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伟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初稿)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6808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志伟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秦志伟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秦志伟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秦志伟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秦志伟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志伟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志伟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初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本科论文指导老师:陶林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07级 思想政治教育 秦志伟 学号222007301022006 【摘要】 叔本华作为19世纪的哲学大师,其悲观主义哲学在整个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出身富贵却一心向往着哲学,生于名门却时刻忧心着世界人民的苦痛。他说:“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他出生了”、“人生即是痛苦”、“人生来就是不断在欲望、痛苦、虚无烦躁之间徘徊,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他主张人们通过三种途径来寻求痛苦的解脱,即哲学、艺术和宗教之路。他说人生最大的解脱就是达到“涅槃”的境界。其实,我们活着并不全是痛苦,虽然我们是在不断满足我们的欲望,可是,快乐和痛苦都在人生

2、的天平上,每个人都有快乐和痛苦,我们只有在痛苦时才会想去解脱,解脱的方法也不一而论,小痛苦则小解脱,大痛苦则大解脱,因人而异,所以我们没必要都去“涅槃”,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涅槃”。【关键词】 悲观主义 痛苦 痛苦的解脱 涅槃 就像华莱士说的:“当读者翻开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本书的瞬间,最先获得的印象就是他那独特的文体。这里面没有像中国谜一般的康德的术语,没有黑格尔的迷惑,没有斯宾诺沙的几何学;一切都既清楚而有秩序;全部美妙地集中于主要概念意志世界,斗争、痛苦的论述。何等的直率坦诚!何等的生动有力!何等的坚强刚直!他的前辈们曾以种种理论对那不可见的意旨提出抽象的解释,然而这些理论很少明白地揭

3、开实际世界。而叔本华,正像一个商人的儿子,在叙述、举例和运用方面都很详明,此外甚至还富有幽默。”(华莱士著叔本华的一生)(引文用脚注,标明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等)阿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生于1788年2月22日,诞生地是波兰但泽市海利原修德拉瑟117号。他父亲名叫海因利希佛罗里斯(Heinrich Floris,1748年生),母名约哈娜亨利得(Johafina Henritte,1766年生)。叔本华的先祖原是荷兰人,在他的曾祖父时代才移居但泽。他们一家素来就是有钱有势的地方望族,家业传到他父亲手里,由于他父亲的苦心经营,家庭声势更加浩大。他父亲虽相貌丑陋,却极

4、具商业头脑,但性格怪癖,刚愎自用又暴躁,母亲聪明漂亮,富有文学才华,是当时小有名气的女作家。叔本华说:“性格(或意志)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大概就是他自己的现实描述。如果这句话可以成立的话,叔本华在先天上已经播下“怪癖”和“天才”的种子。9岁旅行时他被托付在父亲法国朋友的家中学习法语,一待就是两年,这也是叔本华童年最快乐的时光。11岁时开始学习商业,接受父亲安排的人生。15岁时再次长途旅行,历时两年,期间英文水平取得惊人进步。17岁开始从事商业,父亲却于此时突然离世。之后他又过了两年“悲惨的” 商业生活,19岁时终于踏上学术之路。这以后,到1813年完成博士论文论因果律的四种根源为止

5、的六年间,都是一连串的学习过程,这是叔本华之所以成为叔本华最重要最关键的步骤。1814年以后,叔本华全心全力写他的杰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把自己思想的精华全部投入到此书,以后的著作只是它的评注而已。1818年春末,他把原稿大加赞扬地送到出版商那里,并说:“这不是旧思想的改头换面,而是结构严密而连贯的独创的新思想”,“明畅而易理解,有力且优美”,“这本书今后将成为其后数百年著作之泉源与根据”。这虽是他的狂妄自大,但却百分之百是事实。那时,他只有三十岁。然而那时的人们对于他的哲学却不闻不问,直到1848年,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叔本华哲学,叔本华在世时,他的哲学整整沉寂了三十多年,终于,他像一个从一

