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历史人物素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3397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历史人物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历史人物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历史人物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历史人物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历史人物素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历史人物素材一、把握一个运用原则:融入自我,感情真挚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有一个要求,就是“感情真挚”。历史人物和我们距离较远,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历史人物素材时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有“我”的存在。如果没有“我”的存在,那就不可能有真挚的感情,也就不可能运用此类素材写出好文章。要有“我”的存在就要用“我心”去感受历史人物。这就要求我们在表现人物的精神和思想时,要深入到人物的“内里”,用“我”的心去感知“他”的心,而不要简单地用一种人云亦云的大路货去“套作”“他”的精神和思想。同时,还要将“他”的行为与心理与“我”进行对接,让“他”走近“我”,靠近“我”,与“我”心心相印。这

2、样写出来的作文才动荡着彼此的心灵感应,才能文真字切。惟有文真字切,方能打动读者的心。二、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运用历史人物素材去写有特定要求的作文,绝对不能生拉硬套,不能因为手中有素材就用,也不能因为没有素材而随便拉一个来凑字数。首先就要想方设法让素材与作文话题对接起来。这种对接要自然而然,生拉硬套只会让人反感,如果不能自然地将素材与话题对接,那还是不要用的好。更进一步还要求这种对接能有独特的角度。因此对素材要寻找最佳的切入点。素材的切入点可有以下几个角度:1、从人物的内在精神切入话题。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多彩的人生经历,是素材宝库。如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周游列国屡遇挫折却毫不退缩的

3、品格,屈原的爱国热情和坚持理想的品德,项羽、荆轲、苏武面对死亡的大无畏精神,陶渊明洁身自好的品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辛弃疾面对国家危难挺身而出立志报国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用来阐释很多话题。例如2009安徽高考弯道超越:人生有谁不想避开弯道,可生命的辉煌就必须经过“弯道”的磨砺,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没有曲折,哪来成功。毛泽东在领导红军反围剿时,四渡赤水,南涉乌江,来往兜圈,尽走弯道。事后才知,不是走了这些“弓背路”,早已像石达开一样葬身大渡河了。毛泽东在弯道中寻到了生机,走出了胜利。苏东坡,面临过人生弯道,从仕途的高峰跌落到低谷,从皇帝、太后都欣

4、赏的才子变成贬往黄州的迁客。就在黄州这个弯道上,苏轼饮尽孤独,洗尽浮华,从而写出了流芳百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苏子从弯道上走出了精彩。2、从人物的外部世界切入话题。就是说要横向拓展素材。这就要我们关注所写人物周遭境况:他的亲朋,他的同列、他的“上级”,他的“下级”,他所处的社会特征也就是关注他的社会关系。例如对屈原要关注他和楚怀王的关系,对曹操要关注他和他的部下(如徐庶、许攸等等)的关系,对诸葛亮要关注他和刘备刘禅的关系,对岳飞要关注他和宋高宗的关系。这里面也有很丰富的内涵可以挖掘。有些话题适合从这个角度切入。如“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竞争与合作”“信任”“宽容”等等话题。3、从对人

5、物的评价切入话题。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见仁见智,褒贬都有。例如对项羽、曹操、诸葛亮等争议都很大。甚至对于屈原,一般都认为他死得伟大;但也有人认为屈原太执着,他其实不必死,就象陶渊明说的“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不妨洒脱一点。我们在运用这类素材时,可从正面评价的角度切入,也可从反面评价的角度切入。三、选择文体与运用恰当方法(一)记叙文体.记叙文体可在选择叙述角度和发挥想象两方面上做文章。1、叙述角度。叙述角度有三种,一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二是第二人称的叙述,三是第三人称的叙述。(1)第一人称。这个角度有较大的想象空间,较大的发挥余地。我们可以把自己与历史人物进行角色转换,把自己当成历史人物。

6、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话题需要展示其行为的心理过程,表现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甚至还可以暴点不为人知的“内幕”。(2)第二人称。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就是把历史人物置于我们的对面,拉近和历史人物的距离。这样可以增加亲切感,便于抒情。(3)第三人称。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就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叙述,叙述者无所不知,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或者只知部分,没有写心理活动。2、发挥想象充分发挥想象可以运用两种方法。(1)再现历史情景。这种再现不是客观真实的再现,而是想象扩展,即依据特定的历史事件从人物描写、情节、环境等方面进行扩展。再现历史情景在多大程度上尊重历史真实,这可根据需要确定。可以主要情节依据历史事

7、实,只在细节上做扩展;也可以抓住历史的一点由头,进行想象虚构。如前面2004陕西高考满分作文昭君行。再现历史情景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扩展:一是丰富人物的性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神情、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呈现人物真实心灵世界,写出人物的个性。这就是把历史人物还原为人,既要看到他思想和精神崇高伟大的一面,又要表现他做为“人”的一面,他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甚至鲜为人知的某些“阴暗”的一面。这就是说在运用人物素材时,要加入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这样行文会更加自由,写出来的文章也具有生活真实感。如前2004陕西高考满分作文昭君行。二是虚构情节。三是烘托环境。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

8、、性格。(二)议论文体议论文中的的名人素材运用时最广泛的。历史名人因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可以说都是议论文典型的论据材料。就人物材料在议论文中的用途来说:一、可以放在文章开头作为引子引出论题或论点;二、可以放在文章中间作为论据证明所提出的观点。作为论据,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就人物材料的叙述详略方面说,对于文化名人的使用,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1、作为点例用,将某个人物材料作为重点材料,较为详细地叙述人物生平。但是这种叙述要只截取人物漫长一生中众多事情中能用来证明观点部分,不能采用简单的记叙,不然容易造成文体不分,还容易造成表达拖沓。林、道尔顿、安腾百福的概例来辅助论证,材料丰富有力。三、就运用的方法来说,可以运用正反对比(如选择不同的历史人物进行对比,或同一人物的不同时期进行对比);也可以运用假设,对人物进行假设推演,以此论证中心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