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067344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型肝炎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丙型肝炎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丙型肝炎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丙型肝炎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丙型肝炎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丙型肝炎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型肝炎ppt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丙型肝炎诊疗,丙肝概述,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与传播途径,流行病学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普遍人群均对HCV易感。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2.8%,估计约1.85亿人感染HCV,每年因HCV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约35万例。但是,由于HCV感染具有隐匿性,多数感染者并不知道感染HCV,因此,全球确切的慢性丙型肝炎发病率尚不清楚。 HCV lb和2a基因型在我国较为常见,其中以1b型为主,其次为2型和3型,未发现基因4

2、型和5型,6型相对较少,流行病学和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经血液传播 1.通过输血、血制品传播 2.经皮肤黏膜破损传播。如:纹眉、纹身,共用剃须刀、 牙刷,吸毒共用注射器,未经消毒的牙科器械、内窥 镜等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性传播。,病原学,HCV属于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hepacivirus genus)。 HCV基因易变异,目前可至少分为6个基因型及多个亚型以阿拉伯数字表示HCV基因型,以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因亚型(如1a、2b、3c等)。 HCV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100 5min或60 10h、高压蒸气和甲醛熏蒸等均可灭活HCV。,自然史,自然史 暴露于HCV后1-3周,

3、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 RNA。急性HCV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抗-HCV阳性,3个月后约90%患者抗-HCV阳转。大约最高50%的急性HCV感染者可自发清除病毒,多数发生于出现症状后的12周内。病毒血症持续6个月仍未清除者为慢性感染,丙型肝炎慢性化率为55%- 85%。不论是否清除病毒,抗-HCV可长期存在。,自然史,实验室检查,(一)HCV血清学检测 1抗体检测: 抗-HCV检测可用于HCV感染者的筛查。对于抗体阳性者,应进一步进行HCV RNA检测,以确定是否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滴度越高,HCV RNA检出的可能性越大。 一些血液透析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出现抗-

4、HCV假阳性。免疫功能缺陷或合并HIV感染者可出现抗-HCV假阴性,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因为抗-HCV检测处于窗口期出现抗-HCV阴性。因此,HCV RNA检测有助于确诊这些患者是否合并感染HCV。 2抗原检测: 在缺乏HCV RNA检测条件时,可考虑进行HCV核心抗原的检测,用于慢性HCV感染者的实验室诊断。,实验室检查,(二)HCV RNA检测 HCV RNA定量检测适用于HCV现症感染的确认、抗病毒治疗前基线病毒载量分析、以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的应答评估。 在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时,高灵敏度的HCV RNA检测试剂有助于更准确鉴定RVR从而为确定抗病毒治疗疗程提

5、供更可靠的依据。,影像学诊断,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腹部超声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T)和磁共振(MRI或MR)等,可以帮助监测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进展、判断有无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发现和鉴别HCC等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一)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流行病学史:有明确的就诊前6个月以内的流行病学史,如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 2临床表现: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3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也可在正常范围之内,有明确的6个月以内抗-

6、HCV和/或HCV RNA检测阳性结果的检测史。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临床诊断,(二)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诊断依据: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有6月以前的流行病学史,或发病日期不明。抗-HCV及HCV RNA阳性。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2病变程度判定:肝活检病理诊断可以判定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HCV单独感染极少引起重型肝炎,HCV重叠HIV、HBV等病毒感染、过量饮酒或应用肝毒性药物时,可发展为重型肝炎。 3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肝外临床表现或综合

7、征可能是机体异常免疫反应所致,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眼口干燥综合征、扁平苕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抗病毒治疗的目的与药物,(一)抗病毒治疗的目的 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清除HCV,获得治愈,清除或减轻HCV相关肝损害,阻止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二)抗病毒治疗的有效药物 聚乙二醇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PR) PR治疗是目前我国现阶段HC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案,可应用于所有基因型HCV现症感染,同时无治疗禁忌证的患者。 该方案的治疗禁忌证包括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如患者具