6、场长期艰苦的战争中凯旋归来的英雄,顿时名噪欧洲誉满天下。1860年9月21日,叔本华辞世。叔本华是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所创立的悲观主义哲学体系,以意志和表象的理论为哲学基础,并将其运用于人本身,从而得出了人生本质是痛苦和无聊的结论。同时,他又如实地对这种痛苦人生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脱方式:即哲学、艺术和宗教之路。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并简单地作出评价。一、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19世纪,当德国古典哲学到达颠峰之际,当黑格尔将他的理性主义哲学称作是绝对真理之时,一股强劲的反叛思潮在德国开始涌动,这就是唯意志主义。其主要的代表人

7、物是叔本华与尼采 。 唯意志主义从一开始,就有着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唱反调,反叛西方文化理性传统的强烈意识。19世纪初期虽然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主要国家先后确立,然而理性的国家和社会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普遍的幸福和自由,德国的容克地主阶级找不到发展的出路,新生的德国资产阶级又在封建经济的限制下难以成长,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所讴歌的理性主义精神越来越失去了信念,这就使相当多的知识分子感到前景黯淡,情绪低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便应运而生。但是,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使这种悲剧人生观无人问津。由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德国资产阶级普遍陷入了灰色的情调里,而叔

8、本华的哲学由于迎合了他们这种苟且偷安、悲观失望的心理而受到青睐,顿时名噪天下。(一) 叔本华的哲学基础罗素说过“:他(叔本华)承认他的哲学有三个来源,即康德,柏拉图和优婆尼沙昙(奥义书)。” (引文用脚注,标明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等)但他得之于柏拉图的东西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多。叔本华在汉堡受到了浪漫主义者们提克、诺瓦利斯及霍夫曼的影响,学会了赞赏希腊。弗里德里希施雷格尔使他对印度哲学的景仰更加坚定。他在1890年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会了崇敬康德。1、 柏拉图的“理念” 叔本华在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应与生平中提到的该书名一致)中称柏拉图是“神妙非凡的柏拉图”,从中可以看出柏拉图对他的影响。叔本华

9、明确柏拉图“理念”的矛盾,而他借用柏拉图的“理念”就同时也一同接下了“理念”与现实事物之间的矛盾。在对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他抛弃了柏拉图的灵魂,用他的“意志”置换了柏拉图的“理念”,从而清洗了“理念”的本体论内涵,赋予它可认知的“表象”身份。但它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表象”,而是“意志的直接客体性”。 叔本华也正是沿用了理念作为现象之本体的意义,并把理念的创造者由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确定的“神”改换成了“意志”。理念是意志客体化的每一固定不变的级别。它保留了自在之物的特征,因而理念本身并不进入时间、空间,而是在时空之外的永恒存在。理念是艺术的对象,因而它不能通过抽象的理性认识获得,只能在直观中把握

10、。作为表象的“理念”同“意志”的关系就是“表象”同“意志”的关系。“意志”和“表象”是同一个世界的不同两面:“意志”是自由的,“表象”是必然的。“表象”的本质是“意志”,而“意志”的本性就是向外表出、向外显示出“表象”。这就暗示了“理念”并不处于本体的地位或者只是暂时处于本体的地位,最终还是要进入表象的世界,这是他与柏拉图的“理念”最本质的区别。理念不是现象的本质,而只能是现象的根据或原因,现象的本质只能是意志。2、 康德哲学康德曾经主张,研究道德律能够把我们带到现象的背后,给予我们感官知觉所不能给予的知识,;他主张道德律的根本是关乎意志的。叔本华的体系是康德体系的一个改造品,但和取消了物自体

11、的费希特或黑格尔所强调的不同,叔本华保留下来物自体,把它和意志等同。在康德看来,好人和坏人的差别是物自体世界里的差别,也是关于意欲的差别。可见,在康德看来,意欲必定不属于现象界而属于实在界。和某个意欲对应的现象是身体的某种运动,这就是叔本华讲身体是现象、意志为其实在的理由。因此,意志是康德到叔本华的延续。叔本华说,我的意志和全宇宙的意志是一回事,我的分立性是由我主观方面的空间时间知觉器官生出的一个错觉。实在者乃是一个庞大的意志,出现在全部自然历程之中,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自然历程都一样。叔本华认为宇宙意志是邪恶的,因此,意志统统都是邪恶的,是我们全部苦难的源泉。苦难是一切生命必不可少的,而且知识

