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资讯提供五粮液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2217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澳资讯提供五粮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港澳资讯提供五粮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港澳资讯提供五粮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港澳资讯提供五粮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港澳资讯提供五粮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港澳资讯提供五粮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澳资讯提供五粮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港澳资讯提供五粮液公司研究:五粮液(000858)调研纪要:1218经销商会议要点及观感要点我们理解的五粮液两点核心问题:1. 主品牌价格体系理顺和渠道库存清理。核心产品52 度五粮液的未来定位,无论是向上提价做形象产品,还是价格回归继续作为放量单品(我们倾向于此),都有一个前提是五粮液价格回归良性,长期价格倒挂对整个产业链的压力都大。而价格体系合理化的重要问题就是渠道库存清理,因此公司从三季度开始停止对渠道压货,渠道进入单向去库存阶段。2.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建设和渠道梳理。消费群体转换和价格重心下移,会迫使未来白酒产品重心越来越下移,对于五粮液这种浓香型高档产品的代表企业,挑战尤大。应尽快建

2、立适应市场的扁平化的渠道,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内部组织;在产业调整转折阶段,兵贵神速。本次经销商会议的两大信号:1. 主品牌“清理和管理”两步走,2014 年会主动清理渠道和经销商。1)从新披露的返利政策看,高档产品的返利比例在3%4%,并不足以覆盖现有价格倒挂;公司的奖励着重于完成任务的经销商。这似乎表明,面对现有状况,公司会再容忍一段时间的“不压货和单向去库存”,等待市场自然出清;2)KA 渠道、经销商渠道都着重提到了经销商的分类管理和渠道细化,交流中公司也多次指出“商家必需有明确的区域和责任,用过程管理秩序”我们认为,随着普五和1618 价格体系的压力减小,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良性的厂商关系会

3、是2014 年重点工作。2. 尽快建立扁平化的组织意味着腰部产品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公司要求在2014 年一季度前建立7 个营销区域公司,并通过半年左右测试新的营销激励机制。透露出,2014 年公司会进一步加大对中档和中低档产品的推广力度。建议我们认为五粮液主品牌还需要12 个季度完成库存消化,在这之前报表有压力。随着两件重点的逐步完成,公司将释放增长潜力,迎来较好的投资时机。预计20132014 年EPS 为2.16 和2.11 元,维持推荐评级。【出处】中金公司牛刀:2015将是最难忘的一年 中国大妈成刀下鬼2013年12月26日 08:19牛刀牛刀:2015将是最难忘的一年 中国大妈成刀下

4、鬼2014年,美联储缩减QE只是给中国房价泡沫剪羊毛,更为残酷的2015年。2015年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把它称为结账年,中国和美国开始最后的清算。要把中国彻底搞垮,美元指数要涨上165点,这对美元指数要付出至少5次加息的代价,这对刚刚脱离经济衰退的美国经济本身来讲将会受到重创,这对美国未必是个好办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毕竟不是好事;如果不搞垮中国,那么中美两国可能面临势均力敌的地步。所谓势均力敌,不是经济总量和货币币值的所体现出来的国富和民强,而是互相撒赖。因为结账起来总有些事谈不拢。可能有些读者会问,生意一直往下做为何要结账?对我们来讲可能是如此,对美国来讲可能不一样,因为

5、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从来都是在全球各国进进出出在赚钱,这个周期在金砖四国等新经济体国家也是如此,先是到这些国家投资,并将制造业迁往这些国家;这个周期在生意不好做后,他们的资金和制造业都会迁回。2014年才能全部迁完,所以,在2015年开始结账是很正常的。他们的迁回哪怕只有一点点小动作,在市场上都会掀起惊涛骇浪。2013年6月20日,新经济体国家股市集体狂跌,就是因为资本出逃导致的。可怕吧?就是这个样子。问题还不在这里,问题是他们的出逃可能直接导致这些国家经济的崩盘。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公共债务总额在2013年5月已经逼近17万亿美元,美国国会众议院9日投票通过一项议案,为联邦政府达到债务上限时如何

