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合同法操作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8973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劳动合同法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劳动合同法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劳动合同法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劳动合同法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劳动合同法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劳动合同法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劳动合同法操作(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劳动合同法操作大中小一、 劳动部调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办法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

2、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二八年一月三日二、职工带薪假: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

3、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婚假及待遇: 1、 员工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结婚时可享受3天的婚假; 2、 晚婚者可享受15天的婚假; 3、 婚假期间享有100%的基本工资; 4、 婚假不予报销差旅费。 产假及其待遇: 1、 女员工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产时可享受90天产假; 2、 晚育者可享受105

4、天产假,难产或剖腹产者可享受105天产假,多胞胎在90天的基础上,每胎多加15天的产假; 3、 男员工享受一周的护产假 4、 有不满18个月婴儿的女员工,在每天工作时间内给予1小时哺乳时间; 5、 产假期间不影响工资及奖金。 丧假及待遇: 1、 员工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去世者,可给予5天丧假,旁系亲属去世丧假3天。 2、 路途时间另算。 3、 丧假期间享受100%的基本工资。三、“五险一金”详解: “五险一金”讲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

5、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目前北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交20(其中17划入统筹基金,3划入个人帐户),个人交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交10,个人交2+3元;其中个人账户(也就你的医疗存折)每月2%+0.8%,其余部分都是统筹基金;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5,个人0.5,无论是个人部分还是公司部分,都不计入个人账户,全部交给国家,农民工不缴纳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单位交,个人不交,交社会统筹,无个人账户;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交

6、社会统筹,无个人账户。外地户口无生育保险。 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300的10。社保的领取: 关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取,是在法定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领取,是由设保登记部门来发放,比如“养老保险,要达到法定的年龄才可以,失业保险金的领取也是要具备条件,比如你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办理失业证明,同时又办了求职证,就是指你失业以后还必须有求职的意愿,这样的条件才可以领取。如果失业之后你不想工作,那么就不能给你发保险金。另外,养老金和失业金是不能同时享受的。 假设你的社会保险基数为2000(此基数以你们

7、公司为准,你可以问一下你们公司的人事部门,而交费比例都是统一的),现以北京地区缴费比例为例。1、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比例8%,公司交纳比例20%,其中个人账户每月存储额=(8%+3%)*2000=220元公司交纳的其余17%作为社会统筹基金,在你满足领取养老金条件之前,可暂时理解为统筹基金都发给了目前的老人。领取养老金条件: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0周岁1998年7月1日前参加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的;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特别注意:“累计”,如果中途你到过的公司不给你缴纳,你的保险就要断了,那么你以前交过的就不算了,要重新交纳至累计

8、15年方可取用。如果你有一天辞职不干了,你也要争取到当地人才中心自己缴纳,以保证累计15年。养老金的领取数量:某男性员工目前25岁,2000年参加社会保险,其领取退休金的年龄为60岁。假设2035年该员工累计缴纳社保35年,且缴费基数为2000元;期间公司共缴费168000元,个人缴费共67200元;个人账户中金额92400元。2004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1022元;假设2030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该员工月退休金为+=1770元基础养老金:5000元20%=1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924000120=770元此例子适用于98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人。你可以参照此例大致计算一下自

9、己的数量。2、医疗保险享受医疗保险保准:在外省市发生的医疗费不能享受医疗保险。2001年4月1日前参加工作,2001年3月31日后退休职工,累计缴纳基本医疗年限必须男满25年,女满20年(含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及2001年4月1日前实际缴纳养老保险年限),职工缴费年限不足以上规定的,以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7%不足基本医疗保险费年限后,自次月起享受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2001年3月31日后参保人员,按实际缴费计算年限。退休时不足规定年限的,个人账户余额退还本人,但不享受基本医疗待遇。3. 失业保险的领取:这个你应该比较关心,但是看了介绍,估计你的心都.连续交费1年以上不满

10、2年,领取3个月的失业救济金;连续交费2年以上不满3年,领取6个月的失业救济金;连续交费3年以上不满4年,领取9个月的失业救济金;连续交费4年以上不满5年,领取12个月的失业救济金;连续交费5年以上的,按每满一年增发一个月失业救济金,但最长不超过24个月。失业人员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限内,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交费时间重新计算!特别注明:救济金就目前来说非常少,每月也就几百块钱,根据上面的年限,最长也就能领24个月的,还得保证你缴纳失业保险年限为5年以上。还不够你申请失业救济等一系列的手续费用呢!,所以尽量不要失业。请看下面:失业保险发放数量累计缴费时间不满5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382元;

11、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409元;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不满15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436元;累计缴费时间满15年不满20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463元;累计缴费时间满20年以上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491元。四、加班与加班费1)8小时外加点:加班费不低于150%的工资;2)休息日加班:加班费不低于200%的工资;3)法定节日加班:加班费不低于300%的工资。4)计件工资时的加班加点: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

12、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5)综合计算工时的加点:加班费不低于150%的工资。补休还是付加班费: 劳动法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由此可见,休息日加班后,企业可以首先安排补休,在无法安排补休时,才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加班费。四种不能拒绝的加班: 在一般情况下,加班是要得到劳动者的同意的,但是法律也规定以下四种情况的加班是必

13、须的,不要征求劳动者的意见。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它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的; 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或者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外安排的其它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的。 什么是干部身份? 什么是“干部身份”?据有关部门解释,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能获得“干部身份”,必须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满一年即见习期满一年时,通过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之后,才可以获得这样的“干部身份”

14、。在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下,正常在职人员常见两种身份,即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其中干部管理等方面由人事部门负责,工人管理由劳动部门负责。目前身份仍是影响我国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具备明确身份的人员还不能随意流动。 到目前为止,如果要调入事业单位或者户口要迁入北京、上海、深圳等热门的大中城市,都需要有这样一种“干部身份”,按照“国家干部”调动的方式才能完成,即走人才引进程序,否则只能是“工人”,“干部身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例如,2002年大学毕业的张先生在北京一家公司打工,户口、档案都在浙江老家。今年,就在他所在的公司要为他办理人才引进、落户北京的手续时,北京人才服务中心发现他不具备“干部

15、身份”,因此不能办理人才引进手续。从户籍制到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再到“干部身份”,都是过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在一个很少有社会流动、一切只要按上级指令行事、非市场化的计划控制型时代,强调“干部身份”、户籍出身等也许都是正常的。在改革开放进行了二十几年之后,在经济已经全面迈向市场化,并不断地融入国际社会的今天,当我们蓦然发现“干部身份”依然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时,未免有些感慨。 所谓干部与群众的身份壁垒,其表现形式大体上至少有如下几种情况:其一、在档案履历表里,干部是有行政级别的,群众则没有行政级别。其二、在政府管理劳动者的分工上,干部属于人事局管辖,群众属于劳动局管辖。其三、在社会单位的划分上,在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工作的人(主要是知识分子,从这个角度来说,知识分子并不属于工人阶级,而是属于干部阶层)可以享受干部待遇,而在企业工作的人则只能享受工人待遇(企业的负责人可以享受干部待遇)。其四、在政府及其直属部门的职务聘任上,基本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