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刍议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2667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刍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刍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刍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刍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刍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刍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刍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刍议 丰泽区第六中心群石小学 许雪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它们,发现它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劝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功课,

2、却不得不复习一遍,等其他同学赶上自己的进度后再跟别人一起学习新内容,或者有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巩固时间和练习,但为了赶上其他同学的进度而跟大家一起学习,结果造成功课落下更多,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而实施分层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要怎样做才能整合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差异教学呢?以下是我教学中的初浅认识。一、认识学生的客观差异古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说过:“善于精细地观察学生的差异,弄清每个学生天性的特殊倾向,人们通常认识这是优秀教师的标志之一。”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差异是实施差异教学的基本前提。学生的差异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学生的兴趣差异、智力的差

3、异、认知风格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差、个性特征的差异等。认识和了解学生有多种渠道,比如:查看学生以前的素质报告册;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进行了教学“预考”,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学习动机和理解水平进行了评估;通过观察、问卷、座谈等方式,从前任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那里,获得有关兴趣、特长、爱好等方面的信息。二、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束后的预期行为结果,这就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准确性、全面性。教师应在分析学生学习背景、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来设计,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在教学“平移”这一知识点时,我拟订了3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

4、:通过操作正确判断平移方向和距离;提高性目标:通过推理与合作,交流探索多种说明平移距离的方法;体验性目标:感悟对应点的平移距离与图形平移的相应关系。按照这样的目标实施,既可以确保全体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又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得到提高。三、组织有效的分组学习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通过集中授课与弹性分组教学相结合能充分发挥差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根据学生兴趣、能力、知识准备等各方面的不同,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弹性分组。在某些小组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额外辅导或者提供更多的基础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规定的内容;在另外一些小组内则给学生布置超前的学习内容或更加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但学生不是自始至终以分组的

5、方式进行学习的,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开展。例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原有的起点与基础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连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都还不够熟练,而有的学生不仅会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连乘除法也有一些了解。为了适应学生的差异,我用了20分钟进行了全班集中教学新知识,剩下的时间则分组学习。主要分成计算小组、证明小组、练习小组、应用小组四组。计算小组给学生提供基本的计算题,教师直接给予指导。证明小组里老师课前为他们准备好提示卡,提示卡上有他们要完成的习题的步骤。练习小组里学生进行拓展性的练习,他们使用老师提供的作业单进行练习,并自我评价等。应用小组课前老师为他们准备好“城市、乡镇生活垃

6、圾处理及资源的回收利用”方面的资料、表格,并让他们进行了调查,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展示,并提出数学问题,同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分数的加减法,并做好记录。最后离下课还有5分钟的时候,组织全班四个小组进行分享与交流。四、设计多元的活动形式在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单一的教学策略与方式只会对某些学生有利,例如语言讲授与文字板书只对言语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较强的学生有利,同样地使用演示和操作只对那些有较强空间感的学生起作用,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全体学生都从中受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花一部分时间进行讲解和在黑板上写板书,与此同时, 还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些图画,或

7、者播放一些课件或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还可以安排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如独立思考、结对子、小组或大组合作等。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九种认识圆的学习活动:在教室里寻找圆;用自己准备的各种材料画圆;用圆规画圆;用电脑画圆;剪圆;比较圆的大小;欣赏艺术作品中的圆;欣赏自然界中的圆;寻找生活中的圆等。实践证明,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满足了不同学生需求,不仅加大了学生的探索力度,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增加了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五、布置弹性的作业练习1、在课堂练习时,把题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要完成的基础练习,另一类是标有星号的,面向少数学生

8、的拓展题。学生在练习时,老师一边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做练习,一边给那些完成拓展题的学生批改作业,同时指定第一个拓展题做全对的学生为小检查员,协助老师对其他同学提交的作业进行检查。2、课外作业的布置则遵循“下要保低,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在解题方法上对后进生只要求一题一解,对优等生则要求能一题多解的题目尽量能一题多解,用此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让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上学学习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六、实施多样的评价体制1、计算“增值分”,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多样化,在给学生进行评估和打分时,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努力与进步程度。也就是说,在评价学生

9、的成绩时,把现在的成绩同以往的进行结比,主要看他通过学习后有了多少进步,并综合考察学习习惯、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从而计算出他的“增值分”。2、采用延时评价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从来不给小学的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如果儿童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我就对他说:你试试重做一遍,只要一上点功夫,你就一定能做好。现在还没有给你打分数,你再努点力,就一定能得到好分数。要是你有哪道题不懂,明天上课前到学校里来,咱们一起想一想。”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做:当老师发现学生作业中错误时,暂不评价,将作业返还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直到正确无误才给予最后评价。考试则先用铅笔记下学生第一次考试的得

10、分,允许学生将错误多的试卷重做一遍,然后用新评分代原来的评分,同时引导学生就自己所完成的情况进行反思,谈谈哪些地方是自己满意的,哪些地方自己不满意,今后如何改进不足之处。这种允许学生犯错和改错的评价方式,能够真正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3、采用目标评价法,根据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不同,对不同的同学制定不同标准的达标分数,只要他们的成绩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就奖给雏鹰争章的奖章。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来定,然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把大目标化成小目标,学生在离目标越来越近的同时体会了学习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坚持有效的分层教学,课堂才更有生命力,才能真正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追求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充分的、可待续的发展。主要参考文献:1、陶行知教育文选中央教科所编,1981年2、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付海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教育部)4、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雷玲主编,2008年5、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1984年6、一个模子不适应所有的学生夏正江著,2008年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