6、支配政府开支设置优先顺序,要求联邦政府首先确保偿还国债和社会保险(行情 专区)福利金开支。但是由于奥巴马政府坚决反对,该议案难以成为法律。此外,有民主党议员声称该议案是要把中国等主要债权国的利益放在美国民众的利益之前,此说法不准确。中国所持有的约1.2万亿美元美国国债仅占美国国债总额的约7%,美联储持有超过1.8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是全球最大的美国国债官方持有者。事实上,美国的大多数国债由各国的私人部门所持有。这些债务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奥巴马毫不着急,又不和国会明着讲?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实际上奥巴马对这些债务了如指掌,也很清楚会在他自己的任期有一个了断,这就是我们必须关注2015年的主要原因

7、。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美国政府尽管大量负债,而美联储并没有印钞,这里面的问题是,美国的债务和货币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才是我们要了解的。理论上,美国的债务与货币之间有一种跷跷板效应,美元信用来源的转换,即“黄金抵押暴力抵押”,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深刻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该变化重构了一个新的世界利益博弈新秩序。该秩序有三大要素组成:一个庄家全球对冲资本和美元套利资本,三个支柱“美元国债”、“美元全球资源资产”、“美元非美货币”,一个按钮美元的自我循环机制。庄家:金融学的实证数据评估是,全球对冲资本可影响金融规模几百万亿美元,比美国的17万亿资产总量大得多,在此意义上,对冲资本影响力无与伦比。实证

8、数据显示,美元套利资本约为几十万亿美元规模。这些资本的力量非常强大,是任何国家的力量都无法抵抗的。三个支柱:1、美元国债,是一个跷跷板。美元与国债是一种内在的反向走势关系。该内在关系决定二者之间具有跷跷板结构。2、“美元全球资源资产”,是另一个跷跷板,该跷跷板影响着全球格局。因为,资源分布在俄罗斯、澳洲、巴西等国;资产以黄金、楼市为代表,集中在亚洲;美元,在美国和华尔街;欧元,分布在欧盟。所以,美元是升还是贬,决定着这些国家是繁荣还是萧条。3、“美元非美货币”,是第三个跷跷板,美元升,非美货币相对就贬,反之则反。美元套利资本的全球性、职业性操盘运作,使得这一跷跷板更为明显,该跷跷板决定了非美货

9、币的走势和起落。一个按钮:美元。美元作为一端,架构起全球性的三个跷跷板,这意味着,美元是升还是贬,决定了世界是繁荣还是萧条。基本内容是:美元贬,资源高涨,资产火爆,非美货币升值,相应地,资源类国家有利,资产繁荣,非美货币相对升值,全球产业、资产、货币欣欣向荣。反之,美元升,资源资产暴跌,非美货币相对贬值,美元回流,非美国家美元现金短缺,产业萧条,资产崩盘,货币贬值,全球一片萧条。2011年5月16日,美国国债终于触及国会所允许的14.29万亿美元上限。很多读者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政府赤字大幅度上升,举债度日成为家常便饭,国债纪录屡创新高。截至2010年9月30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余额

10、为13.58万亿美元,GDP占比约为94%,同年年底一举突破14万亿美元。2011年2月22日,在可供发债余额仅剩2180亿美元的时候,美国国会未就提高上限达成一致。终于,在2011年5月,美国国债触顶,开创了14.29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到2013年5月又创新高到17万亿美元,而市场对此并没有反应,反而有很多国家和私人机构增持美国国债,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国债与美元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这些债务不存在偿还的风险,因为这是美国政府的信用在背书。在市场上,我们知道美国债务的急剧增长是在2010年开始的,同时也就是中国大肆发行基础货币后。在此之际,美联储开始实行第一期QE,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台的。这个时

