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书本知识点梳理)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9263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书本知识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学(书本知识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学(书本知识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学(书本知识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学(书本知识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书本知识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书本知识点梳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美学的含义】美学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美学的学科名称,是18世纪中期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提出的,它的意思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与研究理性认识的逻辑学并列。【梅勒的结构说】a、 梅勒的结构主义符号学中,核心的概念是“代表性”这个概念首先表示的是所指和能指之间的特殊关系。它描述的是符号学结构中“如果能指被理解为所指的某种代表,并且仅仅被理解为某种代表,我们称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代表关系。b、 与“代表性”结构相对的是两种“非代表性的结构”即一种是“存有性”结构,另一种是“标记性”结构【三种结构的区别】“存有性”结构,所指和能指都在领域中。“标记性”结构,所存在的只有“代表”而没有所“代表

2、者”,所代表者也只是某种“标记”而已。“代表性”所指在“存有”领域中,能指“代表”领域中【存有和标记性结构的发展】“存有性”结构大多存在中国传统的哲学主流形态“标记性”结构则在所谓“后现代主义”或者说“当代后形而上学”的哲学讨论中占主导地位。 第二章【审美态度的三种方式】静观者的方式:a、 由经验到理论的归纳b、 由理论到经验的演绎c、 本质直观的方式表现者方式:审美对象在审美意识中复活过来,表现为两个方面a、 物理存在b、 意义存在担保者的方式:见证普遍性和永恒性的美 第三章【审美经验】1、 分类侧重于态度或关注,审美经验就是用同一种特殊的态度来关注审美对象。即“态度理论”侧重于观看审美对象

3、所获得的结果,审美经验史一种特殊的、与审美对象有因果关系的经验型,即“审美经验的因果概念”2、 审美经验的分离和介入朱光潜:分享着与旁观者分享者:观赏事物,必起移情作用,把我放在物里,设身处地,分享它的活动与生命。旁观者:不起移情作用,虽分明察觉物是物,我是我,却仍能静观其美。环境家:外来者和内在者外来者:外在旅游观光客内在者:当地居民心里学家:介入式和分离式介入式:审美经验无需知识分离式:超然静观的态度【审美经验作为人生在世的原初体验】a、 威尔什看来,在今天的后现代时期。“解释”已经取代事实,或者说“事实”是由“解释”构成的。b、 审美的基础地位不是存在、上帝、理念、意识、物质、语言,而是

4、审美经验。不仅现实是审美的构成,就是作为排斥审美的“合理性”本身也是审美的构成。c、 中国古典美学中:审美对象体现的是“事物”的“前真实”的样态,与此相应,审美体验就是“自我”的“前真实”的样态。这种共同的“前真实”样态,自我与物、主体与客体达成了高度统一。 第四章【审美愉快】一、康德论三种愉快:a、 感官刺激的愉快b、 道德满足的愉快c、 审美的愉快二、康德三种愉快的区别与联系a、感官愉快:收生理条件的限制的同时感官的利害是以需要为前提。b、道德愉快:受到的是道德法则的限制c、审美愉快:以无利害为前提的同时审美愉快是由无对象的形式引起的,其他的愉快与对象的存在有关。三、克莱夫贝尔对审美愉快的

5、定义审美愉快:是所有愉快中最深沉、最热烈、最持久的愉快【审美情感的多样性】一、 中国的“乐感”文化与西方的悲剧文化二、 托尔斯泰主张审美情感不只是源于感官刺激的感受,而且有源于道德满足的感受。(真挚、高尚)三、 关于审美情感的多样性a、 将审美情感视为一种愉快感。分出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愉快即:悦耳悦目(感觉层次)、悦心悦意(直觉层次)、悦志悦神(精神层次)。b、 三种愉快层次的含义悦耳悦目:是在生理基础上但又超出生理的一种社会愉悦,它主要培养人的感性能力。悦心悦意:在认识的基础之上培养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态度悦志悦神:在道德的基础之上达到一种超道德的境界。四、 康德关于审美情感康德认为审美情感既不

6、包括动物的快感,也不包括精神快感,而是一种介于动物快感与精神快感之间的快感,康德把它称之为人的快感 【虚构的悖论】一、 博兰尼的集中意识和辅助意识的概念集中意识:是由心灵执行的,即心灵发出的集中意识是“对象的意识。”辅助意识:是由身体执行的,即身体发出的辅助意识是“从”对象和身体的意识(在后一种情况下,对象已经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从对象的意识的实质上就是身体的意识,也可以称为:“寓居”或者是“内化”。)二、 集中意识和辅助意识的区别集中意识:所得是指示性或表象性意义是名言知识,辅助意识:是事物的存在性意义,是非名言性知识。三、 博兰尼的三种观看绘画的方式a、 集中意识到图像而没有附带意识到画布

7、上的色块和笔迹b、 集中意识到画布上的色块和笔迹而没有集中意识到图像c、 集中意识到图像并附带的意识到画布上的色块和笔迹。四、 美感三个层次一般上的快感、痛感、深层次的快感第五章【创造的观念】1、 柏拉图在其后期的对话蒂迈欧篇中阐述为一种造物主的观念。2、 克罗齐和科林伍德关于创造的概念艺术家的创造是将一种混沌的情感状态表现为某种清晰可见的情感,或者赋予混沌感觉以直觉形式,那么艺术的创造就是柏拉图造物意义上的制作而不是基督教上帝的创造。3、 克里斯特三种意义的创造神学创造、艺术创造、广义上的人的创造【创造与灵感】1、 艾布拉姆斯关于诗人受灵感的创作分为四类:a、 诗是不期而至,也不用煞费苦心b

