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韩国语第三册语法翻译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0341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语法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语法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语法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语法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语法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语法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韩国语第三册语法翻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帖】标准韩国语第三册语法翻译,非常准确和完整,应该很有用4 s0 5 B- B/ U& D2 j) n- D( m& v* p6 N3 以下是对标准韩国语第三册中出现的语法的中文解释:; ) n0 L ( C第一课:: K+ / V) r0 D& G$ v9 G% q1. # k- J$ 4 b# O+ m通过某种行为得出相关的判断;译成中文是“从可以看出,从看来”; 动词现在时接 ,过去时接() ,形容词接() ;! F/ x D+ B9 G6 F v2. /% q K: k( y$ p过去的某个动作行为引起后面的结果;本语法注意:一定是过去的动作,也就是只能用在动词过去式,形容词等不可

2、以;! S0 E+ Z o: W) n% d; a3. ! _1 s; N7 C% N9 A- $ x用在动词词干后面,表示某个动作重复进行;翻译成中文“几乎都 ”3 * M! O! v& BX# X4. ()3 M% N* z7 A8 g/ I: 非常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翻译成中文“听说 ?” 向别人确认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情;按照词性和时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Y K3 L. s& z动词 : 现在时(包括将来时):词干()()0 n6 T K* ?& ; a, k过去时: 词干/()( z3 B# J; d! ox形容词:词干()2 h4 a- z p9 g/ L名词:()() l7 i2 Y

3、5 X4 p q( A* ?第二课& o j* Q/ J S1. /2 F: F/ n3 h$ C+ Z, D* w“”表示非常,“/”表示原因;本语法翻译成中文是“因为太所以”也就是在原来表示原因“/”的句型基础上引出的另一个句型;(注意:“”一定要用在“/”句型中才可以表示非常的意思;); _7 i! p* f) * v2. () ( B3 8 P b* H+ a表示“恐怕(所以)”,或者“担心(所以)”;可用于动词和形容词后面;8 M: 2 A$ k$ d0 A; ?& w+ H! Y3. e5 i& Y, p4 O: y- O0 用在名词后面表示“按照(而不同)”,后面通常接“,”等。

4、, n- u2 f4 n2 G2 O9 k4. () : 6 G1 |9 I) _5 _v8 Y2 Y) l, t(以前上课时提到的语法,表示“希望,祝愿”). d* s9 ! N. j$ T! Y第三课. h/ X4 n/ r, a- q1. , c. V: l/ n3 Y# k) K* W& L% K7 对过去所看到的听到的或感受到的事情的回忆;本语法由表示过去时的终结词尾“”和“”构成,“ ”是“ ”的尊敬体;所陈述的事情正在进行状态时用直接用词干接“/ ”,所陈述的事情已经结束时用“/”或“/”。0 R) i3 gQ) x* 2. ?0 p8 l5 $ B4 x+ H: L用在动词词干

5、后面,翻译成中文可以为“早就应该”或者“本不应该”等;表达话者对别人没有做某事的遗憾;注意:否定的时候用 ?+ j+ S5 T, |& Z$ N% p2 L+ p3. u5 C% z3 W/ - B2 r3 I% p- M以前学过的此连接词尾的意思是“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本课中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多用在自动词后面;意思与“ ”较类似;, |6 T* ( s- : b3 M# Q$ h m第四课, L8 |/ e6 t8 : w8 L1. () , 4 k1 L. X: j3 Tw; 表示到达某种程度。用在动词后。, |2 _$ f$ I# ; z# 4 y; Q2. ,

6、 |3 r! B; k K% 9 t7 p6 x口语。表示反问“不是吗?”) P/ p+ O6 S( X( x; K0 1 I3. ()0 M $ K& ) AE表示某种资格或身份。(以前补充过此用法)$ x# Y8 M+ G2 z+ E% D N. x4. / ( U m* WS% p5 c; G表示某种行为从过去持续到现在。用在动词后面。5 Z8 i$ a B, x% S. r4 J a第五课% c g4 o9 u, B1. 8 i: _! n: J! ! t表示过去的行为或状态现在有所变化或情况相反。注意:本连接词尾用在动词或形容词词干后面;只能用语主语是二三人称的情况;; G. J7

7、e8 A3 V! C: i2. 7 0 C. U0 / z9 G) A6 E9 ?, g表示感叹,“多么啊”与以前学过的“ ”类似。 x4 W; _d8 X8 u- b$ c3. 7 7 t, l( H5 5 u4 V L表示委婉的劝诱;是一般用语对长辈或上级的命令式。* f, / O: D# Q0 O% w P* _4 g4. /& r! wJ. w; W9 P表示“以为”和“不知道,没想到”。6 Z7 ? 2 t+ 按照事态和词性分为以下情况:9 m* 3 U x A- v0 H% 8 N. I形容词:()/(有时用()/的情况也有,这表示猜测的成分更多)( hq& 5 h4 N+ v&

