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952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5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 执教: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一小 谢晓静 教材版本: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本课把探索岩石破碎的原因作为认识这种外力作用引起地形地貌变化的开始。教材主要由“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和“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两部分的探究活动组成。第一部分: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教材中用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了实验的方法。实验分别是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第二部分:认识风化。教材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流程图或文字、图画表示这个过程。教材最后还安排了拓展活动是调查家乡特殊的地质景观及

2、地形形成的原因,目的是让学生对风化作用改变地形地貌有更多的了解。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经过了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地表地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平时知识积累中,他们对于岩石以及岩石的形成也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只是这种感性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的高度,没有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因此,本课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在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探究下,在实验和学习中构成一定的科学概念。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希望利用学生对岩石与生俱来的兴趣,通过老师的引领,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利用 “冷热的作用”和“流水的作用”两个模拟实验,同时整合利用各种学习途径,经

3、历多通道经历岩石变化原因的探究过程,多角度寻找支持自己解释的证据,培养学生的推理、求证意识。同时在探索岩石变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2、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做冷热变化、流水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2、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3、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

4、解的重要性。 2、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3、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求证冷热变化、流水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酒精灯、水、镊子、岩石、玻璃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谈话引导主题:同学们,我们在哪里见过岩石?你印象最深刻的岩石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描述。 (二)图片引领观察:教师课件出示连续六天拍摄的一组岩石的照片:要求学生先观察,这6天里,这块岩石的模样有没有发生改变?学生观察汇报。 (三)触发学生矛盾:那7天后呢?8天后呢?模样会改变吗?那八年后

5、呢?八百年后呢?八千年后呢? (四)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又改变模样了呢?这其中,什么发生了改变?(板书) (五)激活实验动机:是不是这些因素作用下,岩石模样就会发生改变呢?(板书)就这样一直争论下去?(由学生提出实验求证) 二、实验求证 (一)冷热实验 1、我们就用这块小石头模拟校园里的岩石(出示小石头),那阳光和雨水用什么代替? 2、你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 3、讲解实验单的填写。 4、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6、汇报实验收获。教师相机追问: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样的?如果继续实验下去,这块小石头又会变成什么样?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7、小结:这些现象

6、告诉你一些什么信息呢? (二)水流摩擦实验 1、过渡:当然,咱们这块岩石在雨水的冲刷下,肯定还会受到水的摩擦和冲击,那么岩石会不会因此改变模样呢?我们照样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一下。 2、怎么去做这个实验? 3、温馨提示:同样的,我们也需要完成这张实验单,通过刚才实验得到的经验,你觉得做这个实验你有什么建议给大家,这个温馨提示请你来提。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5、汇报实验收获。教师相机追问:你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如果继续实验下去,这块小石头又会变成什么样?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6、小结:这个实验,又告诉你什么信息? (三)实验总结 1、课堂当中,我们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去模拟了岩石受冷热、水流

7、摩擦影响后发生的现象,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大自然当中,现在你认为这块岩石在这六天里,它的模样发生改变了吗?那为什么难以发现它的变化?如果经过很长时间以后,它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你这么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2、是啊,这种变化是细微的,缓慢的,不明显,有时候甚至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出来。但这也是一种改变。试想,现在是六天的时间,那经过六年后,六百年后,当这种变化经过时间的累积以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另外的一番情景了。 三、推测与解释 (一)课件展示另外一些岩石的图片。它们以前长这个样子吗? (二)科学推理:联系刚才的实验,说一说这块岩石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三)在你们的讲述中,还有什么因素也能使

8、岩石的模样发生改变?学生讲述,教师板书。(教师相机出示“石生树”图片:这棵树长在什么地方?一直长,岩石会怎样变化?植物的根也能改变岩石的模样。另外,动物、大气污染等对岩石的破坏也很厉害,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其它因素对岩石的作用。 (四)明确风化概念: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四、实践强化 (一)再次出示六张照片,留白第七张照片,问学生:如果真在800年后拍到了这块岩石的第七张照片,你觉得会是怎样的画面?请你画一画!这么画,你的理由是什么? (二)学了今天这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上课教师个人简介: 谢晓静,女,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

9、级教师。任教于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一小,2001年,她以空气在哪里一课代表温州市参加省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温州市科学骨干教师、瓯海区第二轮名师、瓯海区教坛新秀、课改之星。从教十余年,分别在省、市、区各类论文、案例比赛中获奖共40余次;多次应邀在省、市、区级做观摩教学;近年来主持小学自然教学中科学基础启蒙教育之研究、问题意识的培养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实践研究、立足农村教育现状,强化家校同向合作,优化学生学习环境、重视课内外的有机整合,延伸小学生的探究空间等省、市级课题,更荣获19届浙江省“春蚕奖”称号。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 执教:舟山市定海小学 袁优红 教材版本: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10、 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4、认识世界时区图。第一部分直接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地区图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明确黎明迎来的时间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会不同,很自然进入“

11、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是怎样的” 探究。第三部分在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中,通过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概念,根据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第四部分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到地球仪上的经线,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线差来计算两地的时差。这实际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球自转方向及地球自转周期的知识来解决,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2、通过回忆生活经验和亲身体验,理解相对运动,并用来解释太阳

12、等天体的视运动;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 3、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分析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2、难点:世界时区图的认识。 ?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只、世界时区图一张。 教师准备:世界时区图一张、转椅一把、课件。 ?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1、我们祖国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老师搜集了两个城市的一些照片与大家共同分享。欣赏完后,请说一说是什么城市?(北京、乌鲁木齐) 2、你们知道这两个城市分别在我国的什么位

13、置吗?我们可以通过地图来观察一下。我们还可以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两个城市的位置。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在不停的自转,由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那这两个城市,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一样吗?哪个城市会先迎来黎明呢? 二、模拟实验: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1、模拟实验 2、汇报: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情况? 3、但是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可能有两种,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继续研究。 三、理解相对运动,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 1、为了帮助我们研究,我们先来回忆与感受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运动现象,看看有什么规律? (1)乘在向前行驶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的运动的? (2)乘在向后倒退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 (3)乘坐旋转木马,大转盘,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 你们能得出什么规律呢?每个同学把规律记录到记录单二中。 科学记录单二 上面的几种运动现象,我们能得出的规律是: (4)推想:乘上转椅,看到周围的景物是在顺时针旋转,你的转椅应该往哪个方向旋转?为什么?再请几位学生在转椅上体验。 (5)现在我们假想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