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精神世界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2164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从文的精神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沈从文的精神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沈从文的精神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沈从文的精神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从文的精神世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沈从文的精神世界摘要: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不仅在文学贡献上是一个奇迹,而其独特的思想内涵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不朽的奇迹。其丰富的精神世界无疑是他创造奇迹的源泉。那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东西,代表了他个人的独特性,代表了他看待生命的独特性,其全部的创作独特性都可以从中找到根源。我们从沈从文先生的文学理想与艺术追求中也可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了解在特定历史时期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轨迹,更主要的是能够触摸和感受到大背景下的时代变迁和民族脉搏的跳动。摘要:文学理想,人性,神性,生命体验,乡土气息,人性诗学(1) 沈从文的生命诗学 沈从文先生的生命诗学可以简单概括为:人性

2、是“魔性”与”神性“的统一,“神性”的核心是爱与美;现实世界的危机实质上是人行的显性体现,人性复杂的人内部结构中充满了矛盾和张力。一般来说,人通过物质的生活和精神来表现自己。维持和繁衍生命是人的物性,追求生命的意义是人的神性。人性中的神性与物性即灵魂与肉体的对比,是人的本体性的自我分裂,是整个世界的对立在个体生命的浓缩,是人性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沈从文先生一直在其作品中贯彻人性的原则,他的作品总是明确地向着挖掘人性的方向努力。在他看来,文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学反映人性与表现人性的深度。正是在此基础上,沈从文认为优秀的作品能够吧读者的“人格扩大,兴味放宽”,并把作家称为“人性的治疗者”。在沈

3、从文的生命是学中,神性是与人性互为补充与参照的。神性是超越人性,具有理念色彩的概念。因此,神性是对人性的补充,是对人性范畴的升华。反映在他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湘西青年男女不仅仅是自然之子,善良人性的化身,而且还是人类个性自由,人格独立,自尊自爱的象征。人性与神性在他们身上是完美统一的,他们没有金钱名利和世俗礼教的枷锁,不伤害别人也不难为自己,不约束别人也不压抑自己。因此,湘西世界的自然人性尽管是那样单纯却不显得单一,也不缺少深度,而是在单纯与明净的自然人性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味,指向“生命与神性”的体验层面。在沈从文对人性书写的背后,有一个宽广的精神背景,神性作为人性的升华形态,赋予了沈从文的作品

4、非凡的深度。在这其中也隐藏了他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忧虑与重塑生命信仰的热切希望。(2) 沈从文与他的湘西世界一般认为,沈从文先生有两套笔墨:一套用来描绘湘西的乡土世界,展现乡村的生命形式:一套要来描绘城市的现代生活。在他看来,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世界,它们具有对立的性质,它们也反映了沈从文的生命理想与感情取向。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对这两种生命形式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感情取向。对湘西乡土世界及其所代表的的生命像是,沈从文满怀热忱,表现为一个在精神归宿上始终向着“乡下人”的作家对湘西乡土文化的天然亲近感与认同感;而对文明城市,他则始终保持着无法摆脱的敌对情绪和恐慌,表现出了一个“乡下人”对

5、城市的“边缘感”和陌生感。沈从文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并不仅来源于其青年时的经历,更是来源于他对于生命的认识和理解。沈从文向往童年记忆中洋溢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牧歌,人性的美好和淳朴和美丽的湘西充分融合并烙印在沈从文的脑海中。而对于城市,沈从文一直保持着批判的态度,他将城市看做一个强大的压迫者,是一个压迫者无数病弱群体的巨大机器,而城市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了人性堕落的根源。在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中,大多数的场景都浸透着一种“乡土性抒情诗”气氛,带着一种悲悯感。他们共同构成了沈从文创作的内在素材,是其创作独特性的一个明显标志。不过,在沈从文的湘西作品中,既有与童心相契的明丽与亮色,也有与湘西精神相契合的旺盛生

6、命和原始生命活力的展示,还有“向人生远景凝眸”的生命神性。对于活跃在湘西社会的各色人物,如负重的农民,淳朴善良的士兵,终生在水上漂泊的士兵,有情有义的娼妓,沈从文对这些下层人物有着莫名的温情,在小说中展示他们的独特生命形式,以表达自己的生命理想。沈从文在塑造这些形象时实际是在塑造一个理想的乡村乌托邦世界。在沈从文所构建的乡村乌托邦中,人性向善是基础,供奉人性的小庙的建立自始至终都无法摆脱一个自成体系的乡村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着某些清晰的原则,能够为所有有善良意愿的人接受,并且指导所有人的行为。 乌托邦竭尽所能地将社会理想具体化为可供俗世世界行动的途径,因而它会遵循引人向上的原则。无论是在边

