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情感教学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726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情感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情感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情感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情感教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情感教学干溪中小学 李华蓉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名音乐教育教师,我由哀地感到一种光荣和自豪感,通过教学,让音乐溶入孩子的心田,为纯真的孩子播下音乐的种子,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一,让音乐感化孩子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给他们的必要条件。”。音乐教学要时时闪烁诱人的魅力,使儿童感到“美”,感到“乐”,才能动于情,感而奋,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儿童对故事,对童话特别喜欢。所以在教育和教学中运用音乐故事,音乐童话常能取得说教所不能取得

2、的效果。如在欣赏音乐童话彼得与狼时,孩子们喜形于色,欣喜若狂,他们被亲切的解说吸引着,被优美音响、生动的节奏、丰满的配器、柔和的音色深深的感动着,听的是那么的投入。一篇优美的音乐童话故事,犹如涓涓细流注入儿童的心田,把他们带进美好的音乐王国。又如欣赏国歌、欢乐颂和教唱我们多么幸福时,向学生介绍作曲家聂耳、贝多芬、郑律成的生平事迹和他们的故事。当孩子们听了音乐家的事迹及故事时,被音乐家的事迹像一首首优秀的革命歌曲,焕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以前辈为榜样,献生音乐艺术的信心和决心,在孩子们幼小心灵里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总之,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情感的手段,就需要音乐教育者的点拨,在教学中紧

3、紧把握住一个“情”字,调动一切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感情,真正让音乐感化孩子。 二,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童心就像一 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此教师与学生相互要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1、爱心鼓励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

4、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音乐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聪明的小猴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狗,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干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2、用心启迪原苏联教育家

5、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银杯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我便启发他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知道草原人们有哪些风俗?”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同学纷纷举手回答,我又说:“老师今天带大家去大草原旅行!”于是我们边玩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更要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