12、每有增加,苦难也随之加深。意志并没有一个假如达到了便会带来满足的固定目的。叔本华继承了康德的将世界分为表象和自在之物的思想,又继承了柏拉图有关理念的思想,进而将这两家思想融合,提出了他自己的思想。他认为,“自在之物是可以认识的,那就是意志,而理念就是意志的直接,因而也是恰如其分的客体性”,(引文用脚注,标明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等)意志客体化为表象需要理念作为中介,通过理念,意志客体化分为若干等级,每一等级的理念为该等级的表象确立一个模式。叔本华认为,不仅对表象的认识是直观的认识,而且认识理念也必须直观。这种直观需要主体必须是纯粹的主体,是摆脱了为意志服务的认识才能达到对理念的直观,进而认识理

13、念。3、吸收佛教思想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深受东方佛学的影响。佛教讲人生就是苦海。佛教宣扬人是由“五蕴”和合而生的,“五蕴”指色、受、想、行、识。佛教认为“五蕴”是虚幻不实的,人没有一个真实的实体存在。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一切都是变幻无常的。佛教所讲的“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万物迁流不息,没有常住性。佛教的无常论着重为人生是苦的观点提供理论依据。后来的佛教不再局限于论证人生是苦,而是认为万物都是流转不息的。所谓一切事物和现象如梦幻泡影,没有真实的主体可言。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的生存意志的冲动,生存意志本身是一种生存欲望

14、,而欲望本身带来的是不满足感和匮乏感。想要从苦海中解脱出来的人,就必须彻底的否定生存意志。(二) 人生就是痛苦叔本华说:“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孤独是我的情妇”。叔本华认为,痛苦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欲望之不能满足是痛苦的,但是欲望一旦满足,又会陷入空虚和孤寂之中,同样是痛苦的。这一切都是由人的意志支配的,意志本质上是盲目的欲望和无休止的冲动。他说“:如果我们把人生比作一条由炽热的煤炭铺成的环形跑道,中间有几处清凉的地点,而我们必须在这条跑道上不断奔驰,那么,陷于幻想中的人现在所站的那个清凉地点,或者眼看就要达到的那个凄凉地点,对于他就是一种安慰,而他马上又要离开这个

15、地方到道路上奔驰。” (引文用脚注,标明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等)即是说人生受与生俱来的意志驱使,永不会停止。那种所谓“清凉地点”不过是人的“幻想”,是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安慰”,所以人生如就是一场噩梦。既然意志是世界的本质,那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外在表现、“意志的客体化”。意志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意志便是欲求,欲求就是痛苦。“一切追求挣扎都是由于缺陷,由于对自己状况的不满而产生的,一天得不到满足,就要痛苦一天,况且没有一次满足是持久的,每一次满足反而只是又一新的追求的起点追求挣扎没有最后的目标,所以痛苦也是无法衡量的,没有终止的。”

16、(引文用脚注,标明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等)如果相反,人因为他易于获得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 二、 痛苦解脱之路既然人生是痛苦不堪的,其根源又来自于人的生命意志,那么要摆脱痛苦,就是要舍弃欲求,摆脱意志的束缚,否定生命意志。否则,“欲求的主体就好比是永远躺在伊克希翁的风火轮上,好比永远是以妲娜伊德的穿底桶在汲水,好比是水深齐肩而永远喝不到一滴水的坦达努斯”。(引文用脚注,标明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等)叔本华认为,摆脱人生痛苦的方式有两种:暂时解脱和永久解脱,即生命意志的暂时否定和生命意志的绝对否定。达到生命意志的否定,有两条途径。第一条是通过哲学、艺术的研习来净化意志。因为人们在从事这些事业时,沉迷的阅读和静谧的冥思就会使我们超脱尘世的烦恼而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愉悦。外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