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西方音乐体裁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7761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材西方音乐体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素材西方音乐体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素材西方音乐体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素材西方音乐体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素材西方音乐体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素材西方音乐体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材西方音乐体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西方音乐发展EN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 (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 2.中世纪时期的音乐 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公元1450-1600年)4.巴洛克音乐 (大约从1600到1750年)5.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3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6.浪漫音乐浪漫主义主要用于描述18301850年间的文学创作,以及1830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7.现代音乐现代音乐,也称现代古典主义音乐(

2、20th century classical music),是指自1900年起至今,继承欧洲古典音乐而来的一个音乐纪元,音乐门派繁多,风格多样。8.新世纪音乐(英语:New Age music)又译作新纪元音乐,是一种在1970年代出现的一种音乐形式 (二)西方音乐体裁1、咏叹调(Aria)即抒情调.这是一种配有伴奏的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以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演唱者感情的独唱曲,它可以是歌剧,轻歌剧,神剧,受难曲或清唱剧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的音乐会咏叹调.咏叹调有许多通用的类型,是为发挥歌唱者的才能并使作品具有对比而设计的.2、摇篮曲是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以中等速度的

3、拍最为常见。摇篮曲源于一种形式简单、节奏摇曳、为小孩催眠而唱的摇儿歌(又称催眠歌),后来才演变为一种音乐创作体裁。3、随想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其曲式结构较自由,带有随意性并富于生气。十六世纪指牧歌风格的多声部声乐曲和运用模仿对位等复调音乐表现手法的器乐曲,常带有标题音乐性质。十八世纪中叶起常指技巧性的器乐曲,事宜诙谐曲与练习曲的特点,如帕格尼尼随想曲二十四首(Op.1)。十九世纪常指带有诙谐性、即兴性的钢琴曲与管弦乐曲,如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的钢琴随想曲,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曲意大利随想曲等。4、协奏曲(concerto)一词源自拉丁文collcertaye,原意是在一起比赛,协奏曲也就是两种因素

4、既竞争又协作的意思。协奏曲(concerto)最早是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出现的,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及浪漫乐派的许多作曲家均作有大量的独奏协奏曲作品。著名的作品: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拉罗大提琴协奏曲等。5、幻想曲是一种形式自由洒脱、乐思浮想联翩的器乐曲。16、17世纪的幻想曲常由弦

5、乐器(主要是琉特)或键盘乐器演奏,多用复调模仿手法(基本相同的旋律在高低不同的声部中轮番出现)自由发展主题。它是一种即兴的器乐作品。作曲者可以随自己的幻想自由创作。乐曲具有幻想的自由奔放的特点,并富浪漫色彩。幻想曲这一演奏体裁,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幻想曲属于变奏曲早期的一种形式,多半取材于歌剧的音乐主题或大段的演唱旋律。有变奏的形式,也有自由展开的形式。由于不完全受曲式的限制,因此,作品的内容也就更加丰富而具有表现力。著名的作品:帕格尼尼的“摩西”幻想曲、萨拉萨蒂的“卡门”主题幻想曲、维尼亚夫斯基的“浮士德”幻想曲、恩斯特的光辉的幻想曲、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金鸡”幻想曲、贝里奥的芭蕾场景幻想曲

6、、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等大型音乐会作品。6、船歌是一种来源于威尼斯船夫歌曲的器乐曲(钢琴曲为多,也有管弦乐曲)。6/8拍或12/8拍,速度缓和,通常是在荡漾的节奏韵律之上有一条歌唱性的悠扬曲调。著名的“水上之城”威尼斯有一种平底狭长的小船,叫做“贡多拉”。船歌就是起源于贡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广泛流行于意大利。十九世纪成为一种人们所喜爱的浪漫抒情曲体裁。船歌的曲调淳朴流利,优游自在,通常为6/8拍子,强拍和弱拍有规则地交替和起伏,描写船的摇曳晃动。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船歌,是一首典型的威尼斯贡多拉船歌。船歌除声乐曲外,还有器乐曲。器乐曲中的船歌,是一种抒情小品,和声乐曲的

7、船歌一样,具有歌唱性的抒情旋律和摇晃动荡的伴奏音型,也常常用6/8拍子写成。门德尔松的钢琴曲无词歌中,有三首威尼斯贡多拉歌曲,其中第一首g小调无词歌是1830年在威尼斯写的。音乐清新流利,优美生动;婉转如歌的曲调和摇曳起伏的节奏贯穿全曲,塑造了水面上轻舟荡漾的音乐形象。 7、谐谑曲(Scherzo)又称诙谐曲,一种三拍子器乐曲。Scherzo是意大利语中玩笑的意思。其主要特点是速度轻快,节奏活跃而明确,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带有舞曲性与戏剧性的特征。它常在交响曲等套曲中作为第三乐章出现,以取代宫廷风格的小步舞曲。 “谐谑”是指用音乐来表现诙谐,幽默的情趣。作为乐曲,它的特点是3/4拍,快速、活

8、泼的节奏。因此,它和小步舞曲有点相似,但速度要快一点。著名的作品:肖邦的四首谐谑曲(第一号b小调Op.20、第二号降b小调Op.31、第三号升c小调Op.39、第四号E大调Op.54)、勃拉姆斯作的钢琴曲降e小调谐谑曲(Op.4)、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曲谐谑曲-随想曲(降D大调,Op.66)、夏布里埃的谐谑曲-圆舞曲等。8、(1)小夜曲(serenade)一种音乐体裁,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中外著

