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陵讲解词(普通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4416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禹陵讲解词(普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禹陵讲解词(普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禹陵讲解词(普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禹陵讲解词(普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禹陵讲解词(普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禹陵讲解词(普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禹陵讲解词(普通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禹陵景区讲解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会稽山景区,景区包括大禹陵、百鸟乐园和香炉峰三个核心景点,现又新增了恐龙园和花卉展等景观。会稽山是古已有之的名山,周礼夏官职方氏曾将会稽山列为九大名山之首。会稽山与我国古代开国圣君、治水英雄大禹有着不解的渊源,它是大禹娶妻、封禅的地方,同时也是大禹的陵寝所在地。早在隋代,会稽山就被列入镇山之一。“五镇”在古书上是与五岳并举的,指可为一方之镇的大山,包括东镇沂山,西镇吴山,中镇霍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这里就是南镇会稽山。大禹陵是会稽山景区的核心部分,199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看着九条青铜蛟龙环绕着的 “九龙坛”,云雾缭绕,四周

2、清水泛流而下。传说当年九条蛟龙在人间兴风作浪,使华夏大地洪水为患,勇敢的大禹降伏了蛟龙,造福百姓。行至神道,乘坐交通工具的游客就要下车步行了,青铜所制的“龙杠”已在眼前。按照古代帝王的陵寝制度,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步行进入神道,祭拜陵寝。两侧的“拴马桩”则供官员拴马。这座大禹陵牌坊建于1995年,坊额正中的“大禹陵”三个大字,是199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大禹陵后亲笔题写的。穿过牌坊,缓步于神道上。可以看到各种神兽,称之为石像牲,共十二对。依次为辟邪、天鹿、龙马、巨象、獬豸(xizh)、卧牛、石虎、黄熊、三足鳖、九尾狐、野猪和应龙。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些神兽,它们都曾帮

3、助过大禹治水,留下了很多动人的传说故事。矗立在神道尽头的是2008年4月建成开放的禹迹馆。此馆是反映大禹治水足迹的一个专题陈列。在序厅中,巨大的屏风正面是“大禹治水”浮雕,背面是“禹贡图”,此图选自清代学者胡渭所著的禹贡锥指。穿过屏风,列于展版上的是古代祭禹典礼的六篇祭文,对大禹的光辉业迹作了高度评价。下面我们将参观禹迹馆的主体陈列,陈列内容分两个体系。一为大禹在绍兴陈列,这部分由绍兴禹迹与绍兴禹典两部分构成,以此表现绍兴与禹的特殊关系和历代祭禹概况。另一体系为江淮河汉思明德大禹史迹陈列,由三部分内容组成:治水英雄、立国始祖和华夏之子。以此体现大禹治理洪水与建立夏朝二大业绩和后人对大禹的缅怀之

4、情。在绍兴的地域中,有着丰富的大禹传说和古迹留存。大家请看,这是绍兴禹迹示意图,大禹的传说故事可谓是遍布绍兴的角角落落。禹疏理了溪:了溪位于嵊州,是大禹治水的成功之地。禹禅会稽:祭地曰禅,大禹在治水成功后选择了会稽山作为禅地,会稽山亦由“茅山”之名改为“会稽”。禹会会稽:禹会会稽和禹禅会稽,是同一个历史事件的两个侧面,指的都是大禹在会稽山会诸候,祭诸神,明确君位,创建中国第一王朝的开国大典。基于这一历史传说,至今还留下了禹会村、金帛山、型塘、德清防风神祠等遗迹。禹娶会稽:关于禹在涂山娶妻的历史,吴越春秋作了具体的记载。该书说,大禹为治理洪水,奔走全国,到了三十岁还没有结婚 。他走到涂山,怕自己

5、年纪太大了会违背婚姻制度,在遇到女娇后,两人情投意合,便结婚了。婚后四天,即出外治水。禹葬会稽:根据吴越春秋的叙述,大禹在会诸候以后就留在大越。临近老弱时,他叹道:“我已到晚年,即将寿终,要在这里安息了。”对众臣下令说:“我百年之后,葬在会稽山,用芦苇作椁,桐木作棺,挖墓穴深七尺,不要触及地下泉水,坟高三尺、土阶三等进行埋葬就好了。”大禹治水在华夏大地上众多的遗迹,接下来请各们参观大禹史迹陈列。第一部分是“治水英雄”。相传在4000多年的前的尧舜时代,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舜命鲧治水,鲧只懂得堙、填之法,失败后为舜所杀。鲧之子禹接受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堵为疏,终于治平了水患。因此大禹

