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选修5单元综合检测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7536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语文选修5单元综合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5单元综合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5单元综合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5单元综合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5单元综合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语文选修5单元综合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语文选修5单元综合检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检测(四) (本试卷共24小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窘迫(jin) 奴婢(b) 腆然(tin) 鳏寡孤独(un) B牲畜(ch) 惊诧(ch) 慰藉(ji) 炙手可热(zh) C匹配(p) 栖身(q) 盥洗(un) 并行不悖(bi) D梦魇(yn) 分歧(q) 畸形(j) 跌宕起伏(dn) 解析:选C。C项,“匹”读“p”。 2(2011年高考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近年来,我国历代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

2、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解析:选B。“自顾不暇”指照顾自己都来不及,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语境中指作品繁多,应付不过来。该词不合语境。A项,“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C项,“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D项,“诟病”指侮辱,后引申为指责或嘲骂。 3下

3、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除了向这个地区的农民们学习、访问和进行实地考察之外,还查阅了大量的地方志和文学史资料。 B泰国警方相信,如果涉及贩毒,其背后很可能是当地有权势的人物,而非政府公职人员,更重要的是把隐藏在背后的贩毒集团头目抓到。 C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各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解析:选B。A项,搭配不当。可改为“我们除了向这个地区的农民们学习、对这个地区的农民们进行访问和开展实地考察之外”;C项

4、,“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后面应加上“的事”,“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前应加“这”;D项,主宾搭配不当。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 B C D 解析:选D。“传统艺术”后,应该选,紧跟后面具体说明书法的特征,与现

5、代艺术的比较强化书法的特征,为逻辑严密的小语链。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高)允好切谏,朝廷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常屏左右以待之。或自朝至暮,或连日不出;群臣莫知其所言。语或痛切,帝所不忍闻,命左右扶出,然终善遇之。时有上书为激讦者,帝省之,谓群臣曰:“君、父一也。父有过,子何不作书于众中谏之?而于私室屏处谏者,岂非不欲其父之恶彰于外邪!至于事君,何独不然!君有得失,不能面陈,而上表显谏,欲以彰君之短,明己之直,此岂忠臣所为乎!如高允者,乃真忠臣也。朕有过,未尝不面言,至有朕所不堪闻者,允皆无所避。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可不谓忠乎!” 允所与同征者游雅等皆

6、至大官,封侯,部下吏至刺史、二千石者亦数十百人,而允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帝谓群臣曰:“汝等虽执弓刀在朕左右,徙立耳,未尝有一言规正;唯伺朕喜悦之际,祈官乞爵,今皆无功而至王公。允执笔佐我国家数十年,为益不少,不过为郎,汝等不自愧乎!”乃拜允中书令。 时魏百官无禄,允常使诸子樵采以自给。司徒陆丽言于帝曰:“高允虽蒙宠待,而家贫,妻子不立。”帝曰:“公何不先言?今见朕用之,乃言其贫乎!”即日,至允第,惟草屋数间,布被缊袍,厨中盐菜而已。帝叹息,赐帛五百匹,粟千斛,拜长子悦为长乐太守,允固辞不受。帝重允,常呼令公而不名。 游雅常曰:“前史称卓子康、刘文饶之为人,褊心者或不之信。余与高子游处四十年,

7、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高子内文明而外柔顺,其言呐呐不能出口。昔崔司徙尝谓余云:高生丰才博学,一代佳士,所乏者,矫矫风节耳。余亦以为然。及司徒得罪,起于纤微,诏指临责,司徒声嘶股栗,殆不能言;宗钦已下,伏地流汗,皆无人色。高子独敷陈事理,申释是非,辞义清辩,音韵高亮。人主为之动容,听者无不神耸,此非所谓矫矫者乎!由此观之,汲长孺可以卧见卫青何抗礼之有此非所谓风节者乎夫人固未易知吾既失之于心崔又漏之于外此乃管仲所以致恸于鲍叔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帝常屏左右以待之 屏:隐藏 B欲以彰君之短 彰:彰显 C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愠:怨恨 D高子独敷

8、陈事理 陈:陈述 解析:选A。 “屏”是“屏退”的意思。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帝常屏左右以待之 然终善遇之 B乃真忠臣也 此乃管仲所以致恸于鲍叔也 C为益不少 乃知古人为不诬耳 D不能面陈,而上表显谏 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 解析:选C。A项,都是代词,“他”。B项,都是判断词“是”。C项,动词“做”;动词“是”。D项,都是连词“但”。 7下列选项中属于表现高允的忠心和无私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答案:A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允喜欢直言劝谏,朝廷有不恰当的事情,高允就求见,文成

