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悲剧莎士比亚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2718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悲剧莎士比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物悲剧莎士比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物悲剧莎士比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物悲剧莎士比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悲剧莎士比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物悲剧 莎士比亚1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 哈姆雷特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是一个国家的王子 主要讲的是一个王子为父报仇,杀了他的叔叔的故事。 他的叔叔为了夺取王位,把毒药倒进了国王也就是哈姆雷特的父亲的耳朵里,杀死了国王,娶了皇后也就是他的嫂子,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回国后,收到父亲的托梦, 知道了真相。而此时的假国王也知道哈姆雷特相除掉他而想除掉哈姆雷特,假国王想借用比剑的机会,用有毒剑杀死哈姆雷特,若哈姆雷特没有被毒剑所伤,就以奖励为借口让哈姆雷特喝下放入钻石的美酒,当然钻石上涂有毒药。但是最终,哈姆雷特在比试中获胜,毒酒被他的母亲喝了,他杀死了他的叔叔,同时它也被毒剑刺中,牺牲了! 2

2、奥赛罗 奥赛罗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黑人将军奥赛罗与美丽善良的苔丝狄蒙娜相爱而秘密成婚。旗官伊阿古因所求之职被奥赛罗给了凯西奥而怀恨并决意报复。他设计使凯西奥触犯军纪被撤职,又鼓动苔丝狄蒙娜向奥赛罗求情,致使奥赛罗因怀疑爱妻与凯西奥有染而妒火中烧并亲手将其掐死。当伊阿古的妻子揭穿阴谋时,奥赛罗拔剑自刎,倒在苔丝狄蒙娜的尸体上 3李尔王 李尔王也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叙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意欲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赢其宠信而瓜分国土,小女儿考狄利娅却因不愿阿谀奉承而一无所得。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考狄利娅为皇后。李尔王离位,大女儿和

3、二女儿居然不给其栖身之地,当年的国王只好到荒郊野外考狄利娅率队攻入,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考狄利娅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4麦克白 麦克白本是苏格兰的一名贵族。他勇敢善战,深得人民的尊敬。在一次征战途中,他遇到三个女巫,预言他要当上国王。他颇为心动。他的夫人是一个心如蛇蝎的女人。她一心想坐上王后的宝座。本来还很善良的麦克白在她怂恿下,终于利令智昏。他在国王访问他家时下手弑君。这之后他登上了王位。虽然他想掩盖真相,但终于走漏了风声。两位王子逃往国外。麦克白开始着手铲除异己,苏格兰国内陷入了屠杀。在血腥中,麦克白和夫人遭受着自己良心的谴责。他们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终于,两位王

4、子率军从国外打了回来。麦克白众叛亲离,在绝望中自杀。社会悲剧 易卜生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 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少年时期,因父亲破产,家道中落,没 有进成大学,不满十六岁就到一家药店当学徒。社会的势利,生活的艰辛,培养了他 的愤世嫉俗的性格和个人奋斗的意志。在繁重而琐碎的学徒工作之余,他刻苦读书求 知,并学习文艺写作。1848年欧洲的革

5、命浪潮和挪威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激发了青 年易卜生的政治热情和民族意识,他开始写了一些歌颂历史英雄的富有浪漫色彩的剧 作。接着,他先后在卑尔根和奥斯陆被剧院聘为导演和经理,达十余年之久。这段经 历加深了他对挪威社会政治的失望,于是愤而出国,在意大利和德国度过二十七年 (186391)的侨居生活,同时在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晚年才回奥斯陆。 易卜生一生共写了二十多部剧作,除早期那些浪漫抒情诗剧外,主要是现实主义 的散文剧即话剧。这些散文剧大都以习见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为题材,通常被称为 “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9)、群鬼 (1881)和人民公敌(1882)是其中最著

6、名的代表作。 易卜生的整个创作生涯恰值十九世纪后半叶。在他的笔下,欧洲资产阶级的形象 比在莎士比亚、莫里哀笔下显得更腐烂、更丑恶,也更令人憎恨,这是很自然的。他 的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 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玩偶之家就是 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婚姻关系、对于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的一篇义正辞严的 控诉书。 女主人娜拉表面上是一个未经世故开凿的青年妇女,一贯被人唤作“小鸟儿”、 “小松鼠儿”,实际上上她性格善良而坚强,为了丈夫和家庭不惜忍辱负重,甚至准 备牺牲自己的名誉。她因挽救丈夫的生命,曾经瞒着他向人借了

7、一笔债;同时想给垂 危的父亲省却烦恼,又冒名签了一个字。就是由于这件合情合理的行为,资产阶级的 “不讲理的法律”却逼得她走投无路。更令她痛心的是,真相大白之后,最需要丈夫 和她同舟共济、承担危局的时刻,她却发现自己为之作出牺牲的丈夫竟是一个虚伪而 卑劣的市侩。她终于觉醒过来,认识到自己婚前不过是父亲的玩偶,婚后不过是丈夫 的玩偶,从来就没有独立的人格。于是,她毅然决然抛弃丈夫和孩子,从囚笼似的家 庭出走了。 但是,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这是本剧读者历来关心的一个问题。 易卜生出生于一个以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国家,周围弥漫着小资产阶级社会所固 有的以妥协、投机为能事的市侩气息。对这一类庸俗、虚伪的政

8、治和政治家,他是深 恶痛绝的,甚至如他自己所说,不惜与之“处于公开的战争状态”。但是,这里也相 应地产生了挪威小资产者易卜生的悲观主义。弗朗茨梅林在一篇关于这位剧作家的 评论中指出:“易卜生再怎样伟大,他毕竟是个资产阶级诗人;他既是悲观主义者, 并且必然是悲观主义者,他对于本阶级的没落便看不见、也不能看见任何解救办 法。”这位剧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只能唯心地歌颂“人的精神的反叛”,把具有 这种反叛精神的主人公当作“高尚的人性”加以憧憬。他限于环境和阶阶,看不见革 命的政治和政治家,更不信仰他根本无从接触的社会主义革命,因此也就不能在坚实 的历史基础和生活基础上为他的主人公开辟真正的出路。 从历

9、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娜拉要真正解放自己,当然不能一走了之。妇女解放 的着急当然不在于仅仅摆脱或打倒海尔茂之流及其男权中心的婚姻关系。恩格斯在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一语中的地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 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因为“男子在婚姻上的统治是他的经济统治 的简单的后果,它将自然地随着后者的消失而消失。”娜拉在觉醒之前所以受制于海 尔茂,正由于海尔茂首先在经济上统治了她。因此,娜拉要挣脱海尔茂的控制,决不 能单凭一点反叛精神,而必须首先在经济争取独立的人格。她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妇女 的解放,必须以社会经济关系的彻底变革为前提。她所梦想的“奇迹中的奇迹”,即 她和海尔茂都“改变到咱们在一起儿过日子真正象夫妻”,也只有在通过改造社会环 境而改造人的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 在世界文学史上,易卜生曾经被称为“一个伟大的问号”。这个“问号”至今仍 然发人深省,促使人们思考: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被摧毁之后,还应当怎样进 一步消除和肃清易卜生在玩偶之家等剧中所痛斥的资产阶级的传统道德、市侩意 识及其流毒。在这个意义上,易卜生的戏剧对于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无产阶级,正 是一宗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