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高中物理10大难点突破)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2670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高中物理10大难点突破)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高中物理10大难点突破)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高中物理10大难点突破)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高中物理10大难点突破)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高中物理10大难点突破)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高中物理10大难点突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高中物理10大难点突破)(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高中物理10大难点突破)4、思维拓展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物体所在的物体系内由于只受到重力作用,而无其它内力和外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因此所有的抛体运动包括自由落体在内都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去解决。(1)竖直上抛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例1:某一物体被竖直上抛,空气阻力不计当它经过抛出点上方0.4处时,速度为3m/s。当它经过抛出点下方0.4处时,速度应为多少?(10m/s2)【审题】此题中抛出的物体只受重力,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可取整个过程分析,也可以分段研究。分段研究时先求出到达抛出点上方0.4m处时还能上升的高度,再加上物体落到抛出点下方的高

2、度,在这个高度物体做自由落体应用就可求出,也可以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先判知在抛出点上方0.4m时物体向下运动的速度,再应用就可解出。【解析】解法一:设到达抛出点上方0.4处时还能上升高度为,则。物体从最高点自由下落高度为(0.450.40.4)时的速度为/s解法二:设位移为10.4时速度为,位移为0.4时速度为,则,即3221004,210(04),解得5解法三:根据竖直上抛物体的上抛速度与回落速度等值反向的特点可知:物体回落到抛出点上方0.4时,速度大小为3m/s,方向竖直向下。以此点为起点,物体做竖直下抛运动,从此点开始到原抛出点下方0.4处的位移为(0.40.4),那么,所求速度为这段

3、时间的末速度,即【总结】竖直上抛运动问题,从整体上全过程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全适用,但关键是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正负,弄清其物理含义。从其上、下两段过程对称性考虑,也能使问题求解大为简化。若分上升与下降两段处理,一般不容易出错,但过程比较麻烦一些。(2)应用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例2: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tA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为tB ,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审题】两次经过A点和B点相当于从A点和B点分别做竖直上抛运动,可直接应用竖直上抛运动关系求解【解析】解法一:物体竖直上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A、B两点距地面高度分别为hA和hB,根

4、据位移公式:,则有解得物体两次经过A点所用时间分别为:两次经过A点的时间差为:同理物体两次经过B点的时间差为:由解得解法二:设A点和B点到最高点的距离分别为hA和hB,则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 由解得【总结】竖直上抛运动中经过同一个位置的时间间隔定是上升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和下降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的两时刻之差值,这个时间差的一半等于从最高点落到抛出点的时间。即应用时间的对称性解决此类问题是非常方便的。(3)竖直上抛运动中的多解处理法例3: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2 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时,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2)【审题

5、】对于此题我们首先应明白它是运动学中典型的匀变速运动模型,物理情景为先竖直上抛运动然后为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为匀减速运动,他同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体现在时间对称,速度对称,位移对称。与出发点相距15m有两种可能,即在抛出点以上及在抛出点以下,然后利用运动学公式对两种情况整体列式。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时,石块的位置是在抛出点上方还是在抛出点下方?如果是在抛出点上方的话,是处于上升阶段还是处于下降阶段?从题意来看,石块抛出后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m15m。这样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 m处的位置必定有两个,因而所经历的时间必为三个。【解析】石块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2 s前石块第一次通

6、过“离抛出点15 m处”;2 s时石块到达最高点,速度变为零,随后石块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会第二次经过“离抛出点15 m处”;当石块落到抛出点下方时,会第三次经过“离抛出点15m处”。这样此题应有三解。当石块在抛出点上方距抛出点15m处时,取向上为正方向,则位移,代入公式得: 解得。对应着石块上升时到达“离抛出点15 m处”时所用的时间,而则对应着从最高点往回落时第二次经过“离抛出点15 m处”时所用的时间。由于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H=20m,所以,石块落到抛出点下方“离抛出点15m处”时,自由下落的总高度为HOB=20m+15m=35m,下落此段距离所用的时间这样石块从抛出到第三次经过“离抛出

7、点15m处”时所用的时间为:【总结】由于同一距离离抛出点的位移不同,经过同一位置时有速度不同,所以在竖直上抛运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可能出现多解的可能性。(4)分段解决和全程解决竖直上抛运动问题比较例4:系一重物在气球上,以4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离地9m时细绳断裂,求:重物的落地时间。(取g=10m/s2)【审题】细绳断裂后重物作竖直上抛运动,若分段来看物体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后做自由落体运动,对全过程可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解析】解法一:把重物的运动分成上升和自由下落两个阶段处理。上升阶段: 下落阶段:解得:t下=1.4s所以重物落地时间:t=t上+t下=1.8s解法二:全过程按匀变速直线运

