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教育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596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教育摘要: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迫在眉睫。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把心理健康列为思想品德课的四大教学内容之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走出心理教育的误区,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这以重任塑造中学生的健康人格。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心理教育、紧迫、误区、有效教法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按照国际标准分别在北京、河南、重庆、新疆等省市自治区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我国初中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基于我国初中生巨大的基数,这一心理异常的比例迫切要求我们进

2、行深刻反思。经过心理专家们认真分析发现当代中学生的不良心理涉及到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校恐惧,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对此,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引导,后果将不堪设想。面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现状,国家在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中把心理健康为思想品德课程的四大教学内容之一,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并在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中对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1)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3、,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3)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4)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5)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6)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力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而我国目前在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主要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4、师资缺乏。我国目前缺少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目前为止,只有少部分大学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从事心理学方面的辅导。而相对于大学而言,国内绝大多数中小学都没有专职或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也是当前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不能令人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无疑应该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应当让所有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起属于自己应尽的那一份职责。否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便无法落到实处。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责无旁待。 那么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如何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呢?首先,应该走出几种心理教育的误区:一、

5、 不要把心理教育搞成心理学教育。心理教育不像心理学那样强调概念、规律、定律;而是强调情感、体验,注重过程和方法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二、 不要把心理教育搞成传统教育。要注意教师角色转化,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不要只注重知识的识记和成绩的好坏,要注重知识的内化与应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解决实际问题。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为多元的三维评价方法。三、 不要以为学生参与的活动越多越好,应本着:活动要实现教学目标、活动之间层次递进、师生共进、适时适度的原则。那么到底怎么才能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好的进行心理教育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有效教法入手:1、让思维在“问题”中呈现与发展

6、“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以“问题”为中心,从重视“知识的灌输”转变为重视“问题的解决”,使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思想品德课中的问题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提出的,或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所提的问题应指向教学目标的完成,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并经过思考后都能解决的问题。其往往具备了课堂教学灵魂的作用。例如,在七年级 (上册)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中,教师可预设“你对初中崭新学习生活的感受”。初中生经过畅谈升学后的感想,了解在初中阶段初中生应摆脱小学阶段过度依赖教师

7、的心理,逐步学会自主学习,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以此引导出“如何确立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家庭状况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在学习中享受生活。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手段,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是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的,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动状态,这将促使他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筑新的思维过程。2、让“感受”在“体验”中升华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体验正是一种心智活动,它是用全部的感受去关注,去欣赏,去体会事物、人物、事实和思想。新思想品德教材降低了“政治性”教育,注重了“人性化”教育,特别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注涉及到

8、了人生发展的本质问题。这就为体验教育搭建起一个“人性化”的平台,体验教育是通过课堂中的情景教学来实现的,学生的体验学习与教师的体验教学又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语言、表演、音影、实物、图画来创设教学情境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师设置情景引导学生真正走入学习材料所设立的学习环节,以学生积极的主体体验来组织教学过程,最终实现学生思维和感悟相结合。如在走进青春一课教学中,设计这么一个活动环节:设“少年烦恼门诊”,由学生分别充当医生与患者:在进入青春期后,你比从前有更多烦恼吗?将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写下来(用事先准备的白纸,学生不署名)。关于烦恼,我们有哪些应对方法?与小组里的同学探讨后记录下

9、来。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很自然地进入下一个环节“青春期对策篇”,进入角色的学生纷纷为“小小少年不再烦恼”支招。也可以借用当前流行电视栏目名称“实话实说”,请本校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客串当一回嘉宾与同学“面对面”,实话实说初中生青春期烦恼与消除处方。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身临其境”的活动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解开“心中的结”,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课文的有些章节也可通过戏剧性的表演来实现情景教学。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教师指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角色的形象,恰如其分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使小演员和小观众都会受到启发和教育,而这种教育作用常常是教师的语言阐述所起不到

10、的。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由于情景教学经历了知、情、意、行的结合,最终实现认知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3、让潜能在“合作”中锻炼一位哲学家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思想。”本次新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拓宽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社会。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师生互动”,也可以“生生互动”。根据初中生年龄段的特点及学校的状况,我提倡“以

11、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的合作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和效率,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应事先确定学习目标,请学生准备好自己的观点,在分组学习中汇报对目标内容的理解,小组成员通过讨论、互议,再结合教科书,听听教师的归纳总结,获得对一个问题、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当然,对一些小组讨论不能统一的思想,可以再开展全班性的互动,得出相对一致的观点。在初一第八课“学会拒绝”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依据班级情况将学生分成适当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谈谈影响他们的诱惑都有哪些,及其对此自己应采取的

12、态度。从中归纳出:对美好事物的诱惑,我们应当努力去追寻、探究;对影响我们的幸福生活,甚至危害生命健康的不良诱惑,要果断地说“不”。另外,分组制定出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在全班发表拒绝诱惑宣言的倡议。在这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的压抑、循规蹈矩和胆怯状况,他们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他们敢想、敢说、敢于质疑,乐于发表意见,勇于大胆创新。学生从课前准备,课堂表现到课后反馈,反映出他们的思想认识、口头表达、心理反应、行为参与等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他们的是非辨别、思维判断、活动组织、理解运用等综合能力也在明显增强。4、让素养在“活动”中陶冶教育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教

13、育即生活”。初中阶段是学生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乐于动手、喜欢表现,是培养兴趣、锻炼意志的关键期。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心理健康得益于高雅的生活情趣。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领域,包括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生活经验。在学校应当把思想品德课与音乐、体育、美术和科技相结合。通过在第七课“品味生活”里,运用开展体育活动、搞个人绘画作品展、组织聆听著名音乐作品、

14、自己动手制作小科技等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趣,对中学生陶冶情操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很有意义。课堂教学作为心理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者要有与时俱进的作风,紧跟新教材的精神,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向活动实践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人生经验的对话者和分享者。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带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获得发展的乐园,力求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健康人格。参考文献: (1)韩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3)陈宗杰 有效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