6、被尊为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中第一位杰出的卓有成效的治水专家。下面的一些图片与资料主要介绍大禹治水的足迹。 现在各位看到的是长江三峡景。江水奔流,雄伟奇俊,据史料记载,是由大禹所疏凿,沿途禹迹丰富,传说众多。照片中看到的是巫县授书台。这些展示的工具都是依照大禹所处时代的器具复制,它们都十分简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治水的艰辛,如木耜、有段石锛、石斧等。 这是应龙与九尾狐等瑞兽雕像,传说,群兽辅佐大禹治理洪水,其实是大禹颇具领袖风范,曾率领崇拜各种不同图腾的部落集体治理水患。宛委山,山名。据传说大禹登宛委山得金简玉字之书。“金简”与“河图”传是上苍赐予大禹治水的两件法宝.其实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最主要的原

7、因是吸取了父亲鲧的教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科学观得到了充分应用。国画过门不入说明大禹牺牲小我以忠于事业,是大禹治成功的过人之处.下面各位欣赏的一组照片都是绍兴的一些禹迹。绍兴夏履桥、安昌涂山、陶里禹降桥、上虞夏盖、嵊州了溪等。这些景点说明大禹也在绍兴治水,至今绍兴镜内禹迹众多,任人凭吊。大禹治水足迹还涉及全国其它地域,如:山东禹城,大禹在此率众治水而得名。禹城是大禹治水导三川、疏九河、会一泽、开二水导洪入海、功成名就所在。大禹治水曾驻留此地,建“禹息城”,为“导流入海”的施政中心。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河南禹州禹王锁蛟井、古钧台街“禹王庙”、三门峡、开封禹王台等,这些留存至今的禹迹既是大

8、禹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更是人们缅怀大禹的凭借。 第二部分“立国始祖”。在大禹立国以前,华夏民族是多元的,没有一个中心,是大禹把多元的华夏建成了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国家,因此我们说大禹是华夏的立国之祖。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然而真正有传世文献支持的“信史”迄于西周即公元前841年,而从此上溯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的。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也仅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名字,没有具体在位的年代,这种状况被称为“有世无年”。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启动,经过来自各个领域的200多位专家学者的团结协作,于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该年表把中国的历史纪年向前

9、延伸了1200多年,推定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禹为立国之君。这是青铜历史柱模型。大禹在治理洪水过程中,每巡视到一个地方,就召见那里的酋长、贤人,向他们了解当地山川的脉络条理、土壤和地方物产、人民的生活习俗等情况,并记录下来。治水成功以后,便将疆土划分为九个州,以九州进贡的青铜铸了九只鼎,鼎上分别雕铸九州物产、奇禽异兽的图像,精致无比,代表当时的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象征天下九州尽归于夏。九鼎因此成为镇国之宝,王权之象征。禹贡一书则根据九州的划分,分别叙述各地的山川、湖泊、土壤、物产、田赋、贡品和交通等情况。又根据距离“都城”的远近,划分甸、侯、绥、要、荒五

10、服,各服承担不同的赋税和部落联盟公共事务的义务。这种分区而治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大禹的雄韬伟略和作为政治家的才能。会稽山列于王屋山、太行山等九大名山之首,而且还是中国五大镇山之一,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得名和大禹有关?司马迁史记中云:“禹会诸候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相传,会稽山原名茅山,大禹即天子位后,三年考察功绩,五年稳定政局,就视察全国。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会四方群臣,对有功劳的进行封赏,对有德行的人授以爵位,后来把茅山改名为会稽山。会稽即“会计”,会诸候,计功绩。大禹在会稽大会诸候这一重大政治活动体现了禹作为伟大政治家的成熟气度和宽容襟怀。大禹文武兼施平服了三苗,说明了禹兼有政

11、治家的远见和军事家的谋略;而三苗的平服则使华夏之势直达长江流域。这是国画禹征三苗图。涂山大会四年后,大禹再次来到古越巡狩,命各地的诸侯第二年春天来茅山相会,以考核各诸侯的政绩。在这次大会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个叫防风氏的诸侯才姗姗而来。防风氏的居住地距茅山不远,大约在今莫干山一带,他是古越人中较有势力的一支,经常侵夺其它部落的财产和土地。禹对无视王权,姗姗来迟的防风氏非常不满,下令将其斩首,以严明政令,以儆效尤。据说防风氏生得健壮高大,行刑的人怎么也够不到他的头,于是只好修筑了一个土台,让行刑的人站在土台之上,才将防风氏的头颅砍下。今天绍兴的型塘就是当时防风氏被杀的地方,后来,人们感念他在治水过程

