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大纲(水电规计[2008]35号)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8064565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工程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大纲(水电规计[2008]35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电工程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大纲(水电规计[2008]35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电工程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大纲(水电规计[2008]35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电工程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大纲(水电规计[2008]35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电工程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大纲(水电规计[2008]35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电工程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大纲(水电规计[2008]35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工程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大纲(水电规计[2008]35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电工程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试行)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2008年9月5前 言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委托开展水电工程抗震复核工作的函(国能局综函200816号)和水电工程防震抗震研究设计及专题报告编制暂行规定(水电规计200824号)等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指导水电工程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经研究并广泛征求各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制定了水电工程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大纲的适用范围为:一、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委托开展水电工程抗震复核工作的函(国能局综函200816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四川官地、大岗山和云南糯扎渡水电站地震地质复核论证和地震安全评价工作有关要

2、求的通知(国能局综字200819号)和水电工程防震抗震研究设计及专题报告编制暂行规定等的要求,须编制防震抗震研究设计专题报告并应同时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的水电工程。二、根据水电工程防震抗震研究设计及专题报告编制暂行规定,须进行防震抗震研究设计但不编制该专题报告,应在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应急管理”中提出地震应急预案具体要求,或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专篇”中补充地震应急预案有关内容的水电工程。三、按照汶川地震灾区水电站恢复重建导则(国能局综字200823号)要求须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的其他水电工程,以及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要求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的水电工程,可参照本大纲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目

3、录1 地震灾害及次生灾害的危害程度分析12 组织机构及职责12.1 应急组织体系12.2 指挥机构及职责13 预防与预警23.1 危险源监控23.2 预警行动24 信息报告程序25 应急处置25.1 响应分级25.2 响应程序25.3 处置措施36 应急保障36.1 通信与信息保障36.2 应急队伍保障36.3 应急物资、装备、设施保障36.4 紧急避难场所保障46.5 对外应急交通保障46.6 应急电源保障46.7 经费保障46.8 其他保障47 培训与演练47.1 培训47.2 演练48 附录58.1 紧急避难场所与应急疏散线路图58.2 应急物资、装备配置清单5水电工程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大

4、纲(试行)1 地震灾害及次生灾害的危害程度分析说明地震发生后可能导致的灾害及事故类别、危害程度、存在部位。明确水电工程的重要防护部位,如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系统,包括引水系统、发电厂房,以及发电生产的设备、设施等;主要生命线工程,包括场内交通及对外交通、通讯设施、应急电源、应急照明、饮用水等;枢纽及近坝库岸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工程安全监测设施;管理及生活设施、控制室(中央控制室、综合办公楼等)、值班宿舍、检修班组。2 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2.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

5、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3 预防与预警3.1 危险源监控明确次生灾害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3.2 预警行动明确次生灾害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4 信息报告程序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5 应急处置 5.1 响应分级针对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及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

6、电站控制事态的能力,确定不同地震灾害危险程度对应的应急响应等级。 5.2 响应程序根据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及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确定不同的应急响应级别后,启动该响应级别下的应急响应程序,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5.3 处置措施针对电站不同部位、部门、岗位、区域、设备、设施等的情况,以及地震后可能引发的灾害、事故等的特点和危险性,制定相应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明确极端条件下的设备操作及其实施程序,如对水轮发电机组、开关设备、渗漏排水系统和辅助系统、火灾的监控和处理、闸门启闭等的操作程序。6 应急保障6.1 通信与信息保障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

7、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6.2 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说明电站现场周围的外部救援力量,如地方公安机关的消防队、急救中心等。6.3 应急物资、装备、设施保障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装备和设施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等内容。6.4 紧急避难场所保障明确工程紧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及相关避险救生设施和应急物品的配置情况。6.5 对外应急交通保障明确工程区的对外交通方案。6.6 应急电源保障 明确应急电源的配置情况。6.7 经费保障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水电站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6.8 其他保障根据本电站应急工作需求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7 培训与演练7.1 培训明确对本电站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7.2 演练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8 附录8.1 紧急避难场所与应急疏散线路图8.2 应急物资、装备配置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