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编码器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446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cm编码器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pcm编码器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pcm编码器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pcm编码器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pcm编码器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cm编码器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m编码器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PCM编译码器设计 专业班级:13电信科技2班 姓 名: zmd 学 号:1307080714241 指导教师: 彭文娟 【摘要】 脉冲编码调制PCM是将模拟信号变换成二进制信号的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编码方式,它不仅用于通信领域,还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遥控遥测、数字仪表、广播电视等许多领域。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仿真实现一个PCM编码与解码系统。编码器实现输入模拟话音信号完成PCM技术的三个过程:采样、量化与编码,解码器实现还原原信号过程。然后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来分析该系统性能。 关键词: 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PCM编

2、译码器目录1 概述11.1课程设计的目的11.2课程设计的内容11.3课程设计的要求12 设计原理22.1 硬件框图22.2 脉冲编码调制PCM22.2.1 抽样32.2.2 量化32.2.3 编码53 基于Matlab软件仿真63.1 模拟话音输入系统框图63.1.1 部分模块介绍63.1.2 部分参数设置图73.1.3仿真结果示意图133.2 数字信号话音输入系统框图143.2.1 数字信号参数:143.2.2 仿真结果:154 性能分析165 结束语161 概述1.1课程设计的目的 脉冲编码调制PCM是模/数变换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编码方式,结合老师所教学的通信原理教程课程,培养我们的实际

3、动手能力。通过这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对PCM编码和译码的原理及其性能有更深的认识,并进一步的了解MATLAB软件的使用,也锻炼了我们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会更加的细心。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对该设计中涉及的编码器和译码器中使用到的模块进行调试、仿真和分析。1.2课程设计的内容仿真实现PCM编码器和译码器。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一个PCM编码和译码系统。要使编码器实现输入模拟话音信号完成PCM技术的三个过程:采样、量化与编码,解码器实现还原原信号过程。然后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来分析该系统性能。1.3课程设计的要求 1、学会并运用MAT

4、LAB集成软件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构建硬件原理框图,掌握PCM的编码和译码的原理; 2、掌握PCM编码的三个基本过程:抽样、量化、编码。将输入的模拟语音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进行传输。并观察输出波形; 3、掌握解码还原原信号过程,观察输出波形; 3、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来分析该系统性能。 2 设计原理2.1 硬件框图编码量化抽样低通滤波话音输入信道编码量化抽样低通滤波话音输入图2-1 PCM系统原理框图2.2 脉冲编码调制PCM 脉冲编码调制PCM主要包括抽样、量化与编码3个过程。抽样是把连续时间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时间连续幅度的抽样信号;量化是把离散时间连续幅度的抽样信

5、号转换成离散时间离散幅度的数字信号;编码是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量化后的抽样信号。 图2.2.2 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2.2.1 抽样模拟信号通常是在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在一系列离散点上,对这种信号抽取值称为抽样。理论上,抽样过程可以看做周期性单位冲激脉冲和此模拟信号相乘。抽样定理:若一个连续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小于,则以时间间隔为的周期性冲激脉冲对其抽样时,将被这些抽样值所完全确定。恢复原信号的条件是,即抽样频率应不小于。这一最低抽样频率称为奈奎斯特抽样速率。与此相应的最小抽样时间间隔称为奈奎斯特抽样间隔。 2.2.2 量化模拟信号的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由于均匀量化的主要缺点是,无论抽样值大

6、小如何,量化噪声的均方根值都固定不变。因此,当信号较小时,则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也就很小。这样,对于弱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就难以达到给定的要求。通常,把满足信噪比要求的输入信号取值范围定义为动态范围,可见,均匀量化时的信号动态范围将受到较大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实际中,往往采用非均匀量化。实际中,非均匀量化的实际方法通常是将抽样值通过压缩再进行均匀量化。通常使用的压缩器中,大多采用对数式压缩。广泛采用的两种对数压缩律是u压缩律和A压缩律。A律具有如下特性: 由于A律压缩实现较复杂,常使用13折线法编码。它基本上保持了连续压扩特性曲线的优点,又便于用数字电路实现,本设计中所用到的PCM编码正是采

7、用这种压扩特性来进行编码的。图2-3示出了这种压扩特性。图2-3 13折线曲线下表是13折线法和A=87.6时的A律压缩法的比较表2-1i87654321001/82/83/84/85/86/87/81A律x值01/1281/60.61/30.61/15.41/7.791/3.931/1.98113折线法01/1281/641/321/161/81/41/21折线段号12345678折线斜率161684211/21/42.2.3 编码编码是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量化后的抽样信号,编码的逆过程称为译码。理论上,任何一种从量化电平值到二进制码组的一一映射都可以作为一种编码。有不同的编码方法可以将量化电

