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有感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3425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有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有感 近日,我学习了伯牙绝弦一课,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警世通言中的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在学习伯牙绝弦时,我不禁被“伯牙破琴绝弦”的举动所感动。我想,伯牙会这样做,不仅是因为知音难觅,也是因为他们两人的情义。因为伯牙绝弦没有详细写明俞伯牙与钟子期相识、相知的过程,所以我阅读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古来论交情至厚,莫如管鲍。”“这样朋友,才算是个真正相知。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俞伯牙与钟子期就是一对知音。俞伯牙当时是晋国上大夫,因公事回到了故乡楚国,公事已毕,俞伯牙假奏楚王,称不幸患病,游览江山之胜。

2、伯牙坐在船中,觉得无聊便抚琴弹奏,以遣情怀。忽闻岸上有听琴人,知道是一个樵夫后,就出题考问,樵夫对答如流,后又道出了伯牙的心事,成为了伯牙的知音,这位樵夫就是钟子期。钟子期与俞伯牙没有受地位等级观念的影响,成了知音。这是为什么呢?这不仅是因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还是因为钟子期对俞伯牙的琴的出处,何人所造,选用何材,尺寸大小,六忌,七不弹,八绝等尽知,这些使一位朝廷官员对一位樵夫肃然起敬。钟子期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心中所想。这是一种绝高的听,是一种用心倾听的境界。伯牙巧遇到钟子期,这对伯牙来说是何等的欣喜。当听到钟子期去世的消息是,五内崩裂,泪如泉涌,大叫一声,傍山崖跌倒,昏绝于地。旁

3、人扶起伯牙苏醒。伯牙坐于地上,口吐痰涎,双手捶胸,恸哭不已。随后又被钟子期的义所感动。子期虽死,可他死前不忘与伯牙的约期,要求家人把他葬在江边,要等伯牙来,还要听伯牙的琴声。伯牙知道了,感动至极。之后伯牙来到钟子期的坟上挥泪两行,抚琴一操。最后把琴弦弄断,发出感叹:“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最后伯牙对钟子期的父亲说:“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从这个故事中,我体会到了钟子期与俞伯牙深厚的友谊和钟子期的大义大孝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