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6105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内容摘要: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语的设计是语文教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语的设计是一堂精彩语文课的成功之门。本文从五个方面谈谈课堂导入语的方法。关键词:回顾 诗文警句 音像造势升入初中的学生对于外在事物充满着好奇,对未知的事物充满着向往。作为培养学生强烈求知欲的语文教学也稍显重要。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样大教育家孔老夫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语文教学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认真思考一番。以下仅

2、从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语的方法这个角度切入,结合自己听课和授课的经验,探讨课堂导入语的设计。一、 回顾导入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回顾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最常用方法。所谓的回顾导入是指通过回顾之前学过有关作者的作品,或者与本课内容、主题、情节内容、人物等相关的知识而引发新课文的学习。比如我在讲授丰子恺的白鹅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回顾初一上册学过的雨中登泰山的作者,让同学回忆之前教授的有关作者介绍,回顾丰子恺的文章特色,接着我引导说:“丰子恺还有一篇借物抒情的美文,是写平时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一种动物,那就是白鹅。今天就上让我和大家一起领略大漫画家的大手笔。”这

3、样回顾式的导入,让学生有了思考的余地,学习起来也相对轻松些。另外回顾导入法也可以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使用。比如在学习爱莲说第二课时的时候,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采取的是知识竞赛的方法(先是我说诗句,学生举手总结,再是我说总结学生说诗句,看谁举手最快,反映最灵活)。结果证明我们班的王宇、石紫叶、李泰等同学反映是最快的。竞赛之后有些孩子还有些意犹未尽之感,我要他们课下自己再比比。二、 直接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是指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的导入方法。一上课,教师就围绕课文板书课题导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这种导入方式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简洁明了,能使教学很快进入正题,但比较平淡,缺少激发因素,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直接导入的课文一般都是自读课文,先让学生在课下预习之后,第二天直接讲授。口技这篇课文的讲授采用的就是直接导入法,提前告知学生预习好,上课的时候直接让学生赛读,看哪个同学读得流畅、模仿得形象,这样学生们一下子有了学习的兴趣这节课的效果自然会好些。三、 谜语导入法所谓谜语导入法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过渡到新课的讲授上来。谜语导入的实践是在讲授石榴时实现的。上课铃声一响,走进教室第一件事,“今天上课之前让大家先猜个谜语,看谁反应最快,最聪明”,学生一听是猜谜语都坐好了,静听谜语的内容:“双手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膛

5、。从小一身绿,长大一身红,掰开肚皮看,一朵花儿黄灿灿。黄瓷瓶,口儿小,打破瓷瓶口,挖出红珠宝。千姊妹,万姊妹,同床睡,各盖被。胖娃娃,最爱笑,笑红身子笑破嘴,笑得大嘴合不上,露出满嘴红玛瑙。” 没等我说完学生就猜出谜底了。于是我就问学生:“一个普普通通的石榴,谁人能写得那么好,居然能被当做范文?”当然是大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了,接着就抛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大家学习郭沫若托物言志的写法。四、 诗文警句导入法 在我国文学园地中,诗词警句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表现力强,有深刻的哲理,对于学生的学习不无启迪,可为我们导入新课提借丰富的材料。同时还可以横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思古幽情,创造出相当的课堂

6、氛围,这种导入方法俗称诗文警句导入法。在学习爱莲说的时候,本人以诗文导入新课的学习,就收到了很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导入语是这样的:“荷花也称莲花,历来诗人和画家将其作为入诗、入画的题材。比如说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比如说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荷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比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宋代的哲学家周敦颐在做官期间,曾亲率部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宽的池塘种莲花。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传世名篇爱莲说,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这样的导入无疑在学习课文之前使学生接受到美的熏陶,也和这篇课文所要抒发的感情有了内在的关联。五、音像造势导入法人类的思维空

7、间应是言语、形象和音响的三维时序空间。因此,在导入时,不断从视听、触、嗅等各方面变换刺激以引起兴趣。音像导入是指采用放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引渡新篇目新知识。音像本身具有的新鲜、生动、趣味,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音像造势导入法是我在听初三语文教师陈丽老师讲周国平的家时感受最深的。那节课陈老师利用视频和音乐渲染了家对于每个人的作用和影响,这样的导入在当时深深吸引了我,引发了我的求知欲,更何况学生呢,因此这种导入方法在我看来是相当成功的。所以我在讲授海燕这篇课文的时候,也尝试着利用音像造势导入法来实现新课的导入。首先让学生听余光中的乡愁朗诵,其次让学生谈体会,最后总结诗人诗人余光中把乡

8、愁直接流于笔端,而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郑振铎先生却将乡思之情寄托在海燕身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郑先生是如何将乡思之情寄托在海燕身上的。接着就上学生听海燕的朗诵。结果这节课学生除了把握住了文章的基本内容还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除了以上的课堂导入方法之外,还有故事导入法、对比导入法、设疑导入法等等。总而言之,语文课导入的方法很多,导语的设计也林林总总,没有固定的形式,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定。导入设计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学习与理解课文,优秀的课堂导入能优化知识结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调动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感悟语文,从而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很快投入课文的意境中去。总之,课文的导入非常重要,课堂导入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造。写文章有所谓“凤头豹尾”之说,一堂课的教学亦如此,导入好了,下面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自然流动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