9、名歌曲”中登载的舒柏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传甚广。(2)夜曲一般指由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johnfield,1782-1837)首创的一种钢琴曲体裁。旋律优美,富于歌唱,常用慢速或中速,往往采用琶音式和弦的伴奏型。总的表现意境是夜的沉静与人的内心抒发。它是一种形式自由的三段体器乐短曲,一般中段比较激昂,常有沉思、忧郁的特点。格调高雅,充满浪漫色彩,旋律歌唱性很强,也有叫做交响诗的,是富於诗情的短交响乐。低音部的和弦伴奏配上高音部响出夜的寂静,奏出梦般优雅的旋律,所以叫做夜曲。肖邦写过21首优秀的夜曲,德彪西的交响诗也都是夜曲形式。9、即兴曲是19世纪的一种抒情特性曲。即兴是指创作

10、动因的偶发性而言,类似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偶成”,而即兴曲这个名称是由舒伯特创造的。它开始出现于十九世纪之初是一种音乐格调具有即兴创作性质的乐曲,但并不是真正即兴创作出来的作品。在形式上,即兴曲并不象幻想曲那样自由,常常采用变奏曲、三段式、复三段式等规范化的形式。舒柏特写过八首钢琴即兴曲,大都采用复三段式的形式;但音乐挥洒自如,并不受形式的束缚,好象是水到渠成,自然地流注出来的。著名的作品:舒曼的纪念册页(作品124)的第九首是一首F大调的即兴曲、舒伯特降A大调即兴曲 、肖邦幻想即兴曲(作品66)等。10、回旋曲(又译轮舞曲,英文:Rondo)是一种曲式,也可以作为一种音乐体裁,起源于欧洲民间的

11、轮舞歌曲,由于这种歌曲带有副歌,每唱一段后就重复副歌。回旋曲的也是如此,一个主要旋律部分要多次重复出现,其他几个次要部分插入其中,也就是插部。回旋曲具有活泼热烈的特性,适合表现欢乐的气氛,多用于做舞曲。也可以作为大型作品的其中一个乐章,一般协奏曲最末乐章多用回旋曲式。11、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变奏”一词,源出拉丁语variatio,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从古老的固定低音变奏曲到近代的装饰变奏曲和自由变奏曲,所用的变奏手法各不相同。作曲家可新创主题,也可借用现成曲调。然后保持主题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

12、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奏、特性变奏等。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变奏少则数段。多则数十段。变奏曲可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作为大型作品的一个乐章。著名的变奏曲有:巴赫的勃兰登堡变奏曲、贝多芬的迪阿贝利主题变奏曲、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布里顿的布里奇主题变奏曲、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等。12、叙事曲一般指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或独奏曲。叙事曲一词源出拉丁文ballare,意为跳舞,最初是一种舞蹈歌曲。14世纪以后,只歌不舞,在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各国成为独唱或复调叙事歌曲的通称。叙事曲和叙事歌曲一样具有叙事性,也就是说曲调富有语言表现力,好像讲故事

13、一般侃侃而谈,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 著名的叙事曲有:肖邦的F大调第二叙事曲Op.38 、f小调第四叙事曲Op.52、舒曼的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Op.47等。 13、奏鸣曲(Sonata)是种乐器音乐的写作方式,此字汇源自拉丁文的sonare,即发出声响。在古典音乐史上,此种曲式随着各个乐派的风格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奏鸣曲的曲式从古典乐派时期开始逐步发展完善。19世纪初,给各类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大量出现,奏鸣曲俨然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到了20世纪,作曲家依然创作著给乐器演奏的奏鸣曲,但相较于古典乐派以及浪漫乐派的奏鸣曲,20世纪的奏鸣曲在曲式方面已有了不同的面貌

14、。亦称“奏鸣曲套曲”。由3、4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用1件乐器独奏或 1件乐器与钢琴合奏。(1)典型奏鸣曲1)小奏鸣曲系指形式短小、内容单纯、易于演奏的奏鸣曲。小奏鸣曲一般有23个乐章。第 1乐章用奏鸣曲式,但没有展开部而仅有短小的过渡。 2)大奏鸣曲式所谓“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由于它通常用于奏鸣曲的第1乐章,并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称为奏鸣曲第1乐章形式或奏鸣曲快板形式。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于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2)代

15、表作曲家: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3.26)(3)著名作品: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莫扎特的a小调第11号钢琴奏鸣曲,K331(其第三乐章为著名的土耳其进行曲)、海顿的惊愕交响曲、午别交响曲、时钟交响曲 等。14、 进行曲 (march) 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最初它产生于军队的战斗生活,用以鼓舞战士的斗争意志,激发战士的战斗热情,后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 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进行曲也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乐曲或器乐乐曲,以偶数拍作周期性反复,常用2/4 ,4/4 的拍子。它起源于16世纪西方的战乐;从17世纪起,由通常伴随队伍行进或用于世俗性的礼仪活动,逐渐进入音乐会演奏以及歌剧、舞剧音乐中,最终成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著名的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1935) 田汉词、聂耳曲、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老约翰施特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