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教学创新与学习心理效应——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之四)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92481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知识教学创新与学习心理效应——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之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知识教学创新与学习心理效应——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之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知识教学创新与学习心理效应——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之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知识教学创新与学习心理效应——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之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知识教学创新与学习心理效应——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之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知识教学创新与学习心理效应——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之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知识教学创新与学习心理效应——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之四)(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知识教学创新与学习心理效应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之四)-中学语文论文语文知识教学创新与学习心理效应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之四)靳 健 赵晓霞语文课程是学校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语文知识为中介,涵养学生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及其情感态度的系统的实践活动;是学生积淀语文素养,发展主体性人格的一种学习过程。获得语文知识不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但是如果没有语文知识的中介作用,语文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根本无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的历练培养过程,都和语文知识息息相关。目前,否定语文知识的教学现象俨然成了一种潮流,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

2、的健康发展。本文从语文知识教学与学习心理效应相融合的视角,来探讨语文知识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借此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卓越发展的有效途径。一、第一印象效应与语文知识教学第一印象效应是指学习者主体第一次展示给别人的形象、知识、情感、趣味等个性特点的重要意义以及影响他人认知印象的作用。人们十分重视第一印象效应,比如一家酒店开业,一定要装修门面,酬谢宾朋,无非是希望给大家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第一印象效应严重影响着学习者的未来发展,如小孩子说方言,是因为他的第一印象语言就是方言,这种方言也许会影响他的一生。如果学生第一次学到的知识是错误知识,那么改正这个错误就要花大力气,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这个知

3、识是错误的意识。通过下面这个学习活动,让我们来领略一下第一印象效应对学习者的发展所产生的潜在影响。学习提示: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然后分小组讨论,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甲壳 说客 字帖 呆板 比较脖颈 亚洲 船坞 叱咤 扎辫诘屈 悄声 嚼字 拾级 载体扛鼎 徇私 压轴 繁漪 靓妆契诃夫 处女作 乌拉草 好琢磨在上面学习活动中,读音可能出错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主要是把书面语读音和口头语读音混淆了,如“甲壳”“脖颈”等。第二类,主要是多音字引起的误读,如“字帖”“载体”“压轴”“靓妆”等。第三类,习惯性误读,如“亚洲”“叱咤”“徇私”等。第四类,主要是姓氏异读,如“繁漪”等。第五

4、类,主要是南方有而北方没有或北方有而南方没有的名物差别引起的误读,如“船坞”“乌拉草”等。第六类,主要是现代汉语词典已经改了读音,而自己按照习惯误读了,如“说客”“呆板”等。第七类,主要是受形声字、连绵词的影响出现的误读,如“契诃夫”“诘屈”等。第八类,因为不懂意思引起的误读,如“拾级”等。误读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根本原因都是由第一印象效应引起的,也就是说,当某人第一次确认了这个字的读音后,不管正确与否,它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着他。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对第一次教学的知识(不仅仅是指第一次上讲台时讲授的内容),必须慎重对待,对那些自以为不会错的知识也不妨质疑一下,这样就会避免延续错误的

5、东西。认识到第一印象效应的重要作用,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奠基性的意义。第一印象效应也可以说是门面效应。比如做一名语文教师,登上讲台的时候,应该给学生留下“五个一”的门面效应。“五个一”指:一笔好字、一口普通话、一表人才(衣冠整洁)、一身正气、一肚子学问(知识渊博)。如果要评价一个教师,就必须从很多方面收集材料才能作出公正的判断,所以“五个一”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判断,因为学生往往凭借最初的直觉印象,对教师初步“打分”。这个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家长、校长和其他教师也往往从学生对新教师的最初评价中获得第一印象。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一位新教师来说是很有意义的。重视

6、第一印象效应,无论对学生的发展还是对教师自身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学生的第一印象准备无差错的知识,准备有趣味的知识,准备能促进智力发展的知识,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业使命。学习者接受的所有第一印象知识,基本上是正确的、科学的、有用的知识,必定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避免以后走弯路,促进学习者早日成才。第一印象效应对教师而言是审美效应,如果教师在一种场合、一个时间、一件事情里,刹那之间展示了美的自我,那将会对他的未来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二、创克效应与语文知识教学创克(chunk)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米勒(G.A.Miller)于1956年提出的人的记忆单位,意思是“块”,译音“创克”。

7、他认为,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为72或者72个创克。不过,一个创克内的信息总量是变化的,一个字、一个词、一个短语均可看作是一个创克。人们只要不断地组成更大的比以前包含着更多信息的创克,即能增加记忆信息的多余度。这种建构创克的过程,就是人脑中对信息编码加工的过程。米勒的创克理论在认知心理学中得到公认,认为人脑中的各种知识都是以创克为单位存贮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创克效应的教学价值,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为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究。有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戏剧知识”时,设计了下面的练习题,他把创克效应和探究学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为学生节约了时间

8、,减轻了负担,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在下面的练习题中,是戏剧作品,甲项的和是一组,可根据“情感效果”“现代剧”“、”等信息判断1和2中需要填写的戏剧知识;乙项的1和2是一组,根据“话剧”“莎士比亚”等信息判断需要填写的戏剧知识。在横线上填写戏剧作品序号,在括号里填写戏剧知识。A.伪君子、B.雷雨、C.白毛女、D.茶馆、E.屈原、F.江姐、G.窦娥冤、H.丝路花雨、I.奥赛罗、J.牡丹亭、K.天鹅湖甲:1、是( ),从情感效果看A是( ),I是( )。2 是( ),其中 是现代剧, 是( )。乙:1. 是(), 是(), 是话剧。2 是莎士比亚剧作,和他同时代中国作家的作品是 。在这个练

