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系列练习1--参考答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8899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1--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1--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1--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1--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1--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1--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系列练习1--参考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答案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二、1C(转折连词 修饰连词 顺承连词 递进连词)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

2、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答案:1、 连词,并列关系 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 连词,递进关系5、 连词,修饰关系 6、 连词,承接关系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文言虚词练习(二)1、疑问代词(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 “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豫州

3、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如:今日之事何如?(鸿门

4、宴)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如:何以哉?(曹刿论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如: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二、3D(A怎么 B什么,宾语 C什么,定语 D为什么 E多么)“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

5、?答案:1、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 2、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3、 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 4、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5、 副词,可译为多么 6、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7、 可译为凭什么 8、 可译为怎么样文言虚词练习(三)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2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34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5、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67介词,相当于“于”。89形容词词尾。二D(比 助词,表疑问语气 助词,表揣测语气 词尾)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6、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答案:1、 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2、 相当于“于”3、 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4、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5、 助词,词尾,不译 6、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文言虚词练习(四)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表示顺承,可译为“就”“这才”等;23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45表示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67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89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7、。不能作宾语。二ADG(A才 B是 C竟然,却 D才 E就 F这样 G才 H你的)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答案:1、 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 2、 代词,可译为你的3、 副词,相当于是 4、 副词,可译为竟然,却5、 副词,可译为才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答案:1、 副词,表承

8、接,可译为于是 2、 代词,可译为你的3、 副词,相当于是 4、 副词,可译为竟然,却5、 副词,可译为才文言虚词练习(五)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57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8第一人称代词“我”;912指示代词“那”“那些”;13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821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22表示商量语气;23表示假设“假如”;24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5表示让步“尚且”;26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后;2729在单音节形容词和象声词之前,起强调作用;3032

9、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33(ji)表示疑问语气。二、B(他的 其中的 那 那 其中的 他,他们 我,自己 他,他们) 大概三、1、 代词,可译为他 2、 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3、 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4、 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5、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6、 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7、 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 8、 代词,可译为其中9、 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11、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12、代词,可译为我,自己文言虚词练习(六)一、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12连词,表递进“况且、而且”

10、;34连词,表并列;56连词,让步,“尚且”; 78,副词,“将要”;910副词“姑且、暂且”。二、9CEF(A将近。几乎 B暂且,姑且 C将要,马上 D尚且 E将要,马上 F将要,马上)三、1、 副词,可译为暂且 2、 连词,可译为递进,并且3、 副词,可译为将要 4、 连词,可译为并列5、 连词,可译为尚且文言虚词练习(七)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3“如同、像、相似”;45比得上;68“怎么样”,与“何”配用,有处置的意思;911“你、你的”;1213至于;1415“才”;1619表假设“假如,如果”;2021或、或者;2223表近指,“这样、如此”;24“与、和”;25表选择;

11、26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27海神的名字。二、C(如,像 如,像 假如 假如 你 像,如 及,比得上 你)三、1、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2、 代词,可译为这样,这,如此3、 动词,可译为像,如,及 4、 代词,可译为你5、 连词,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6、 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文言虚词练习(八)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13名词,场所、位置;46“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78“所”字结构做定语;911“为所”表被动;1213“所以”,表原因;1416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17左右;18“座、套”。二、CD(A地方 B助词,与“为”合起来表被

12、动 C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D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三、1、可译为的原因2、表示被动3、“所+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4、“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5、“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6、可译为用来,靠他来,的方法(途径、手段)文言虚词练习(九)一、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1名词,作为、政绩;2动词,做、干;3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做、干;45动词,制作;6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被;7动词,治理;810动词,当作、作为;1112动词,身为、成为;1314动词,叫做;15动词,算作;16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算作;17动词,是;18动

13、词,成为;1920介词,表被动;21助词,表诘问;22语气助词,呢;2324动词,帮助;2526介词,替、给;27介词,为了;2829介词,向、对;3031连词,因为。二、CD(A因为 B是 C对,向 D对,向 E为了 F呢 G“为所”表被动三、1、 介词,可译为因为 2、 动词,可译为是3、 介词,可译为对、向 4、 介词,可译为被5、 动词,可译为作为 6、 动词,可译为做7、 介词,可译为为了 8、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9、 介词,可译为替 10、句末语助,可译为呢文言虚词练习(十)一、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12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34语气助词,反诘“呢”;56语

14、气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78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910代词,用于形容词后,指代比较的对象;1112代词,相当于“之”;1314疑问代词,“哪里”“什么”“怎么”;1516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1718连词,相当于“乃”“则”“就”二、AF(A词尾,的样子 B之,他 C哪里 D兼词,于之 E语气助词 G词尾,的样子)三、1、 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2、 兼词,“于”+“是”或“之”,可译为“在这里”3、 兼词,“于”+“何”,可译为在哪里4、 句末语气助词,不译5、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6、 句末语助,可译为呢7、 代词,可译为他们文言虚词练习(十一)一、一、解释句中“也”字的意义和用法1-3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4-5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6-9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10-13.用在句末,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