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和玉门古渡解说词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0416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虎牢关和玉门古渡解说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虎牢关和玉门古渡解说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虎牢关和玉门古渡解说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虎牢关和玉门古渡解说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虎牢关和玉门古渡解说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虎牢关和玉门古渡解说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虎牢关和玉门古渡解说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虎牢关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欢迎大家来到荥阳汜水镇的虎牢关,我是荥阳旅游局的工作人员,非常荣幸今天能够为各位领导讲解虎牢关与三国战争的渊源故事。虎牢关有3000多年的历史,南连嵩岳,北临黄河,古时唯有一深壑幽谷通往洛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传说西周时期周穆王到这里打猎时,他的勇士高奔戎活捉了一只猛虎并圈养在这里,所以称为虎牢关。关口旧址因战乱和洪水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最后一次修复是在清咸丰十一年,虎牢关墙基为石头砌成,墙体为黄土所筑,当时墙高20多米,宽10.5米,但是由于山洪冲刷,城墙现已不再存在,关口遗址处仅有一块雍正九年所立的石碑,碑高2米,宽0.7米,上面写着“虎牢关”三个

2、大字。虎牢关素称“攻如虎猛,守如牢坚”,是九朝古都洛阳的东方门户,历史上许多军事活动均发生于此。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因为独揽朝政,引起限关东各州郡牧守、军事集团的不满,大家便结成联军,推举袁绍为盟主,挺进虎牢关,讨伐董卓。董卓手下守卫虎牢关的的猛将叫华雄,武艺高强,先把孙坚打败,接着又连杀祖茂、俞涉、潘风三位大将,吓得联军将士不敢出营,这时关羽站了出来,立下军令状,要去斩华雄的首级。曹操佩服关羽的胆量,要敬他一杯热酒,关羽却说:“ 酒先放在这里,等我回来再喝。”说完就拍马出阵,当关羽一番厮杀后提着华雄人头回到营帐时,那杯酒居然还微微烫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故事“温酒斩华雄”。 后来

3、,董卓派人抢回了华雄的人头,埋在虎牢关南边的卧龙山,当地的百姓从此称这座山为华雄岭。话说董卓听说华雄被杀,连忙派吕布率5万大军增援虎牢关。吕布到虎牢关后加固城防,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段城墙就是当年吕布城的南城墙,至今仍能清晰地看到夯土层和夯窝。西边那个高台就是当年吕布阅兵点将的地方,百姓称为“点将台”,站在点将上,可以感受到“黄河天险绕城流,一战成命天下候”的雄壮气度。俗话说的好:“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可不是吹的,只见吕布出战时,跨下赤兔马飞走如风,手中画戟使的是神出鬼没,他杀退了方悦,刺伤了武安国,眼看着又要刺伤公孙瓒。危急时刻,张飞大吼一声,手舞蛇矛枪冲上来,两人大战50回合,张飞也没占上

4、风;关羽一看情势不妙,挥动青龙偃月刀前去帮忙,又战了30回合,仍然伤不了吕布;刘备在旁边急了,也上阵帮忙,三个人把吕布围在当中,走马灯般的轮流冲杀,吕布本事再大,三拳他也敌不了四手呀,渐渐觉得难以招架,正在这时张飞突然一撤身,反手将蛇矛枪刺向吕布的咽喉,吕布赶紧低头,脑袋躲过了矛头,却不料束头发的紫金冠被张飞挑落汜水河中。这一下吓得他失魂落魄,急忙冲出包围圈逃回了虎牢关。这段故事就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经典的“三英战吕布”。直到今天,据说每当星满晴空,当地人常见到汜水河上有熊熊火苗,熠熠发光。而发光处正在吕布头盔落水处,人们传说那红光乃紫金冠宝光的再现。此外,现在还有一条历经千年不锈不蚀的铁链镶嵌在

5、虎牢关的半山腰,相传那就是当年三英战吕布时遗存的实物绊马索。当年联军几次与吕布交战,都没能打赢,就在吕布出战的必经之路设下了绊马铁索,用青草遮掩,一头埋在山腰,一头让人伺机拉起,想让吕布跌入陷马坑,谁知,吕布的坐骑赤免是匹宝马,绊马索对赤兔来讲根本起不到作用,后来就被埋在了山崖中。由于山洪冲刷,现在绊马索从山崖中露出来十几米,虽然历经千年风雨,却毫无锈迹,光滑如初,传为当地一大奇观。虽然虎牢关当年的城墙已是沧海桑田,但这里的三义庙千年来却烟火不断。这座三义庙最早是座“关帝庙”,当年关公死后,玉皇大帝把关羽封为“关圣帝君”,这里也建了关帝庙,后来刘备、张飞死后,虎牢关的老百姓感念他们三人的兄弟情