8、压编码。常用的编码有两种,即自然二进制码和折叠二进制码。由于折叠二进制码可以大大简化编码电路和编码过程,且误码对于小电压的影响较小,对小信号有利;另外,语音信号小电压的出现概率较大,所以采用折叠码有利于减小语音信号的平均量化噪声。在13折线法中,采用的折叠码有8位,分别为:第一位:表示量化值的极性正负。第二四位():表示段落码,共计3位。可以表示8种斜率的段落;最后4位()为段内码,可以表示每一段落内的16种量化电平。段内代表的16个量化电平是均匀划分的。所以,最后7位码总共能表示27=128种量化值。表2-2和表2-3给出了段落码和段内码的编码规则。段落序号 段落码 811171106101

9、51004011301020011000 量化间隔段内码15111114111013110112110011101110101091001810007011160110501014010030011200101000100000 表2-2 段落码的编码规则 表2-3 段内码的编码规则在上述编码中,虽然段内码是按量化间隔均匀编码的,但是因为各个段落的斜率不等,长度不等,故不同段落的量化间隔是不一样的。其中第1段和第2段最短,斜率最大,其横坐标x的归一化动态范围只有1/128;再将其等分为16小段后,每一小段的动态范围只有(1/128)*(1/16)=1/2048。这就是最小量化间隔。第8段最长,

10、其横坐标x的动态范围为1/2;将其16等分后,每段长度为1/32。假若采用均匀量化而仍希望对于小电压保持有同样的动态范围1/2048,则需要用11位的码组才行。现在采用非均匀量化,只需要7位就够了。3 基于Matlab软件仿真3.1 模拟话音输入系统框图3.1.1 部分模块介绍1.信源(Chirp):把消息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2.模拟低通滤波器(Analog Filter Design):低通滤波器是容许低于截止频率的信号通过, 但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不能通过的电子滤波装置;3.矩形脉冲序列(Pulse Generator):用来发生信号的系统。由于产生和传输单位冲激函数难以实现,因此采用矩形脉

11、冲抽样。4.相乘器(Product):一种完成两个互不相关的模拟信号相乘作用的电子器件。通过相乘器使语音信号与矩形脉冲序列相乘,从而获得时域离散信号,这个过程就是信号抽样。5.A律压缩器(A-Law Compressor):用以减少数字信号的冗余度,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由于A律压缩实现较复杂,常使用13折线法编码近似表示A压缩律。6. 量化器 (Quantizer):将抽样值的范围划分为M个区间,每个区间用一个电平去表示。这样,共有M个离散电平,称为量化电平,用这M个量化电平表示连续抽样值的方法称为量化。7. 编码器 (Uniform Encoder):将量化后的信号编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

12、。8. 环滞比较器 (Relay):将高低电平固定,使其波形波动不要过大,影响最后输出的波形。9. 译码器 (Uniform Decoder):将从信道传输出来的信号进行解码;10.A律扩展器 (A-Law Expander):将解码后的信号量化值进行扩展。11.零阶保持器 (Zero-Order Hold):还原原信号,转换为连续信号。3.1.2 部分参数设置图Chirp模块:Analog Filter Design 模块: Pulse Generator 模块:Product 模块:A-Law Compressor 模块:Quantizer 模块:Uniform Encoder 模块:Un

13、iform Decoder 模块:Relay 模块:A-Law Expander 模块:Zero-Order Hold 模块:3.1.3仿真结果示意图编码结果:译码结果:3.2 数字信号话音输入系统框图3.2.1 数字信号参数:3.2.2 仿真结果:编码结果:译码结果:4 性能分析通过仿真软件构建的框图中的示波器可直观观察到,模拟信号的PCM编码和数字信号的PCM编码、译码的波形光滑,与理想状态相比较,基本无误差。而观察到的模拟话音信号的PCM译码波形图,可看出经PCM编译码后的模拟信号与原信号存在较小误差,波形不够光滑,波峰出现少许平缓。产生误差的原因:由于无穷内插公式和许多高频分量而混入了输入噪声,导致输出波形不够光滑,出现少许平缓。5 结束语 这次通信原理的课程设计历时很长,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感到忙碌与紧张。不过让我收获良多,首先让我更清楚的了解到脉冲编码调制PCM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