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伦理学的走向与对策思考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9009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时代伦理学的走向与对策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时代伦理学的走向与对策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时代伦理学的走向与对策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时代伦理学的走向与对策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时代伦理学的走向与对策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时代伦理学的走向与对策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时代伦理学的走向与对策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伦理的走向与对策内容摘要:网络空间产生的新的伦理道德现象,给包括伦理意识领域、伦理规范领域和伦理行为领域在内的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造成巨大冲击,构建适合网络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伦理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新的伦理学体系,其走向必然要体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科技和人文的融合、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结合。在实践层面上,要多方位、多角度地探讨网络伦理建设的对策措施,构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体系。关 键 词:网络时代;伦理现象;走向;发展路径网络是当今社会最具现代意义的科技力量,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已然成为人类社会交往的一种新的手段和方式,正在悄然地渗透和

2、改变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对传统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网络给我们带来一系列新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使传统的伦理学体系经受着新的考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应对挑战,构建适合网络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伦理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然而,构建网络伦理体系却是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为此,如何正视网络空间存在的伦理道德道德问题,探寻网络时代伦理学的走向,构建与时俱进且适合国情的网络伦理体系,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一、网络空间的伦理困境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和网络伦理的特性在使人类的自主意识和行为得到空前扩展的同时,网络空间特有的伦理悖论又给人类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带来空前的混乱和无序,造成

3、了网络空间的伦理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等诸多方面。不过,虽然伦理道德问题涉及面广、内容众多,但可从伦理范畴的构成的基本要素角度来进行考察分析。1、伦理意识领域。这个领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网络空间具有的没有中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和没有终极等特征与后现代主义主张的非中心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的道德相对主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互联网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绝好的土壤,使其在网络中盛行起来。(2)无政府主义泛滥。网络空间还没有政府机构的诞生。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管理者,任何人都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则(或者不要原则)说任

4、何的话,做任何的事。无政府主义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场所。(3)人际情感的疏远。在网络社会, 一切交流都非人性化了, 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 使人与人的交流更多变成人与机的交流。人机系统是高度自动化和精确化的, 但是精确的符号无法表达人内心丰富多彩而又往往模糊不清的情感世界。网络社会人际交往的萎缩和淡化, 从而显得缺少人情味, 最终将会导致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及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 还容易产生孤僻、冷漠等的不健康心理。2、伦理规范领域。从当前状态来看, 在网络伦理规范上还存在以下问题:(1) 伦理规范的非制度化、非体系化和非定型化。网络伦理规范由于时间的短暂性, 其所依附的网络化社会

5、的虚拟性、自由性和全球性, 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等方面因素的制约, 在相当程度上还很混乱, 不能上升到一种制度化、体系化和定型化的状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们的网络活动不能进入到一种可以预期的规范的秩序化轨道, 使网络化社会呈现为一种失序的世界。(2) 伦理规范的弱强制性。网络伦理从特征上来看, 网络伦理规范具有全球的普遍适应性。在网络社会中, 由于网络主体的隐匿性、不确定性和即时性, 当它被侵犯和跨越时, 网络主体不知道责任人是谁, 他在什么地方, 因而就能轻易地逃脱惩罚和制裁, 从而使网络伦理规范成为一纸空文, 形同虚设。所以, 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具有弱强制性, 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网

6、络主体的自律上。13、伦理行为领域。在这个领域,主要表现为:(1) 网络犯罪日益猖獗,如近几年来, 出现的未经允许借用、移植、复制他人的程序和其他信息的网上偷窃行为, 侵犯了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 利用网络诬蔑、侮辱、诽谤、出口伤人、恶意攻击等违反道德的言论;利用网络采取假冒、伪造和发布虚假信息等手段编制诈骗程序、发布虚假信息、篡改数据、文件等实施网络诈骗;大量庸俗、色情, 甚至反社会的信息对网络造成了严重的信息过剩和信息污染等问题。(2)网恋、网婚现象严重。“网恋”是目前在网络上非常普遍的情爱现象。据有关资料介绍,由“网恋”到现实恋爱正成为一种时髦。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种方式。这样一来,传统

7、的恋爱方式受到了挑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尖锐的问题:网络爱情,是否影响我们的择偶方式和价值观?会不会产生新的人际关系,新的伦理道德和规范?“网婚”是近段时间流行的一种虚拟的婚姻模式。网婚不再是单纯的网络角色模拟,也不单单是一种排遣寂寞的游戏,它已经被赋予某种现实的意义。但在激情背后往往有更多的非理性因素,干扰了我们的生活和判断。虚拟婚姻挑战传统婚姻,人们对此褒贬不一,莫衷一是。如何评定网婚在伦理、道德、生活上的影响和作用,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2二、网络时代伦理学的走向网络空间出现的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呼唤着一个全新的伦理学体系的出现。新的伦理学体系,其走向不光是对现实传统的伦理体系的继承和

8、发展,还必须体现科技和人文的融合,而且它还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特色而又不失国际性的开放型伦理体系。(一)传统伦理学的继承和发展网络空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操纵网络的人也是现实社会的人。新的伦理学体系的构建不能超脱于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网络伦理必然植根于现实社会的普通伦理,不能把网络伦理看作是与现实伦理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网络伦理在传统伦理基础上产生,与传统伦理存有价值规范上的一致性。普通伦理的传统道德规范形成于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其一般原理和基本运行机制反映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维护社会的秩序是行之有效的。人们在制定维护虚拟空间秩序的道德规范时,不可