9、帝常常屏退左右来等待他。他有时与帝相谈从早到晚,有时接连几日。 B高允对朝廷忠心耿耿,帮助文成帝治理国家几十年,做了很多好事,但二十多年没有升过官,家里贫穷。 C高允内藏珠玑,很有才华,但外表柔顺,说话吞吞吐吐,不善于表达。虽博才多学问,却缺乏刚毅的风骨。 D高允蒙受文成帝的宠爱和优待,还常让他的儿子以砍柴自给。文成帝到他家,才发现他家只有草屋几间,几床粗布被子和破棉袍,厨房中只有咸菜,就赏赐绢帛五百匹,粮食一千斛,并任命他的长子高悦为长乐太守。 解析:选C。“说话吞吞吐吐,不善于表达,缺乏刚毅的风骨”错。 9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4分) 汲 长 孺

10、 可 以 卧 见 卫 青 何 抗 礼 之 有 此 非 所 谓 风 节 者 乎 夫 人 固 未 易 知 吾 既 失 之 于 心 崔 又 漏 之 于 外 此 乃 管 仲 所 以 致 恸 于 鲍 叔 也。 (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而于私室屏处谏者,岂非不欲其父之恶彰于外邪! 译文: _ 高子独敷陈事理,申释是非,辞义清辩,音韵高亮。 译文: _ 答案:(1)汲长孺可以卧见卫青/何抗礼之有/此非所谓风节者乎/夫人固未易知/吾既失之于心/崔又漏之于外/此乃管仲所以致恸于鲍叔也。 (2)而在自家无人的地方劝谏,难道不是不想让他父亲的罪恶彰显在外吗? 只有高允详细陈述事件的经过,申

11、明是非曲直,言辞语义清楚明白,声音高亢洪亮。 参考译文: 高允喜欢直言劝谏,朝廷有不恰当的事情,高允就求见,文成帝常常屏退左右来等待他。有时从早到晚(相谈),有时接连几日不出门;群臣都不知道他们说的内容。高允说话有时言辞激烈、切中要害,文成帝听不下去时,就命令左右侍从把高允搀扶出去,但始终对高允很好。当时,有人上书激烈地批评朝政,文成帝看后对群臣说:“君王、父亲是一样的啊。父亲有过,儿子为何不写书在大庭广众下进行劝谏?而在自家无人的地方劝谏,难道不是不想让他父亲的罪恶彰显在外吗?至于说侍奉君王,又何尝不是这样!君王有过失,作为臣子,不能够当面劝谏,而上书公开指责,想以此彰显君王的短处,显示自己

12、的正直,这难道是忠臣的作为吗?像高允,才是忠臣。我有了过失,没有不当面说的,甚至有朕不能忍受的话,高允都无所回避。朕(由此)知道自己的过失,但天下人却不知道,(这样)难道不能称为忠臣吗?” 与高允同时被征召的游雅等人都做到了大官,封了侯,部下们官至刺史、太守的人也有几十、成百人,但高允仍然是著作郎,二十七年没有升过官。文成帝对群臣说:“你们这些人虽然手持弓箭,站在朕的身边,白站罢了,不曾有一个人规劝我;只等我高兴时,要求官爵,到现在没什么功劳而官至王公。高允拿笔帮助我治理国家几十年,做的好事不少,不过是个著作郎,你们不感到惭愧吗?”于是提升高允为中书令。 当时,百官没有俸禄,高允常让他的儿子以

13、砍柴自给。司徒陆丽对文成帝说:“高允虽然蒙受宠爱和优待,但家里贫穷,妻子和孩子不能生活。”文成帝说:“你为何不早说,如今看朕重用他,才说他穷。”当日,到高允家,(才发现他家里)只有草屋几间,几床粗布被子和破棉袍,厨房中只有咸菜而已。文成帝叹息,赏赐绢帛五百匹,粮食一千斛,任命他的长子高悦为长乐太守。高允竭力推辞不接受。文成帝器重高允,常常称呼他为令公而不叫他的名字。 游雅常说:“从前史书上称赞卓子廉、刘文饶的为人,心地狭小的人不相信这些。我和高允相处四十年,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骗(我们)的。高允内藏珠玑,外表柔顺,他说话慢腾腾,好像不会表达一样。从前崔司徒曾对我说:

14、高允博才多学问,一代文人雅士,所缺乏的是刚毅的风骨。我也这样认为。等到崔司徒犯了罪,起源是很小的事,皇上亲临审问,司徒声音嘶哑两腿发抖,几乎说不出话;宗钦以下的官员,趴在地上汗流浃背,都面无人色。只有高允详细陈述事件的经过,申明是非曲直,言辞语义清楚明白,声音高亢洪亮。皇帝也为之动容,听的人没有不担心的,这难道不是刚毅的风骨吗?由这件事来看,汲长孺可以躺在床上会见卫青,行对等的礼节,有何不可呢?这不是所说的高风亮节吗?人本来就不易了解,我已经看错了高允的内心,崔司徒又看漏了他的外表,这就是管仲对鲍叔牙的死感到万分悲痛的原因啊!”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相催,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 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青春时光。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1)词的上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寄托词人思亲之情。请具体说明。(4分) 答:_ _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末两句。(3分) 答:_ _ 答案:(1)实写边塞夜半三更北风猛烈、大雪纷飞的苦寒荒凉之景,虚写与妻子在一起温馨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