8、、 诗是自发的和自动的c、 在做诗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强烈的激情d、 对于完成的作品,诗人会感到陌生2、 英国的浪漫主义不相信灵感是外在的神灵的启示,而相信它是主题内在地拥有的一种天赋能力,将它与浪漫主义美学的核心相联系起来,出现了天赋轮的灵感。3、 奥斯伯有关灵感的一些看法他强调灵感的是“导向观念”加上“直觉观念”以及无意识的协助作用,他能够更好的说明个别艺术的创造情形。4、 斯泰因克劳斯关于灵感的一些观点将灵感分为:普遍的灵感和集体灵感普遍灵感:是适合于需要长时间完成作品的创作,甚至是一种持久的灵感状态。集体灵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种灵感弥漫在不同的设计者之间。 第六章审美解释【意图主义

9、】1、 意图主义的分类以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的直觉-表现托尔斯泰和杜威的交流-表现2、 两者的区别前者是表现之前不知道要表现的确切的内容,后者是表现之前就知道要表现的内容。【反意图主义】1、 反意图主义的主要内容a、 否认艺术家的意图与文学作品的解释具有任何关系b、 认为诗歌中真正的说话者是一种“戏剧性的说话者”而不是作者自身c、 主张可以将关于作者传记和心里的“个人研究”与关于文本的“诗学研究”区别开来,认为批评家的任务就是进行“诗学研究”而不是“个人研究。”【意图主义的复兴】一、艾塞明格关于意图主义的主要的内容a、 对于正在讨论的诗歌文本来说,每一个矛盾的解释都是符合的。b、 严格来说,这两个

10、相互矛盾的陈述中只有一个是真的c、 如果两个解释陈述中每一个都符合文本,而且确切的说两个解释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那么真的解释陈述就是那个适用于作者意欲表达意义的陈述2、 奥斯丁的三种言语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第七章【审美的内感官】1、 莎夫茨伯三种不同的趣味坏的趣味即“做作的趣味”好的趣味即“合式的趣味”“自然趣味”2、 哈奇森的内感官的思想a、 感觉直接提供的是简单的观念b、 心灵对自身有关简单观念的能力的意识所提供的反思观念。【趣味标准】一、休谟对于趣味多样性的强调a、 要显示经验主义对于基于感觉观念或印象的确定知识的要求是最有限度的,但是它不能扩展到审美领域。b、 趣味是敏感,

11、而不是理智判断或者推论。2、 休谟关于趣味的相关的内容a、 趣味本身就是一种敏感,不可能有抽象的标准b、 但是人们对于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普遍的认同,又表明了趣味的标准c、 有趣味的批评家对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表现出更强的鉴赏能力,他们往往被当做趣味的榜样,因此趣味的标准问题,可以适当的转移为理想的批评家的标准问题。 第八章审美与科学【艺术与科学的差异】科学a、 尽管科学的多样性,但有一点是它们必须遵循的共同的规范,那就是满足这些不同兴趣的理论都要符合事实的检验b、 科学允许有假设和想象,但是这些假设和想象最终都要付诸于事实和数据的检验,因为科学关注的是对一个不以我们的信仰和感觉为转移的客观世界

12、的描述、解释、控制盒改造。c、 科学不考虑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存在者的信仰、情感和想象,而是倾注于对事物的知觉表象进行抽象,倾向于将世界纳入因果关系之中进行解释。d、 科学还有一种物归原主的倾向,牺牲事物的丰富性,把事物还原为最基本的因素和过程进行控制。艺术a、 艺术倾向于表象世界b、 要表现和传达感觉世界,艺术与科学是不同,他们不忽视事物的第二性c、 艺术世界是人类禁言的最初的和最重要的世界,因此艺术家没有必要深入到知觉现象下面去探寻因果规律。d、 科学有明显的进步的历史,艺术进步的说法确实十分的可疑的 第九章【美是道德的象征】1、 康德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断的类比关系美的事物所引起的感觉和道德

13、判断所引起的心情又类似之处。正因为有了这种类似,由偶然的、需要感性刺激的审美判断,就可能逐渐养成一种习惯的、无需感性刺激的道德批判。2、 杜夫海纳的观点3、 美告诉我们善是什么,因为,作为绝对的善只能被实现,不能被设想。但是,美可以向我们暗示。即:我们能够实现善,因为审美愉快所具有的无利害性就是我们道德使命的标志,审美情感表示和准备了道德情感。 第十一章审美与自然【分离模式】概念:是18世纪欧洲美学家确立起来的“无利害静观“。由于无利害的静观要求我们与审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里距离,不陷入审美对象之中,因此这种欣赏者的模式就是分离模式或者是超然模式。【介入模式】概念:当代环境学家对所确立的心的自然

14、审美模式,就是所谓的介入模式【显现模式】处于分离模式和介入模式之间的在场和显现 第十三章【艺术的几种定义】艺术即模仿、艺术即表现、艺术即创造、艺术即游戏、艺术即形式、艺术即经验【有意味的形式】艺术能唤起审美感受,但是没不能唤起审美 第十四章 审美范畴【先验情感范畴】 1、 概念在杜夫海纳看来,审美范畴就是先验情感范畴。对先验情感范畴的研究可以构成一门学问,即使古往今来的美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纯粹的美学。2、 分类先验直觉方式和先验范畴的方式3、 康德将科学知识进行的分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4、 康德在哲学中对知识的阐述先天形式的两种方式先天直觉形式和先天知性形式5、 杜夫海纳将人与世界打交道的过程的三个阶段呈现、再现和感觉6、 杜夫海纳针对于情感先验问题的讨论的结论a、 审美经验中的主客体交融合一的现象是先验地设定了的,人与世界在根本上更具有一个相同的先验,也就是说,主客体的合一先于主客体的二分。b、 这个相同的先验是情感先验。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