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心理论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2216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戏文化心理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游戏文化心理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游戏文化心理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游戏文化心理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游戏文化心理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戏文化心理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戏文化心理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师范大学期末论文 题 目 游戏改变世界 学 生 胡明哲 指导教师 于延 副教授 年 级 2010级 专 业 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软件设计) 系 别 信息工程系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6月论 文 提 要由于近年来的电子游戏的发展和壮大,游戏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无论你是在坐车还是在家,都会用游戏来打发你无聊的时间。所以也会有人说游戏耽误了我们正常的生活。但是,游戏给我们带来的精神方面是巨大的,所以,游戏可以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世界胡明哲摘 要: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指出:游戏化是互联时代的重要趋势。游戏化将要实现四大目标:更满意的工作、更有把握的成功

2、、更强的社会联系及更宏大的意义。如果人们继续忽视游戏,就会错失良机,失去未来。而如果我们可以借助游戏的力量,便可以让生活变得像游戏一样精彩!关键字:游戏 目标 力量 未来一、 游戏的作用游戏可以锻炼脑力,考验敏捷性,思维性;缓解现实社会给与我们的压力,暂时忘却自己的烦恼。玩游戏可以作为适当的放松,缓解精神疲劳。以下是玩游戏的一些好处:第一:日常生活压力大,用游戏来减轻压力。第二:许多人无聊,来打发时间。第三:在游戏世界中相当于另外一个你,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在游戏中却可以得到,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第四:游戏的世界可以从侧面另外玩家的道德素质。思想素质,让你可以方面的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游戏玩家群

3、体在社会中是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人。你可以在里面很方便的了解到其他东西。也可以学会许多东西。第五:益智游戏可以锻炼你的脑力,敏捷游戏可以锻炼你的敏捷能力。策略游戏可以提高你的智力等。第六:游戏美术也是一种艺术,许多做商业艺术的人或者游戏制作人员进入游戏是欣赏美术。第七:游戏可以用虚拟世界展现各个时代的世界观。你可以在游戏中了解到这个时代的世界,当然现在的网络游戏都很糟蹋中国艺术,但是比如单机版的天之痕、轩辕剑、仙剑等都是经典制作,在玩家玩游戏时候不光得到了游戏乐趣,还了解到中国神话的故事等,同时也发扬了中国的古代神话艺术。第八:用电脑玩游戏是最安全最方便最廉价的娱乐方式。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些

4、专业的好处。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娱乐时间少,人际交往少,烦恼和压力也因此相应增加。其实玩游戏不仅帮助学生调节情绪,还可以锻炼与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手脑的快速配合能力,同时帮助他们了解电脑和网络知识等,可谓是一举多得。据调查显示,经常玩游戏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表达、情绪乐观,解决问题时会更加灵活二、 游戏的重要性任何一个与孩子稍微有点接触的人都会发现,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心。但是在成人主宰的世界里,游戏却始终受到许多争议,成人对“游”、“玩”、“戏”总是负面的评价居多争一般人对儿童游戏不是抱着一种不得不忍受的态度,就是想尽量排除或者压抑这种活动。(一)游戏孩子的主导活动如果把生活视为一个活动系统

5、。那么,在孩子发展的不同时期,系统内部的各种活动所处的地位或作用也存在着差异。在幼儿时期,游戏在活动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游戏是一种随个人意志而自由选择的活动,是人类的特定行为方式之一,是36岁孩子的主导活动。”游戏之所以最适宜孩子发展,是因为游戏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且,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产生新需要,产生新的“生成物”,生成新的心理机能。正如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游戏构成了孩子心理发生、发展的最佳状态,另外,游戏综合了各种活动,只要是自主选择的活动,孩子总是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去对待它,即使吃饭、睡眠都有游戏的韵味。难怪有人说,自发活动

6、的名字就是游戏。在某种意义上,孩子生活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孩子生活的“精神家园”,因而说,尊重人类就必须尊重孩子的“精神家园”,尊重他们的游戏活动。放弃游戏意味着放弃了生命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童真和率直。(二)游戏在孩子成长中的功能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玩物丧志”和“业荒于嬉”,是自古就有的明训。于是,有些父母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权利。游戏完全成了功课,成了苦役。很多孩子说过同一句话:他(她)希望把钢琴砸掉!一些父母只懂得钢琴比玻璃球高雅,孩子们喊出的却是:还我自由!直到今天,游戏的重要性仍未被很多人真正理解和接受。一些父母认为,游戏的唯一作用就是娱乐,仅仅是孩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很明

7、显,父母对于游戏功能、作用的模糊或错误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游戏活动。那么,对孩子成长来说,游戏到底具有哪些功能。1娱乐功能游戏使人愉快。这集中体现在游戏能够给孩子带来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能够满足孩子内在的情感需要,帮助孩子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从而有利于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游戏起源于个体娱乐的需要,“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最大的心理需求”。2保健功能游戏使人健康。这集中表现为游戏能使孩子增强体质、恢复精力、宣泄焦虑、调整状态、矫正不良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例如,体育游戏能使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借助奔跑、跳跃来协调肌肉运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8、,从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3认知功能游戏促进认知发展。这集中体现在孩子通过游戏可以获得知识经验、巩固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优化认知结构,同时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有利于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发展。4沟通功能游戏促进个体社会化。这集中表现为游戏可以促进孩子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相互学习与提高,推动社会信息传播和文化传递,从而最终实现孩子自我的社会化。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可以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社会信息、社会文化的同化,以适应社会的要求;还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促进群体的团结和协作。在传统观念中,学习和游戏是对立的,人们以为只有识字、