7、城还是长河中,和谐机制的形成都得益于原始的生活方式和生产习惯,从田原生活的劳苦到田园之乐,人们满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由于劳动力分工的不同,虽然会产生贫富和权力的分歧,但这些差异并不是那么明显,所以可以形成和谐的体系。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乌托邦世界虽然是从自然人性出法,张扬和弘扬社会的民族美德,但却无法应用到现代社会。因为现代世界人们在依照传统的同时也会依照个体和社会需求来改变传统与习惯,所以,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那种自然人性,民族美德就不在是固定不变的,人们更愿意依照变化的社会秩序重新判定人性,美德的价值标准。乡土只是源头上提供自然人性,民族美德的生长机制,它并不能规定这样的自然人性,所以一旦

8、摆脱了以农民为主体的生产关系,这样的自然人性与民族美德就难以维持。(3) 沈从文的文学理想1930年的沈从文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曾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写作?我告诉他我这个乡下人的意见:因为我活到这个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行,也因此永远是我对他崇拜和倾心。这点情绪促使我来写作,不断地写作,没有厌倦,只因为我将在各个作品各种形式里,表现我对于这个道德的努力。人事能够燃起我的感情的太多了,我的写作就是歌颂一切与我同在的人类美丽与智慧,我想到是用我的作品去拥抱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的生态环境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的孕育和生成提供了必备的客观条件和基础。他丰

9、富的文学潜质和天才的审美禀赋使其理想的胚芽很容易在这样的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萌发,生长。在1920年初,沈从文抱着“重塑社会”的宏伟愿望来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北京,而现实却给他上了残酷的一课,他清醒的认识到这绝不是他所认为的“光明”所在。如果说湘西的罪恶和腐败是在光天化日下上演,那么,都市的丑陋和堕落则是在文明的遮掩下肆无忌惮的侵蚀人性;如果说湘西的落后中还保有古朴世风和善良人性的一面,那么,都市的文明则把一切都腐蚀同化了。为了向伤害他的都市宣泄不满和愤恨,沈从文一边放飞灵魂,温习记忆中的故乡;一边诉说着现实生活中艰难和欲的苦闷。他既羡慕都市人的时尚高雅,又嘲讽都市人的懒惰与虚伪。这

10、样矛盾的心理状态充斥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与此同时,北京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由开放的文学氛围,各种各样的思潮主义,滋养着他的心灵,丰富着他的思想,增长了他的知识,也提高了他的判断力和判别力。在城,乡的对比的理性反思中,他逐渐接触到了文学理想的真谛。他坚持相信文学的力量可以改变社会,即用未被“现代都市文明”所侵蚀异化的湘西世界的人格和善良的人性给自私,冷漠的城里人以刺激,从而健全人性,充实生命,重造民族美德,进而重造社会,国家和民族。沈从文认为:中华民族是个受文字拘束的民族,进步的希望还建立在文字上。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经典已全部使用,就应当重造经典。因此,他提出了重造文坛,重造经典的“工具的重造”的理

11、想主义旗帜,寻求既有益于重造国家与社会,又能克服审美危机的文学创造突破口。他力图把文学从“官场”,“商场”中解放出来,重造文坛以拯救其精神品格的堕落,为重造经典营造良好的文学生态环境;同时,他还希望重造人性,生命,民族品德,旨在“立人”,进行启蒙意义上的文化大厦构建和价值体系重建,以艺术审美救赎人性的残缺,生命的退化,民族品德的堕落。 现代的中国陷入了政治危机,意义危机,民族危机等众多危机中,沈从文以文学作为抗争危机的工具,灌输并传递了一种善良天性的思想观念,启发人们的认知与觉悟,培养和增强人们改造社会的勇气,将其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他在现实功利主义追求中思考经典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立足与自我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来探寻重造经典的可能性,他的文学理想和审美追求超越了“时代”的开放性,达到了少有人能够企及的高度。小结: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先生早年注意到的人性的残缺在如今更加明显,道德的滑坡更是没有下线。数不清的人追逐物质生活的享受的同时却无法摆脱自身的孤独与寂寥。现代人的迷茫与精神世界的崩塌愈演愈烈,文学作品也在时代环境下越来越商品化,娱乐化,与先生提出的“重塑经典”渐行渐远。此刻,在这样的环境下重温沈从文先生的“理想宣言”,一时竟充满感触。姓名:李志尚 学号:201121018 班级:材料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