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音乐畅想--第九交响曲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641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多芬音乐畅想--第九交响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贝多芬音乐畅想--第九交响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贝多芬音乐畅想--第九交响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贝多芬音乐畅想--第九交响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贝多芬音乐畅想--第九交响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贝多芬音乐畅想--第九交响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多芬音乐畅想--第九交响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贝多芬音乐畅想 学生:潘凤杰 学号:09301097 学院:商学院摘要贝多芬是一位音乐巨人更是一位人中之杰,他不仅在音乐上受人敬仰,更在他那坚毅的品格上让人心生敬佩。他既有英雄豪情的一面,也有深沉、忧伤的一面,还有天真的、温柔的、童性的,这些的不同都成就了他音乐的多样化。贝多芬的作品包括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三重协奏曲和弦乐四重奏。而其中让大家最为惊叹的,也是让我感触比较深的却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关键词:贝多芬 敬佩 坚毅的品格 第九交响曲贝多芬音乐畅想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

2、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华文世界,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无常、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厨司,心地善良、性情温柔。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成为第二个莫扎

3、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他的作品中有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有及还有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而在182

4、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顶峰,也是音乐史上的最伟大的作品,是他全部思想的总结和情感的结晶。这部交响曲构思宏伟、气吞山河,是一部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存、斗争、发展、壮大至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人类的进化、形成,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彻 底解放自身,达到一个平等、自由、博爱、欢乐和神圣的理想世界的壮丽史诗。并且这首交向乐跟之前不同的是他在其中融入了人声的合唱,这打破了传统的形式,所以大家又称这之为“合唱交响曲”。也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响曲。 这首曲子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意:起于微渺的音乐,让人感觉遥远,朦胧而又平静的,

5、好像是要唤醒大家沉睡的灵魂。但是在平静中你会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力量,紧接着音乐由弱到强,由平稳、低沉、朦胧、渐渐发展到明朗、刚劲、节奏鲜明和震撼人心。你会一下子被这儿的音乐吸引,在这儿你会感觉到力量的出现,发展到壮大,一点一点的,让人感觉到了团结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越来越强。给人一种在对过着快乐自由的生活的畅想,在这儿只有平等与自由,尽管有困难,但是大家同心协力一起同困难做斗争,虽然困难很大,但是你可以从那种团结的声音中感到那种很张扬的信心满满。然后是由低到强的音乐,紧接着你可以更加明确的感受到在这个过程中的生命的惊险与刺激,但是好像总能化险为夷,在斗争中,他们不断壮大,变得更加坚强和更加团结

6、,以及对神圣的感知。第二乐章:一开始由弱到强的音乐让人感觉人类不断的战胜各种困难,人类不断的前进,好像在述说着前进史。我所感觉到的就是开始时那种急促还不是很明显,然后音乐越来越急促,好像困难由小慢慢变大,变得越来越惊险。但是到最后又慢慢缓和下来,好像是人类终将会战胜一切的感觉。但是你可以感觉到其中的矛盾,人类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自身的矛盾以及滋生了一些丑恶的东西。你也可以感觉到贝多芬在音乐中所传递的是他对整个社会的一个描述,也是他自己的信念与理想,所以在这一章的最后你可以感到那种光明必定战胜丑恶的信心。第三乐章:这一乐章总体来说没有前两乐章那么激昂,欢快与惊险了,更多的好像是一种回顾与反思

7、,对历史的反思,对前途的考虑。对一些伟大人物,伟大的先辈们的追忆与深思中,在这儿充满了柔美与怀旧。在这个过程中总结过去的不足以及展望着未来,你仍然可以在这一乐章感觉到团结的力量,一种永不退去的力量。好像大家都在互相鼓励,为迎接新的一天,光明的将来,为最后的胜利做准备。第四乐章:音乐一开始就很震颤人心,一开始就让人感觉到一种要冲破一切枷锁的力量,好像一种蓄积已久的力量马上就你爆发出来,而这就是变革,以及对自由平等的不断寻觅。你可以从这一章中感觉到那种对自由,创新的渴望,它好像在鼓励着人们要不断前进,寻找生命的真谛。以及在欢乐颂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人们的在看到光明前途后的欢乐与兴奋。在欢乐颂中我们

8、可以感觉到音乐的节奏越来越强,好像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正在向你袭来,而且这种力量是越来越强。而这力量好像昭示着一切的黑暗终将过去,平等,自由与解放终会迎来人类的另一片天地。最后的音乐好像进入了一个神圣的境地,好像周围的一切都是纯洁的白色,在这白色的世界中,没有了丑恶,没有了压迫,人们好像从思想和感情上都得到了升华,大家都得到了平等与自由,现在围绕大家的只有欢乐,这是一个神圣的理想世界,也是贝多芬梦想已久的世界。其实在这四章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有欢乐颂的几段,因为当我听到他们一起合唱的时候我真的有一起被音乐所感染的感觉,真的感觉到那种力量在渐渐强大,人们越来越团结,而这种力量不仅贯穿在音乐中,更

9、是打动着听者的心,就像带你穿越时空的感觉,让你身临其境去感受那种力量,那种壮大,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那种对理想的追求,对命运的抵抗。贝多芬完成了这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之后,在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原因是肝脏病。在他临终前突然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贝多芬的葬礼非常隆重,有两万多人自动跟随灵柩出殡,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里。贝多芬是音乐界的一个奇迹,更像是由上帝派来鼓励人们的使者,你可以在他身上找到坚强的动力与不屈的理由。在耳聋的条件下居然还能创造出这么多好的音乐,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他仍然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伟大的音乐家。其实我想大家最先记住的不是他的音乐有多好,而是他在耳聋的条件下居然能创造出音乐,能创造出音乐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是他还创造出了如此让人惊叹的音乐,这就让人不得不对他起敬佩。所以因为大家所铭记的已不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所传递的精神永远鼓舞着人们。参考文献:1 王建忠:试论贝多芬d 小调第九交响曲的音乐艺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版。2 吴莉莉:从痛苦走向欢乐简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哲学意蕴,呼伦贝尔学院学报。3 孟文涛、苏虞民:一本抄自“参考书目”的“研究”著作再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兼及其他,中央音乐学院学报。4音乐、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