6、意,就把刘备、张飞也供奉在这里,这座庙就改称“三义庙”了。大家来看,这尊高约6米、蚕眉风目的塑像就是关羽,墙壁上的绘画生动地描绘了当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情景。在虎牢关东20余里处的地方,有一道峡谷,因形若牛口,所以叫作“牛口峪”。古时有官道南北通行,地形险要。后来因为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在这里生擒窦建德而名噪一时。当时隋朝灭亡,中国北方形成唐、郑、夏三分天下的局面。郑,也就是王世充,据河洛;夏,也就是窦建德,占河北;而唐,兼有关中、三晋之地。当时天下之争,错综复杂,唐只是稍占优势,并不能够说是稳操胜算。 唐高祖武德三年,李世民力排众议,说服李渊,起

7、大唐倾国之兵进攻王世充,开始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洛阳攻坚战。当时王世充的部队乃是旧隋遗留下来的精锐之师,加上洛阳城池坚固,即使是李世民这样的军事天才亲率唐军主力日夜攻城仍然拿不下洛阳。但通过将近一年的围困,李世民不但逐渐将洛阳外围的重要据点牛口峪、虎牢关等全部拿下,还切断了洛阳城与外界的一切交通,洛阳陷入孤城的局面,粮草方面更是不济。但唐军也好不了多少,兵困马疲,丧失信心。两方均成为强弩之末,互相都撑不了多久了,双方形成了僵持不下的局面。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速战速决。 武德四年春,正当唐军进退两难的时候,窦建德亲率夏军主力,来救王世充。一路过关斩将,很快前锋部队便进入河南境内。那个时候洛阳的粮食顶

8、多能捱个半月,若在个半月内窦建德不能攻陷牛口峪、虎牢关来救援,洛阳便要完蛋。赶到牛口峪时,夏军兵力号称四十万。这个数字对于久旷于坚城之下,已经精疲力尽的唐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十分不利,两面受敌的情况之下,几乎所有的文臣武将都劝李世民撤去洛阳之围,退回关中等待时机,连李渊也连续传下圣旨,严令李世民退兵。然而就是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之下,李世民顶住了压力,将唐军主力交给李元吉继续围困洛阳,自己亲率数千精锐赶往虎牢关去迎战窦建德的四十万雄兵。 唐武德四年(621年)五月二日,双方在虎牢关附近进行决战。窦建德命令全军出动,从板诸到牛口峪摆开阵势,北临黄河,西连汜水,连绵20余里,李世民一边

9、以逸待劳,一边命人散播“窦(豆)入牛口,势不长久” 的传言,动摇夏军军心。并对众将说:“我们按兵不动,他们勇气自衰,时间一长,士卒饥饿,自然撤军,那时我们追击,一战可胜。现在我和大家约定,过午破敌。”果然,中午时分,窦军士卒饥饿疲倦,纷纷坐在地上休息、喝水,这时李世民派兵探知窦兵无意战斗,就说:“可以打了!”于是自率轻骑先行,大军后继,东渡汜水河,直逼敌营而来,窦军还没有明白过来,唐大军已到,加上疲饿交加,不多时便阵势大乱。李世民率程咬金,秦叔宝等卷旗杀入敌军背后,展开唐军大旗,高插山顶。夏军将士见唐军已占了中营,无心恋战,大溃奔逃。唐军趁势追赶30余里,杀死3000多人,生擒窦建德于牛口峪,

10、俘获敌军10万多人。李世民立即押着窦建德来到洛阳城下,用鞭指着囚车,仰呼城上道:“王世充!你看囚车里面是什么人?便是来救你的窦建德。”王世充正在城楼,向下一瞧,果然囚车里闷坐一人,心理顿时凉了半截儿,壮着胆子问道:“囚车里真的是夏王吗?”窦建德道:“别提了,我没能救你,倒先成了阶下囚,你害得我好苦!”。王世充还要想说点道歉的话,唐军又牵出三辆囚车。仔细一看,竟是与窦建德合兵一处来救自己的哥哥王子琬,还有自己派去夏营的说客长孙安世和郭士衡,顿时知道全完了。只听李世民高喊:“王世充!你要再不投降,他们可就全要死在你的眼前了!” 王世充慌忙说:“别杀他们!我投降了还能保住性命吗?”李世民将手一挥:“