9、念书才是学习,而游戏是单纯的娱乐。实际上,游戏也是学习。(三)游戏就是学习戴维艾尔金(David Elkind)在1981年写的速成儿(Hurried Child)中就已清楚地描绘出:当孩子忙于应付几乎排满活动的时间表时,他们并不一定如父母所期望的“成龙成凤”,而是感到迷失自我和心灵枯寂。给孩子时间玩吧!“游戏”并不是浪费时间,“游戏”是让孩子均衡发展的最佳方法。给孩子一些空间与时间,让他去思考,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别把孩子的时间表塞得满满的,超载的学习与课程只会让他们心力疲累,沮丧忧郁,更失去了自我思考、向外探索及体验生活中各种新奇趣味的机会。当孩子的时间空出来,他们可以在纸上涂涂抹抹,在草

10、地上奔跑、翻滚和跳跃,爬山、戏水,和同学及朋友打场球,甚至什么也不做,只是发呆、自由思索,尽情发挥想象力。我国台湾地区研究神经科学的著名学者洪兰教授曾说,“年轻一定要留白”,因为“要留给孩子一点空间去思考他的人生走向,想他在这个世界应该留下什么,去思考如何使明天变得比今天更好”。给孩子的时间留白,让孩子有机会“游戏”,这绝对也是一种学习。太早为孩子预备正规的学习,往往只会留下揠苗助长之憾。别忘了,游戏的主角是孩子,若能顺应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快乐、自由、满足,更能使得孩子内在的自我活动表现达到平衡。最后,引用福禄贝尔在人的教育中的一段话,来提醒游戏对孩子的价值与重要性:游戏是人类

11、最纯粹的精神活动,在人与所有事物内在蕴含的生命中,游戏是人类生活的翻版,所以它提供了欢乐、自由、满足、内部的憩息和世界的祥和;儿童游戏是自我活动的极致媒介,可抒发儿童的内在力量,唤起儿童的内在本质。游戏不是小孩子的玩意儿,不是时间杀手,不是让人自闭、上瘾、丧失活力的毒品,而是解决现实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未来的利器。游戏可以弥补现实世界的不足和缺陷,重塑人类积极的未来。未来属于能够理解、设计并会玩游戏的那些人,而如果人们继续忽视游戏,就会错失良机、失去未来。三、 游戏的发展游戏化,可以重塑人类积极的未来。现在,游戏正从三个方面改变着世界:让人们的生活更平等,更充实,更愉悦;让人际交往更真

12、实,更深入,更多元;让娱乐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更多的经济收益,有更具想象力的挑战。所谓游戏化,指的就是利用从视频游戏中借鉴的科技手段来吸引顾客。把在游戏中机械的娱乐应用在非游戏应用当中,特别是在对消费者具有导向作用的网站中,促使人们接受并激励他们使用这些应用,同时争取激励使用者沉浸于与此应用相关的行为当中。游戏化的目的就是让使用者更多地沉浸于上述行为当中,利用游戏本身的这个特点,使人们主观地沉浸于此。游戏化作品借助技术使其更吸引人,并通过鼓励期望的行为,利用人类心理上的倾向使人们参与到游戏中。超级玛丽(Super Mario)中的闯关机制和游戏金币就是一个例子,它们能促使玩家不断前进,积累奖

13、励。应用到商业上,游戏化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反复购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现在许多公司已经开始践行游戏化的理念。例如皮尔森公司(Pearson)正在打造一个互动式网络,它具有分级别并提供目标等激励因素。皮尔森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兼市场副总裁杰拉德拉丰德称,它所涉及的技能和障碍与传统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很相似,只是它所涉及的技能不再是打怪升级,而是数学运算。与此同时,孩之宝(Hasbro)和三星(Samsung)等大公司也与专业提供游戏化工具的BunchBall和Badgeville进行了合作,尝试游戏化道路。这两家游戏化公司的客户还包括美国电视网(USA Network)、SAP和探索频道(Discover

14、y Channel)等。尽管如此,游戏化产业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有些公司面临着一个认知的问题,因为他们太依赖于消费者的浅层互动了,游戏机制里的“级别”和“徽章”很快失去了它们的意义。还有些公司则难逃“伤仲永”的命运。例如地理位置服务Gowalla一度曾被人热炒,这项服务里包含了很浓厚的游戏化元素,但它最终没有取得成功,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工具,现在Gowalla主要从事的是旅行指南服务。尽管已经有成百上千万美元的资金流向游戏化这个概念,但有些公司最终还是销声匿迹。四、 游戏对未来的影响游戏因人而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 不理智的一类人,这类人会因游戏直接导致思想退化。最后跟不上时代潮流,而被淘汰。2、 理智与不理智之间的人,这些人往往处于被动与主动之间,如无外界因素影响,就会因游戏导致与第一类人的后果。3、 理智之人,这类人本身有自控能力,不会因电脑游戏而影响自己思维。以上三点是针对玩游戏的人,不完游戏的不算。现在的游戏会直接影响下一代青少年的思想,会引发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参考文献:1 百度百科:http:/ 百度文库:http:/ 3 百度空间: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