8、y( t; y动词现在时: /- # a# b- X6 X$ P( B动词将来时:() /& 6 g% C& P J d1 Q5 + 动词过去时:() /, x! q7 n7 % S. O( K; o* UB6 c! L第六课8 . Q, j Iq. G1. * ( y, ?/ ii S) ?% H1 O# O/ G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假设但与“() ”相比,其假设部分更加不切实际,是几乎不能实现的假设。名词的情况改用“()”2 z) A& 3 P$ z- L4 h6 F0 u S2. / , c/ L/ 9 q9 T% G5 K5 p与“/”一样都是表示请求别人为自己做某事,但是其区别

9、在于:“/”没有场所的转变,而“/”是要求别人在另外的地方为自己做某事。举例说明:2 9 Y! r5 z; - kJ( 9 N, n“ ”表示“请给我买个冰淇淋”(没有场所的变化)1 E1 x9 q1 A( Q( v/ K! B* K* i“ ”表示“请去给我买个冰淇淋”(要求对方去别的地方买了拿来); f; N; d5 6 $ |第七课1 w: E G! N# B K- 1. , T: N$ h9 M) 3 Z6 V表示“可能,大概”类似与“”% D/ c6 X # k2. 6 g* R1 S4 t; c- M& o8 c9 O- d用在动词和形容词词干后,表示推测,“好象”,但不能用于第一

10、人称。1 G& Q/ ?: t1 D* 7 y3. / 7 T- & ?0 z: v$ “可能是因为”连接词尾。$ _* 1 QG I% S0 f4. / n! Z$ F; D( z+ c9 6 q, I“尽管 还是”或者“虽然”! G/ t( b( h3 9 G7 b- X4 S( b第八课L1 F6 B) Q; p! P1 p1 H/ v6 C- |1. , R+ x1 c- # u8 p0 用在动词词干后面表示原先计划要做的行为转移为别的计划,因为改变后的计划实现了所以应该用“”不能用“”,但如果是因为突发的不得以的事情而被迫改变原计划的也可以用“”。 + G: v Z$ K5 Q2.

11、. l4 Z) A8 w i9 c3 r S. 7 y用在名词后面表示到达某种程度。(以前讲“”时为大家补充过此用法)% v4 O4 I5 + j# A3. , o$ T0 a9 Y3 & v* U& y表示原因。注意以下两个句子的区别:. s) YS1 l x . 因为是星期天所以在家休息。(强调“是”)9 u9 e3 K3 z! J- , B! . 因为感冒,吃了不少苦头。& ( L% U7 U# j( d4. , I/ f S* a7 I! , 6 r表示“当的时候”与以前学过的表示假设的用法不同。5 c7 A. H ( x& |+ m第九课- B/ j 8 k- e: e4 i, 1.

12、 (?)4 Z/ r/ A1 6 u* d用在名词前,表示惊讶。“哪来的啊”或者“什么啊”5 s* O7 P+ E1 t2. (). V- x1 |4 & V 9 M与“”类似,表示否定对方的意见。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名词改为“()”。) ?: v; y- g J8 ; d0 I2 H0 X0 f3. ; l% B5 f) 6 y6 q% G6 I用在名词后面,表示“像的”。词性为形容词。3 T* N7 h) J& o( $ O4. 8 S8 J% p% U5 S“倒不如更好”- , t* K+ i f- O) m% ! 第十课( v) U! ( q . e/ : j9 P; R3 1. i

13、* 5 q7 T6 s: b3 |, 不得不,只好: j0 + C# C) O* p2. I2 r8 l4 o# |, J可能,说不定4 B2 R4 y C$ L7 : K8 n4 G/ o3. 6 T% S N9 D( 2 R. N5 |p表示原因。但是只能用在过去式,并且原因部分是第二三人称,而结果是第一人称;口语化。7 U$ p% Hw4 9 H6 i4. / $ w: e6 _7 Y A6 n5 q, k表示让步,“即使也没有什么用”+ E% r0 J7 L ?# _ W, X第十一课. S1 t( i$ _4 X9 a ?1. % b. N* & j$ k3 b终结词尾,“当然”* u, Gj; d) a$ |$ d2. ! i$ t2 p$ S+ R% f9 V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连接词尾,表示补充说明,通常翻译成“再加上,并且”。动词(包括)后面用“ ”,形容词后面用“() ”。如果前面的动作已经完成则用“() ”。% Z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