9、不引入传统道德的优秀成果和富有成效的运行机制。比如网络伦理与普通伦理的许多道德规范应是一致的,它或是普通伦理规范的直接引入,如传统的社会公德的许多规范在网络空间同样适用;或是对普通伦理规范的扩充,如传统伦理中有关道德自律的规范在网络空间就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充等等。所以,新的伦理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一定是综合和继承旧的传统的伦理学理论精髓的一种弃旧图新漫长过程。新的伦理学体系的构建又不得不时刻关注网络社会出现的新的伦理道德现象。这就注定了新的伦理体系的建立不仅仅止步于对传统伦理学的继承,还在于它必须根据网络时代的特点,在传统的伦理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丰富和发展。新的体系是吸纳了新的思想和理念

10、的体系,是对传统伦理学体系的否定之否定,是一种全新的进步的更为高级的伦理学体系,对随着网络空间而产生的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作出完善的解释和规范。这个体系是一个不断流淌着新鲜血液的体系,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体系;这个体系随时准备解决随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体系,是一个弹性化的体系,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3(二)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良性互动从哲学层面上讲,以科学技术为效用特征的科技理性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它具有建构世界的作用;而以伦理道德特征的价值理性对于现实世界有批判作用。人类社会就是在科技理性的建设性与价值理性的批判性的两极张力中摇摆前进的。科学技

11、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在促进人类社会前进的同进,也自觉不自觉地给人类添加了负值效应。然而,作为科学技术产物的网络是一个事实领域的东西,它在价值领域并不做“该不该”的判断。也就是说,网络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和力量,对它进行善的还是恶的使用,完全取决于人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今天,在科技理性取得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人们把技术、工具价值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由此导致了价值理性和人文道德精神的失落。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本质上是一种革命力量。科技负作用的产生在于科学技术的滥用和误用,在于人类价值观念的偏颇。现代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依旧处在探索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人类特有的伦理智慧和道德精神的指引,才能防止人

12、们在研究与运用中的急功近利,把技术的“不确定性”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4(三)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求同存异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互联网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互联网也滋长了大国沙文主义,多元的世界文化也由此被迫遭受挑战。保持和尊重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维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新的伦理学体系创导的原则。立足本国国情,照顾本民族的民风、民俗和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的特点和情况,保持和弘扬本民族优良的伦理道德传统和作风,保持民族性,保持中国特色,是新的伦理学体系的重要方面。网络空间社会是网络时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社会是一个全球性、世界性很强的社

13、会。具有较强的国际性,是新的伦理学体系较之以往的体系有着很大的不同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新的伦理学体系的制定,在体现本民族特点和利益的同时,尊重各国各民族的特点和利益,在考虑民族性的同时,也注重其国际性的一面,一切相关的措施和规范都遵守有利于国家安定、有利于国际团结的原则。5三、构建网络时代伦理的对策思考然而,构建网络伦理体系却是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由于网络伦理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网络伦理建设的对策措施也需要多层面、多角度的配合进行。(一)培育网络道德人格,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网络道德建设离不开网络主体的道德素养和道德人格的提高,注重网络主体的道德素养和道德人格

14、的培育是网络伦理建设的重要基础。在网络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间接,在主体隐匿条件更为充分的条件下,直面的道德舆论评价难以进行,从而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正常的伦理关系得以维持的屏障。所以,网络道德建设就必须更加注重以“慎独”为特征,突出个人道德自律作用的道德人格的培育。为培育网络伦理的道德人格,必须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提高网络道德主体的素质,一是要加强对网络主体的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各种网络道德规范,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在德育课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增强他们的“网德”意识,提高他们对不良文化和信息的识别、抵制能力。二是引导网络主体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其自我塑造、自我约束的能

15、力。6为此,我们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让人们在网上有德所依,按网络道德要求来自觉规范自己的行动;必须确立科学的网络道德评价标准,使人们在网络道德评价上有所遵循,提高识别善恶能力,增强善恶观念;必须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有利于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的培育;必须建立有效的网络道德调节机制,充分发挥网络道德的调节功能,使网络道德教育深入网络人的心灵;必须加强网络道德示范的引导作用,促进网络道德新风尚的形成。(二)确立网络责任意识,建立网络行为的监管机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行为的社会责任淡化问题日趋严重,一些人无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网上为所欲为,以致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现象严重,

16、不仅破坏了网络秩序,而且威胁到社会的正常运转。这样的现实向我们提出了确立网络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为了确立网络的责任意识,首先我们要强化责任意识教育,要提高对道德责任的认识,认清自由和责任的辩证关系,走出把网络绝对化的认识误区,力戒社会责任感淡化;要增强责任情感,自觉履行道德义务,自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责任的衡量、评估,增强道德自控能力;要磨练道德意志,以至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履行道德义务,以顽强的责任感要求自己;要养成注重责任的道德习惯,从而能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真正把道德规范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建立一定的网络运行监管机制,加强网络内部管理,增强防范意识,尤其是要建立一定的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网络伦理的落实。网络伦理监管机制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利益监督机制,即通过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者予以一定的利益制裁,促使其吸取教训,改过从善;二是法律监督机制,法律具有强制性特点,完备的法律、法规是有效建设和管理网络,积极预防、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