8、有绝对禁忌证,应考虑使用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为基础的方案。 如患者具有相对禁忌证,而DAAs药物获取困难,则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对药物的耐受性,所患非HCV感染相关的其他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治疗意愿及HCV相关肝病进展情况等综合因素,全面衡量后再考虑是否应用PR方案。,PR治疗的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PR治疗的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抗病毒治疗目的与药物,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 DAAs在多个国家已有多种药物获批上市,部分DAAs在我国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不久将获批应用于临床。,丙型肝炎的治疗,急性丙型肝炎治疗方案: 干扰素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丙型肝炎的慢性化率,因此,

9、如检测到HCV RNA阳性,即应开始抗病毒治疗目前对急性丙型肝炎治疗尚无统一方案,建议给予普通IFN 3MU,隔日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疗程为24周,应同时服用利巴韦林8001000 mg/d。,丙型肝炎的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在接受PEG 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治疗中病毒应答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12周、24周应采用高灵敏度方法监测HCV RNA以评估病毒应答指导治疗。 (1)基因1型的治疗方案 首先推荐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本疗程为48周 普通IFN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IFN- 3-5MU,隔日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联合口服利巴韦林1000m

10、g/d,建议治疗48周 不能耐受利巴韦林不良反应者的治疗方案:可单用普通IFN-或PEOIFN-,方法同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DAAs治疗,丙型肝炎的治疗,(2)基因2型、3型治疗方案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这是HCV基因2型或3型的首先推荐方案。利巴韦林给药剂量为每天800mg 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IFN- 3MU每周3次肌肉或皮下注射。联合应用利巴韦林800-1000mg/d治疗2448周。 不能耐受利巴韦林不良反应者的治疗方案:可单用普通IFN-或PEG IFN-。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DAAs治疗,丙型肝炎肝炎治疗,PR治疗后复发或对PR治疗应答不佳的患者:

11、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DAAs的方案适用于PR治疗后复发或对PR治疗应答不佳的患者。初治患者也可考虑使用含DAAs的方案,以缩短疗程,增加耐受性,提高SVR率。 以DAAs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包括 1个DAA联合PR DAAs联台利巴韦林 不同DAA联合或复合制剂,丙型肝炎治疗,有的DAAs联合方案适用于所有基因型HCV感染的人群,有的仅适用于某些基因型。 DAAs的适应证同时受疾病状态与药物相对禁忌证的影响。 部分DAAs的代谢产物对肾功能的影响暂未确定,严重肾功能受损患者的使用需慎重。 DAAs药物是否适宜在儿童中应用也暂不确定,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数据。,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

12、处理方法,为流感样症候群、骨髓抑制、精神异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腹泻、皮疹、脱发和注射部位无菌性炎症等。 1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可在睡前注射IFN,或在注射IFN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以减轻流感样症状。随疗程进展,此类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2骨髓抑制:一过性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如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75109/L,血小板50109/L,应降低IFN剂量;12周后复查,如恢复,则逐渐增加至原量。如粒细胞绝对数0.50109/L,血小板30109/L,则应停药。对于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者,可用粒细胞集

13、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3.精神异常:可表现为抑郁、妄想症、重度焦虑和精神病。其中抑郁是IFN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可从烦躁不安到严重的抑郁症。因此,使用IFN前应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治疗过程中也要密切观察。抗抑郁药可缓解此类不良反应。对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停用IFN。 4IFN可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包括抗甲状腺抗体、抗核抗体和抗胰岛素抗体。多数情况下无明显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糖尿病、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银屑病、白斑、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等,严重者应停药。,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5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肾脏损害(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病等)、视网膜病变、听力下降和间质性肺炎等,发生上述反应时,应停止治疗。,提高丙型肝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医生应在治疗开始前向患者详细解释本病的自然病程,并说明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现有抗病毒治疗的疗程、疗效及所需的费用等。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减轻的方法,以及定期来医院检查的重要性,并多给患者关心、安慰和鼓励,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从而提高疗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