8、动处理。取向上为正,则g为负,抛出点以下位移为负所以解得t=1.8s,t/=-1.0s (舍去)【总结】竖直上抛运动有关问题的求解,往往有两种方法:一是分为向上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分析,二是全过程按匀变速直线运动处理(5)应用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解题例5:某人站在高楼的平台边缘,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不考虑空气阻力,求:(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回到抛出点的时间是多少?(2)石子抛出后通过抛出点下方20m处所需时间是多少?【审题】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零,由可直接求出,石子抛出后通过下方20m处所用时间既可分段求也可整体求。【解析】解法

9、一:上升过程,匀减速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匀变速运动公式:得:最大高度:上升时间:下落过程,自由落体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回到原点,到抛出点下方20m处时,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下落到原点的时间:故最大高度h=20m,回到原点时间4s,下落到20m处的时间:落到下方20m处所经历时间为2(1+)s解法二:全过程分析,取向上为正方向,最大高度时,落到下方20m处时,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最大高度:回到抛出点时,而,所以时间为落回下方20m处时,由得解得(后者舍去)【总结】解竖直上抛运动的问题时,除应用基本公式和基本规律解题处还应联想到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这样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

10、便。(6)分段法整体法结合例6:一个人从地面上的A处以初速度为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物体经过位置B时,仍然向上运动,但速度减为初速度的,已知AB3m(g=10m/s2)求: (1)初速度多大? (2)再经过多长时间物体落回A处?【审题】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经过相距3m的两点的速度关系已知,可直接应用求得待求量;时间的求法可分段也可整体。图6-3【解析】(1)此物体的运动简图如图6-3所示。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根据运动学规律得代入数据,解得(2)物体从B回到A的过程中,位移,根据运动规律得代入数据,解得。即再过1s落回A处。【总结】有时要分别用到分段法和整体法解决一个题目中的不同问号。

11、(7)平抛运动中追赶问题的求解方法例7:一艘敌舰正以=12m/s的速度逃跑,执行追击任务的飞机,在距水面高度h=320m的水平线上以速度=105m/s同向飞行,为击中敌舰,应“提前”投弹,如果空气阻力可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取10m/s2,飞机投弹时,沿水平方向它与敌舰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大?如投弹后飞机仍以原速度飞行,在炸弹击中敌舰时,飞机与敌舰的位置有何关系?图6-4【审题】炸弹要想炸到敌舰,则应在飞行时间内运动的水平距离等于投弹时飞机和敌舰相距的水平距离和炸弹飞行时间内敌舰行进的距离之和。【解析】投下炸弹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以飞机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炸弹在空中飞行时间为8s时间内,

12、炸弹沿水平方向飞行的距离。敌舰在同一方向上运动的距离为:故飞机投弹时水平方向上“提前”的距离为如图6-4所示在t=8s内,炸弹与飞机沿水平方向的运动情况都相同,都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的距离相同都是所以炸弹击中敌舰时,飞机恰在此时好在敌舰的正上方飞过。【总结】平抛运动物体的飞行时间由竖直分运动求出,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结合有关规律列出关于速度和时间的位移关系式。(8)判断平抛运动中多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变化的问题例8:飞机以150m/s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某时刻让球落下,相隔s又让球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以后运动中关于球与球的相对位置关系,(g=10m/s2)正确的是( )AA球在B球

13、前下方 球在球的后下方球在球的正下方m处 以上说法都不对【审题】在飞机上的所有物体被抛出后都以相同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也就是说它们在空中和飞机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处于相同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相对飞机都做自由落体运动。【解析】球和球在水平方向都是以150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则与必定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粗略地考虑,秒末正好在下方米处,显然两球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是固定的,水平方向相对静止,竖直方向的相隔距离随时间推移在不断变化,正确的位置关系是即、相隔距离h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正确答案为。【总结】在飞行时间内,平抛运动中的物体在抛出后水平方向速度不变,水平位移在相同时间变化相同;在竖直方向速度变化量不变,

14、但位移变化和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即随时间在增大。(9)和在解平抛运动问题中的应用图6-5例9:研究平抛运动规律时,由于某种原因,坐标纸上只留下小球的三个位置如图6-5所示,则小球运动中初速度大小为多少?小球经B点时的竖直分速度大小多大?每小格边长均为L=5cm, g取10ms2【审题】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道, 由于小球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根据小球位置的水平位移和闪光时间算出水平速度,即抛出的初速度小球在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由竖直位移的变化根据自由落体的公式即可算出竖直分速度【解析】因A、 B间水平距离与B、C间水平距离相等,则从A到B与从B到C所用时间相等,而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

15、运动,由得:,所以,小球抛出的初速度为由于B点是A到C的时间中点,所以B点的速度的竖直分量与在A、C间竖直方向上的平均速度相等,则: 【总结】由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所有规律和特征在此都适应。(10)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例10:如图6-6所示排球场总长为18m,设球网高度为2m,运动员站在网前3m处正对球网将球水平击出。(g取10m/s2)(1)设击球点的高度为2.5m,问球被水平击出时的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球既不触网也不出界?(2)若击球点的高度小于某个值,那么无论球被水平击出的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出界,试求此高度。图6-6【审题】球被水平击出后,做平抛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