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中商业文化碰撞的反思

自***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80KB
约4页
文档ID:80596964
美中商业文化碰撞的反思_第1页
1/4

美中商业文化碰撞的反思 ……他们太高调、太张扬了,最后还提升到政府行为因为中国政府的出面干预,反而造成反效果,让这件事的反对者捉住了把柄,继而向美 国国会施压如果让反对派有理由将一种商业行为提升到政治层面,那么国会的立场一定会偏向美国国内的势力,这是无可置疑的  美国的商业文化"纵观是商业,横看是政治"所以说,美国政治舞台上的背景画,实际上是一幅商业图画,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所以,了解美国的商业文化,就等于了解整个美国社会,当你读懂了美国商业文化,即是读懂了美国主流文化,就可以看到一幅清晰的美国社会画面   2005年中期,中国第三大国有能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出高价收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公司(unocal)海尔集团也在几乎同时间宣布收购美国老牌电器公司美泰克(Maytag)由于太过张杨,加上事先对美国的商业游戏规则认识不深,没有铺好路就匆匆行动结果惊动美国朝野,惊动有利益冲突的团体组织结果尽管是中海油出到无人匹敌的高价,同时承诺保留原有员工的工作,这样优厚的条件,还是在美国国会的干涉下,收购行动宣告失败按我的看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太高调、太张扬了,最后还提升到政府行为。

因为中国政府的出面干预,反而造成反效果,让这件事的反对者抓住了把柄,继而向美国国会施压如果让反对派有理由将一种商业行为提升到政治层面,那么国会的立场一定会偏向美国国内的势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其实,自从中华人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台湾当局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美国国会的游说行动,他们一直重金聘请政治说客,所以直至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会议员还是一面倒偏向台湾的尽管这样,几十年来台湾在美国国会的活动一直是相当低调的、不张扬的据说这是台湾当局的政治策略,他们的原则是:"不惜重金,不事张扬,只求达到目的"与其说这是台湾的政治策略,倒不如说台湾的政治人物对美国主流社会、商业文化是何等的了解,因为了解深刻,所以用自如这方面的高手当以已故的蒋宋美龄为首选   后来由于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转变,局势有所变化,但是,却又出现了中国国内的异见分子,这些所谓的和后来的学员在美国国会的活动比起台湾当局更加激烈、更加明显化在这样并不是太理想的政治气候之下,像中海油这样大、这样敏感的中国国有大企业,如果要在美国进行大动作的收购行动为什么不应太高调,太张扬呢?   请看当时的美国国内形势:1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国内以及在国际上甚嚣尘上。

2很多工会和团体正联同美国联邦参议员在那段时间努力向国会提案,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3美国国会不断迫中国的人币升值在如此不理想的天时地理环境下,这些超大型中国企业要吞并美国大企业,试问怎可以高调、怎可以张扬呢?实在是棋差一着,假如这些中国大企业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单纯的收购合并,只想拥有一个大型美国企业,如果是这么简单的目的,如果是这么单纯的行动,就应该要先聘请一名有实力的负责任的说客或说客公司,先游说国会,再静静地进行相关活动成功之后,再张扬也不迟我想这样的做法,成功的机会应该大很多   但问题是,当时他们对美国主流社会与商业之间的关系了解得不太透彻,或者又太过依赖代表他们的美国的操办机构据说,在中海油收购美国第九大能源公司优尼科公司一役中,中海油的公关队伍也可谓阵容鼎盛,包括了Akin Gamp Strauss Hauer & Feld 在内的6家公司,在短短8天内,约见各类政界250人次,其中包括美国副总统办公室、能源部、商务部和大批国会议员需知道,这样的大动作,这样的过分张扬,是适得其反的因为这样不但不能成功游说国会,反而促成国会必须站在反立场处理这宗交易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中海油这样的大肆张扬,引来了国会那些反对派,那些早已成为台湾盟友的议员、行业工会或协会以及所有反对中国的政客的注意,这些反对力量将会一齐集中向国会施加压力,这样的局势下,既使先前白宫政府有意支持中海油的收购行动,也会在这个突变形势下放弃原来立场。

来个弃车保帅,美国国会是坚决不与这些国内势力抗衡的因此,中海油之前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就此毁于一旦   但是,如果这些大企业收购的目的主要为了壮大企业声势,形成国际影响,并向外国、向世界显示中国企业的实力,那就另当别论如果是这样的目的,那么收购的成败与否,结果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然而,事后这些企业的主管包括中国政府都在抱怨美国国会在处理这些问题上,将两国的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层面但美国的商业文化"纵观是商业,横看是政治"大家只要翻开美国近代历史,就会认同我的讲法,在美国能够将政治舞台操纵到风起云涌的,是什么人?是大财团或者是由大公司、大财团支持的协会、工会、行业同盟有能力去角逐总统宝座的人又是谁?数以千万美元的竞选经费从那里来? 就算有,也要来路清楚干净众所周知,当任总统布什,是家族石油公司的创办人之一刚过去不久的第四十三届总统竞选的主党竞选人克里,其夫人是美国茄汁大王最后克里输了,而且他上亿的竞选费用也同时输掉所以,没有千亿万财富作基础是没有能力去问鼎白宫宝座的所以说,美国政治舞台的布景画,实际上是一幅商业图画,这是历史的原因所构成的社会格局所以,了解美国的商业文化,就等于了解整个美国社会,当你读懂了美国商业文化,即是读懂了美国主流文化,就可以看到会一幅清晰的美国社画面。

  让我将美国的社会格局,大概归纳成下面一条公式:商业产生财富--财富影响政府、政治--政府、政治制定法律--法律保护和约束人与种族社会--人和种族社会影响法律--法律制约政府、政治--政府、政治带动财富--财富推动商业发展--商业发展产生财富--财富影响政府,政治--……   这个公式是一个环环紧扣的圆形,它的每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另一个周期的起点,这样循环不息,这样相生、相克,这个规律有点像中国人的五行定律,像金木水火土那样相生相克   但是,美国是一个重商的国家,商业经济始终是美国社会的主要架构各行各业的商业创造了财富,这些商业巨子、企业大享用他们的财富影响政府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治决策政府行政作和政治的决策制定了法律,国家既保护又约束人和各个种族社会人和种族社区又可以影响立法通过众议院提案,参议院立案的法律影响或者制约政府决策和政治行动政府政策和政治游戏又带动和创造了社会财富,人财富增强社会消费,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商业发展国家的商业发展好,发展迅速,就会给这个社会带来财富,财富又影响着这个社会结构,同时影响了国际,影响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条规律不断循环,不断更新,200多年的美国历史,就在这样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

注明:上述规律是本人经过多年来对美国历史的分析所归纳出来的)   只要大家留心地看一看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在世界中的崛起和沉浮,或许可以体会一下美国政府和美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经济发展,商业、工业发达,对一个国家和人的重要性和好处   美国是凭借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机遇,登上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当时抓住的其实只是一个商业机遇美国当时要称霸世界的野心还未萌芽,美国所以有胆量超越英国、法国而称霸世界,是建立在其经济实力的基础之上的  摘自《滚滚红尘美利坚》   著译者:[美]张詠霞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定 价:28元  出版日期:2009 年 8 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