11、间和我们密切相关。美国国债的膨胀,实际上客观上在向全球新经济国家释放流动性,这个流动性并不需要美联储自己来释放,而是全球对冲资本干的活。他们的套利资本只有几十万亿美元,却能影响全球国际资本市场200万亿美元的金融资本。这种力量是很可怕的。只要美国国债在上升,这些资本就会膨胀。他们的力量正在越来越强大。2013年6月中国的“钱荒”明明与美元的出逃有关,可那些经济学家和财经评论家却在电视上吐沫乱飞,没有一个人谈及美元出逃对这件事的影响,看得我顿时起鸡皮疙瘩。谁也不知道在过去的六到八年里,在人民币升值的通道,有多是对冲资本流进中国,全部出逃后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有多大。我只是感觉到危机一天一天来临。

12、这是国际资本的大背景。为什么奥巴马一点也不担心17万亿美元的债务,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应该很清楚,在制造业100%的撤回后的2015年,他的账目就很清楚了。在全球的对冲资本回来后,美国政府可能拿到多少钱?当然,政府拿到的只是税收而已,绝对不止17万亿美元。这是奥巴马的帐。这笔账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国出逃的对冲资本所上缴的税收。现在我们来谈谈中美之间如何结账?首先讲的是我们欠美国什么?这个当然是结账后才知道。实际上,等美元全部回流后,中国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出口企业绝大多数都已经破产,这个时候,我们欠美国的是美元。没有美元,我们主要依赖进口,用什么支付成了关键。我们和日元互

13、换,结果,因为日元兑美元的贬值,我们实际上兑日元已经升值38%。这个生意怎么做?我们又去和英镑互换,结果英镑兑美元又在贬值,而我们兑美元却在升值,根本不敢贬值,一贬值房地产(行情 专区)立马崩盘,人家兑美元贬,我们兑美元升,这一贬一升中,隔了多少?这个生意又怎么做?明知行不通,却偏偏去干,何益?我们最需要的是,对美元实行汇率的自由浮动,才不至于影响国际贸易(行情 专区)。别的东西都是过眼云烟。其次是美国欠我们的是商品。商品这个东西,定价权都在美元,这就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我们的货币主权问题。前面我们探讨过这个问题,但是没有涉及算账的问题,现在到了2015年该结账的时候,这个

14、问题又更重要了。对于任何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其经济“顶层权力”一定是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比如,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强弱走势、美元利率与美股走势,难道可以由中国、日本或欧盟来摆布吗?显然不可能。美国完全根据自身经济发展和金融资本套利的需要,制定美国的货币政策并操纵美元的汇率走势,但是,美国拒绝任何国家对其货币与汇率政策的指责。即使是在美国驻军控制之下的日本,其经济顶层权力也不受美国掌控。在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之后,日本迅速推出“超常量化宽松政策”,使日元快速大幅贬值,同时推高股票市值,防止日本国内财富遭到垃圾美元的洗劫。反观中国,则是一副完全相反的图景。从2005年7月启动汇率改革的那一刻

15、开始,美国政府和国会就牢牢掌握着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权。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演变为由美国政府和国会及其背后的国际资本所掌控的可预期的、持续升值的汇率制度。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压力决定着人民币的价格走势和升值节奏。人民币兑美元由“汇改”前的8.11人民币兑1美元,升值到目前的6.20人民币兑1美元。在人民币持续的可预期的升值过程中,美联储打开了垃圾美元的闸门,中国外汇储备由2004年底的6099亿美元快速上升到目前的3.4万亿美元,增长5倍以上。人民币持续升值吸引了大量热钱涌入中国,造成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稀释了人民币储蓄者的国内购买力,形成了通货膨胀的隐患;大量美元资本涌入中国兑换为人民币,形

16、成高收益的人民币资产,并享受着人民币升值的财富盛宴;与此同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等低收益资产,形成收益倒挂和财富流失。人民币升值的产业后果是严重削弱了国内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同时增强了在华跨国产业集团的竞争力。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在华的跨国产业集团降低进口零配件的成本,提高其产品的在华竞争力,最终抑制中国本土产业的发展;同时,人民币升值造成大批出口导向型实体企业破产倒闭,形成银行(行情 专区)坏账。在国内市场,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跨国公司进口配件的成本优势压力;在国际市场,制造业企业面临着人民币升值所形成的价格压力。最后,国内资本开始从实体经济领域撤离而进入房地产等投机领域,逐步形成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在实体经济的利税增长乏力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