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0420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关于行与知的关系,想要我写出什么大道理来,其实是很难的。毕竟本人才疏学浅,思维也久未整理,姑且发表个人的谬论吧。 上次回家,一个人去田野逛了很久,看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风景,吹着拂过麦浪的清风,很多郁结一瞬间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自然之力总是给人恰到好处的心安,抛却那些无谓的言语,以它的秀美和浑然天成,给你最浅最深的震撼。静静地走着,静静地看着,油菜花已经隐退了,谁家的豌豆已经圆润,辣椒秧晒得拉下了脑袋,蚕豆还藏在花的梦里酝酿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一切,也都是书本上叙述中完成不了的平凡惊喜。 是谁说过,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旅行即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 其实不

2、然。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谁说一定要背上行囊去远方才算旅行,谁又说旅行就得是陌生的地方。带上轻松的心情,走一段青石小路,未尝不是一次行走。世上本没有绝对熟悉的地方,哪怕是你住了二十年的家呢,哪怕是你走过二十年的小路。花开一季,各不相同。 说不出旅行的意义。却知道那是书本上描刻下无法复制的奇迹。无论临摹得多么仔细,也抵不过亲自去走一趟。 知识恰恰是在于,给你亲自走一趟的建议。但那仅仅是建议,没有了行,知只能停留在认识,却无法进入灵魂,真正感知。 这样说,并非我不相信知识的重要性,但真正的生活远比那些方块字的组合来得真切。没有耕耘过,没有踩过泥泞的秧田,没有感受过烈日下割稻的汗水,你很难对“锄禾日当

3、午,汗滴禾下土”有更深的理解,你当然也不会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究竟意味着什么。它给你的情感少了实践的桥梁,也就只能维持它表面的样子。于是,我们隔岸相望,现实与思想的距离。就比如说感冒,书上说感冒会头痛,会发烧,会流鼻涕,我们也只是在认识层面上了解了,只有当我们真正感冒的时候,才能更清楚地知道,流鼻涕时餐巾纸一张一张抽出的无奈,发烧时浑身难受滚烫的挣扎,头痛时昏昏欲裂渴望健康的心情。 我就想到一句话,我们总是很轻易的去劝慰别人,却无法劝慰自己。这是知与行的不统一。很多道理我们都懂,讲的头头是道,俨然一副智者模样。然而,当我们不再是那个旁观者,所有的语言也就不再那么真理。于是,我们开始怀

4、疑,开始感到文字的无力,开始重新去审视那些“知”。一次深入骨髓的无助颓唐,或许会让我们自伤得体无完肤;一次刻骨铭心的挫折打击,或许会让我们痛苦得自暴自弃。但,当有一天,我们走过,一切业已云淡风轻。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理解脑中的“知”,因为,已刻进心里。老师说,年轻是允许犯错的年纪。这也是对“知与行”的考虑吧。我们的确已知道了很多,关于做事,关于做人。然而不亲自地走一走,磕磕绊绊,终究无法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曾如是说,让后来人久久传诵。 当然,我们也不用事事躬行。 让我学会“1+1=2”,很简单,让我证明的话,我只能说句抱歉了。如果让我们把学过的东西都证明体验一遍,显然

5、是不可能的。这里面还牵扯着必要的精力、财力、智力。难道这不与之前的观点矛盾吗?其实不。我从不认为“知”能替代“行”,只是,我们的有限决定了我们必要的取舍。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又怎能奢求拥着所有相同经历的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享受着他们的恩惠,简化着生活,躬行着生活,这样,就很好了。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的真理只能是设想,行到深处,水到渠成。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生活中而来,好的坏的,美的丑的。脱离了客观,脱离了实践,也就无法诞生。我向来是不爱空谈议论的,逻辑思维欠佳,理不出头绪。只能称为“散”文。也尝试过很多文体,开始老师说叙事类能博感情,于是我们写叙事文;后来老师说议论文好写且易得分,于是我们写议论文。其实,不断地写作尝试后,我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习近平主席曾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八个字,简单明了。道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需要的正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实干精神,而不是高举旗帜,空谈理论。理论应当联系实际,理论更当指导实际。然而,没有了实际的理论,兴邦就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 想起陶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很喜欢,尽管理解上免不了有所偏差。我把它作为题目,也只是因为喜欢,不然,哪配得上这样大气的言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