力FA可等效为位于O点处质量为m 的星体(视为质点) 对它的引力,设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m2 ,试求m ( 用m1、m2表示).(2) 求暗星B的质量m2与可见星A的速率v 、运行周期T和质量m1之间的关系式;(3) 恒星演化到末期,如果其质量大于太阳质量ms 的2倍,它将有可能成为黑洞. 若可见星A的速率v 2.7105 m/s,运行周期T=4.7104 s,质量m16

8、ms ,试通过估算来判断暗星B有可能是黑洞吗? (G6.6710-11 Nm2kg2,ms 2.01030 kg ) 答案:(1) ;(2) ; (3)暗星B有可能是黑洞.本题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运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2006年高考物理考查重点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考查运用物理基础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今年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考查要求与2006年相对照, “五大能力”要求未变, “五大能力”可归纳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复习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透彻理解概念和

9、规律,学生的理解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必须清楚, 理解能力是基础,只有理解能力提高了,其他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的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或作出正确判断”. 高考物理综合题在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能力的要求都很高, 必须在的理解的基础上, 才能进一步利用假设推理法化解障碍, 突破难度较大的综合题, 应注意掌握物理假设的特点, 熟悉物理假设、逻辑推理的方法三、关注同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命题考试大纲指导思想要求:“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

10、求是的科学态度”物理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讲到:“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从这些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考试大纲与新课程标准做到了完美结合2006年高考中同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试题频频出现, 这些试题通过文字叙述或利用图表、 图象和图示提供信息,向考生提供较新的概念和相关公式,考生解题过程就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过程. 新信息题往往与高新科技综合,有些知识是完全陌生的,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仍是中学常见的基本方法.例3 (2006北京卷 题24 ) 磁流体推进船的动力来源于电流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 图1是

11、在平静海面上某实验船的示意图,磁流体推进器由磁体、电极和矩形通道(简称通道)组成, 如图2所示,通道尺寸a = 2.0m、b =0.15m、c = 0.10m,工作时,在通道内沿z轴正方向加B = 8.0T的匀强磁场;沿x轴负方向加上匀强电场,使两极板间的电压U = 99.6V;海水沿y轴方向流过通道, 已知海水的电阻率=0.20m. (1)船静止时,求电源接通瞬间推进器对海水推力的大小和方向;(2)船以 = 5.0 m/s的速度匀速前进。以船为参照物,海水以5.0 m/s的速率涌入进水口,由于通道的截面积小于进水口的截面积,在通道内海水的速率增加到 = 8.0 m/s, 求此时金属板间的感应

12、电动势U感 .(3)船行驶时,通道中海水两侧的电压按U=U -U感 计算,海水受到电磁力的80% 可以转换为船的动力, 当船以vs =5.0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时,求海水推力的功率.答案 (1)797N;方向沿y轴正方向;(2)9.6V;(3)2880W 本题以高新科技磁流体推进器为背景命题, 涉及安培力、左手定则、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功率计算等知识点. 2006年高考命题关注高新科技,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 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考查考生能否通过阅读和理解试题所给出的物理情境,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将所获得的知识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建立物理模型

13、,寻找各物理量的联系,最终解决问题. 在后一段复习中, 教师要多关注时事热点和科技新成果的报道,如:我国“环流器2号”氢核聚变、“嫦娥”登月计划、青藏铁路、高温超导、纳米科技、伊朗核问题、近年诺贝尔奖等,并与课本主干内容进行横向联系拟题,让学生进行相关试题的训练,学会如何筛选有用信息,将新信息与题目所求未知量挂起钩来,培养运用新信息解题的能力. 四、关注对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考查的命题 物理课程新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2006年高考中出现了许多对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考查的新情景试题,这

14、类习题考查考生快速接受和应用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介绍的新知识是在过去没有学习过,有时其介绍部分相当复杂,而解题关键是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用已学过的知识加上新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例4(2006年北京理综卷 题17)某同学看到一只鸟落在树枝上的P处,树枝在10 s内上下振动了6次. 鸟飞走后,他把50 g的砝码挂在P处,发现树枝在10 s内上下振动了12次; 将50 g的砝码换成500 g砝码后,他发现树枝在15 s内上下振动了6次. 你估计鸟的质量最接近 ( ) A.50 g B.200 g C.500 g D.550 g 解析 本题可用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 求解,但是现有教材

15、中没有给出此公式, 因此本题似乎超纲. 新课改注重探究性学习, 本题可用比例法进行探究. m1=50g的砝码挂P处,振动周期s , m2=500g的砝码挂在P处,振动周期s, 得, 对以上观察的数据进行探究, 在忽略观察和记录的误差的情况下,有, 即, 设鸟的质量为m0 , 其振动周期 s , 因此, 得m1 = 4m2 = 200g. 答案:B.本题是一条考查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新情景试题,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掌握逻辑推理和论证方法, 这一理念在2006年高考试题中已经得到了体现, 可以预计, 这一理念在今年高考命题中会进一步落实, 试题将结合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的实际, 配合图象、图线等,提供一定的新情景,由考生进行类比、推理和判断,考查考生推理和论证的能力. 在复习中, 教师要设计一定数量的探究性试题, 在问题设计上留给考生发挥个性的广泛空间,考生需要进行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分析,全方位联想,注意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注意物理规律的正确迁移,才能得出结果.五、关注考查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 掌握实验探究能力, 这一理念在2006年高考试题中已经得到了体现, 可以预计在今年的高考命题中,这一理念会得到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