11、没问题!” 王世充于是开城投降。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虎牢关战役。牛口峪、虎牢关之战,李世民将智谋、勇猛、耐心、果断等各种统帅才能发挥到了极至,以数千骑兵破十万强敌,一战而擒两王,威震天下,并由此奠定了辉煌盛世大唐王朝的稳固江山。好了,虎牢关的主要景点我们都已看过,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在春天再来虎牢关,那时这里的上千亩油菜花怒放,一层层,一片片,遍野的金黄犹如美丽的花毯,将虎牢关装扮地更加灿烂。玉门古渡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欢迎大家来到玉门古渡参观游览,我是荥阳旅游局的工作人员,非常荣幸今天能够为各位领导讲解主门古渡的历史传说和故事。玉门古渡位于荥阳市汜水镇口子村,西有大坯山(又名九曲山、葱山),东

12、有广武山(又名三皇山、数山),两山对峙处有汜河缓缓北注黄河,景色异常迷人,曾是成皋十大胜景之一。古时候这里是往返南北、连接东西的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在这里还可看到“ 黄河夕照”的壮美景观。玉门之名由来已久,相传上古之时,大坯山和广武山并没有像现在一样分开,而是连为一体的,汜河流到这里没有了出口,常常泛滥。到了大禹治水时,见这里山壁偏薄,就决定在这里挖山以便疏通汜河直接通往黄河消除水患。在召集水族们一起商议的时候,小龙鱼就建议说,不必劳动大家大兴土木了,我们可以在这里钻个洞,让汜水从山下面流入黄河不就可以了吗?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只是天长日久,由于河水不断冲刷,

13、山体渐渐塌陷下来,形成了一个口子,从此这里就被称为口子村了。汜水河在此流入黄河,清浊交汇,远望如一条白色玉带,非常漂亮,也很少泛滥了。等到有一年汉王刘邦从这里渡河的时候,问当地人渡口叫什么名字,人们告诉他叫“鱼们拱洞”,由于方言差异,刘帮听成了“玉门古渡”,连声说:“好名字,好名字,汜水像一条玉带一样穿过两山门户,真是玉门古渡”。从此这个渡口就被称为玉门了。 现在的玉门古渡景区建有一片休闲广场,广场中心有亭阁一座,名听涛亭,登亭可观赏浩渺黄河;河口两侧大伾山、广武山上各有小亭,有羊肠小径可达山顶;广场南侧还建有吟诗廊,廊中置碑刻数十通,镌刻古今名人吟诵玉门古渡、虎牢雄关的诗词,都是名篇佳句,引

14、人入胜。古渡口现仍为码头,停泊着小型游船,荥阳辖地的滩涂上种有庄稼,农民们到滩涂上耕耘也要乘船方可抵达。河口西面是虎牢关村,东面是口子村。这两个村庄的人从前大多以当船工为生。而在汜水入黄河口的北岸,就是有名的虎牢关,历史上又有皋关、武牢关、汜水关、行庆关、古崤关等名称,历代都形容为“锁天中框,控地四部”,是兵家必争之地。玉门古渡毗邻虎牢雄关,由洛阳、长安两京出西域,经古都郑州、开封入齐鲁逼胶东,南下荆楚再进蛮夷之地,北上幽燕走直道抵阴山大漠,无不取道于此,故此自古为兵家垂青,武王伐纣,出镐京,攻汜水关,由此渡河直捣朝歌;汉刘邦自玉门北出,渡黄河克修武,夜收韩信军,军威复振;楚汉争霸,曹咎成皋失守,自刎于汜水之畔;夏唐对决,窦军大败于汜水东;1128年,金兵南侵,兵临汜水,民族英雄岳飞与金兵大战于汜水关。岳飞选精兵三百,布下阵式,并以疑兵之计,智取竹芦渡,大败金兵。岳飞设阵之处至今有一个名叫“岳阵图”的村庄古今多少事,多与玉门古渡、虎牢雄关相连相接,可歌可叹。好,玉门古渡的主要景点我们已经看过了,欢迎各位领导能有机会再到这个地方,欣赏壮美的黄河,走进神奇的传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