12、中的一些功劳,还立庙祭祀他,因他身材高大,所以又称防风庙为七尺庙。这组照片就是绍兴型塘村景和德清防风庙。这件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述了“大禹治水”与“为政以德”等内容,被学者们誉为“金文之最”,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第三部分的主题为“华夏之子”。大禹不但是中华民族广为传颂的治水英雄,更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的奠基人。现在各位看到的是全国各地的大禹像集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夏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帝禅

13、让,世称大禹。对大禹的出生地至今仍有四种说法,即理县说、汶川说、茂县说和北川说,但最为闻名的是禹生于北川之说。而各县自古以来皆有“石纽”、“刳儿坪”等丰富的禹迹和传说,对大禹的崇信、祭祀之风也都很浓厚,以汉汶山郡广柔县境域推测,也不无道理,所以四县各昌其说,都自视为大禹的故里。这些照片是另一处较为闻名的大禹出生地汶川禹迹的照片,境内也保存着丰富多彩的禹迹和传说,如“石纽山”摩崖题记,刳(ku)尔坪,洗儿池,“禹迹”摩崖题记,禹迹石纹景,禹王宫,圣母塔,“大禹王故里”摩崖题记,涂禹山和禹王祠等。1940年,时任中央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先生,以古稀之年,不辞辛劳,登临汶川石纽山刳儿坪寻访禹迹时,曾留

14、下“禹王明德古今悬,那计汶川与北川”的诗句。羌族民间崇信大禹并不因为禹乡之争有丝毫影响,各地的禹庙、禹迹都一同视为禹的寓所,同享祭祀礼拜,数千年来从未改变。于先生对禹乡之争的这一善意规劝,恰恰成为羌族民间大禹崇拜的最好注解。这组照片是关于大禹娶亲地涂山的集景。涂山氏的女娇与禹相约涂山,情歌娓娓,故事楚楚,情景盎然。相关内容在吕氏春秋、蜀王本纪、华阳国志和通鉴外记等许多文献中均有记载。但时至今日,全国涂山竟然有4处,分别为浙江绍兴、安徽巢县、陕西旬阳和湖南宛委。大禹在治理水患的同时特别注意民生,指导人民发展农业生产,使水利设施兼具排水和灌溉的功能。尚书记载了大禹的许多治国言论,也通过大禹同时代人

15、的叙述,歌颂了他杰出的功绩。尚书禹贡中记载大禹划分九州,这是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是大禹的又一大功绩。大禹的功勋卓越,受到普天下人民的爱戴和拥护,舜帝就将帝位禅让于他。大禹继承了帝位后,建立夏朝。他饮食非常简单,衣服粗糙,宫殿卑陋,生活非常俭约。但他在朝政大事、国民生计方面却做得很到位,祭祀办得隆重,礼服十分美观。大禹十分懂得如何通过礼仪树立王朝的权威。现在看到的这组是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禹庙、禹祠的照片,大禹因为显著的功勋赢得了各族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各地民众纷纷建造禹庙、禹祠纪念大禹。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位于大禹葬地绍兴会稽山脚下的禹庙。它历史悠久,始建于禹子启时,现在禹庙则是初建于南朝梁代,至今已有

16、1500年历史。现在看到的这组是全国具有代表性祭禹活动的照片。到秦朝,始皇帝亲临会稽祭祀,命李斯撰文立碑,传于后世;南朝时,宋文帝遣派使者祭祀;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均来祭祀,留下了诸多题字、诗文;民国时,1935年浙江省政府特祭大禹陵,并定下了每年的9月19日为例祭之日;新中国成立后,1995年浙江省隆重举行了公祭大禹陵典礼,参祭人数众多,规模空前,此后,每年小祭,五年大祭。2005年,“祭祀大禹陵”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7年始,祭禹正式列入了国家级祭祀的行列。这就是2006年和2007年公祭大禹陵的录像资料。禹迹馆的参观就到这里,相信各位游客对大禹的历史及传说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看了图片上的历史,请各位再实地感受一下千年王陵的风采。呈现在眼前的祭禹广场是举办祭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