9、习题中,隐含着中国戏剧、外国戏剧、喜剧、悲剧、现代剧、历史剧、话剧、舞剧、歌剧、莎士比亚、莫里哀、汤显祖、关汉卿、曹禺、老舍等信息,要求学生从题号上下的关系、已经提供的信息中,把隐含的知识信息找出来。这个练习题就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严密的“创克”,做了这个练习题,中学生就清楚了应该掌握的戏剧知识。有位教师在教学积累运用“读读背背”时,成功地使用了创克效应。下面是这节课的部分实录:快下课时检查“读读背背”作业,只有个别学生完成了,其中一个学生说:“我找出了这些成语的第一个字,写出它的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再把这些字母写在手掌心里,记住它们的顺序,不一会儿,我就背熟了。”我表扬她:“你的做

10、法真够独特的,可以说是首创啊!”她突然又问我:“老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呢?” “老师的做法是先默读理解成语,再选几个成语组成一个小故事。例如:我把前四个成语组成了这样一句话: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冰消雪融,风和日丽,好一派迷人的山光水色,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短短几分钟后,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便诞生了。第一组说:“我们串说的是第二组成语,草长莺飞的二月天,鸟语花香、柳暗花明,到了晚上,明月清风中,我们等待着美丽的嫦娥仙子来到我们身旁。”第二组讲:“第三组成语应该这样串说,在一个花好月圆的晚上,各种奇花异卉竞相怒放,忽然一阵狂风骤雨,眼睁

11、睁地看着五颜六色的花瓣落了一地。”第三组接着汇报:“一场春雨过后,远望四周,层峦叠嶂,山明水秀,我们想:如果风调雨顺,今年肯定是五谷丰登的好年成。”(注:文中画横线的成语为教科书练习中要求背诵掌握的成语。)听了各小组的发言,我总结道:“同学们,刚才大家让每个成语都在自己创设的情境里安家落户了,很好。课后,希望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一些成语,搞一次亲子成语串联游戏,也给家长一次学习的机会。”这位教师摒弃了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入手,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短时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小故事”就是一个创克,它分别运用4-5个成语构成一个个比原来单个的成语意义更为丰富的单位

12、,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率。那个用成语的第一个拼音字母排序记忆的学生,实际上也使用了创克效应,不过她和老师的创克单位和构成方式完全不同,也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策略。三、马太效应与语文知识教学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Merton)提出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社会心理现象。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马太效应对语文教育也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其中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在语文教育领域,马太效应是指学习者的知识越多,能够占

13、有的文化资源就越丰富,获得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或者学习者的知识越少,能够占有的教育资源就越欠缺,获得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的现象。明白了马太效应的正负作用,语文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它的负面影响,拓展它的正面影响。现在社会上推行的“送教下乡”“送书下乡”“寄宿学校”等教育形式,就是让贫困农村的孩子能够聆听到优秀教师的声音,让没钱买书的弱势群体能够接触到文化精品的书页,让大山深处的学生能够到城市学校去读书。这些是从社会层面开展的消解马太效应负面影响的尝试,希望每个农村孩子有一本新华字典、一本唐诗三百首、一本上下五千年,每个农村学校有一个装满书的图书室、有一间可以上网的电脑

14、室。但是要真正解决问题,每个家庭必须充分认识到让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意义,每个孩子应该具有热爱书本、追求科学的理想,树立学习不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再加上国家、社会和家庭的不断努力,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就会越来越小。当然,关注马太效应的正面影响,对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农村孩子的读书习惯也具有积极作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对语文学习关系的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刘彝对学习知识与著书立说关系的诠释;“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是朱熹对知识积累与自由人生关系的体悟。从这些古代贤者的身上可以领略到马太效应的无穷魅力,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把马太效应的正面影响发挥到极致,因为

15、自我实现是人性中最活跃的动力。四、歌诀效应与语文知识教学歌诀是古今中外的教育活动普遍采用的学习方法。歌诀效应是指运用歌诀方法引导学习活动,以比较经济的教学时间达成有一定难度的教学目标,同时让学习者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的教学实践。现在的词典前面一般都有汉语音节表和汉字部首检字表,虽然查找方法比较科学,但是因为页码太多,从时间到过程给使用者以许多不便。而以前出版的辞源,只在最后的附页处用一页的内容提示了查字的方法,它以十二地支为序,把汉字部首按照笔画从少到多排列其中,既节约了很多页码,又给人以简便快捷的体验。辞源查字的歌诀是:“一二子中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寻。六在未申七在酉,八九戌部余亥重。”短短28

16、个字,一目了然,好记又好用。辞源为不会使用这个歌诀查字的学习者,附有四角号码查字表,查字歌诀是:“横一竖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这种简便易记的方法歌诀曾经影响过几代人的学习生活。古代的启蒙读物基本上都是韵语形式,其实就是歌诀形式。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写东昌府书店掌柜的话:“所有方圆二三百里学堂里用三、百、千、千都是在小号里贩得去的,一年要销上万本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语文课程内容及其实践方法要符合中国语文的特点,古代教育的韵语、歌诀、属对的形式,在启蒙阶段的确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点值得现代课程设计者高度重视。明代吕坤社学要略说:“每日遇童子倦怠懒散之时,歌诗一章。择古今极浅极切,极痛快,极感发,极关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