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谱传家训树家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讲话稿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88529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家谱传家训树家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家谱传家训树家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家谱传家训树家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家谱传家训树家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家谱传家训树家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讲话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家谱 传家训 树家风XX省XX市XX区XX镇深入挖掘汲取家谱、家训这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广泛开展“读家谱、传家训、树家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讲道德、树家风,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抓好家谱的挖掘传承。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书籍,可以说是一种血脉的传承,至今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着影响。XX镇十分重视抓好家谱的挖掘传承工作。前期筹划定方案。2014年初,XX镇率先响应省、市、区关于开展“好家风好家训”主题活动的部署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及早谋划,迅速制定出具体可行的XX镇关于开展“读家谱、传家训

2、、树家风”主题活动方案,并及时召开全镇动员大会,对主题活动作出安排,成立活动小组,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中期入户集家谱。依据乡村人口分布情况,活动小组分工分责,下到自然村,走访各个宗族大姓、外迁姓氏的家族,追根溯源,寻找祠堂与记录者,挖掘民间家族文化,搜集流传至今的族谱以及珍贵的文献资料。经过努力,截至目前,累计走访群众2300多户,搜集到黄、张、邓、陈、周等保存较完整的家族谱200余本。XX镇将搜集到的民间家族谱等史实资料,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了乡贤文化的精华内容,摒弃了不合时宜的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封建糟粕和狭隘的家族观念,统一梳理编

3、印成XX镇家训汇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教材。后期宣传读家谱。首先,精选家族谱以及文献资料中的典型事迹,在镇、村两级的文化站进行展示。其次,邀请家谱记录者和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学者,进村入校作“中国历代家训启示”“家风传承”等专题报告。再次,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经典家训讲座和诵读活动;利用“文明墟场”开展民俗文化展示、经典家训书法比赛、赠送书籍和家训对联等活动;充分运用“道德讲堂”、镇夜校、文化站、乡村少年宫等阵地,大力宣传、广泛传播家谱家训文化。二、抓好家训的提升提质。XX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组织做好族规家训的完善提升工

4、作,并创新家训的宣传形式,积极推广家训中的精华教诲,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炼家谱,凝结各家独有家训。XX镇在前期收集家谱的基础上,通过驻村夜访、入户与村民交流,引导村民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对族谱家谱的文字作进一步提炼,在保留传统家风的基础上创新,形成各个家庭自己的家训,承上启下,教诲子孙后代恪守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立身处世、持家治业。支持投入,家风家训上门楣。组织精选家训格言警句,并投入30余万元为村民和各个家族制作家训牌匾1700多块,悬挂在农户家的厅堂门楣上,同时将优秀家风家训展示在村文化室中,供村民学习和传承。三、抓好家风的培育传播。XX镇注重运用大众传

5、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让收藏在宗庙里的家谱、书写在家训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展示乡村的文化魅力。开展家训进家庭活动。评选一批优秀的家规家训,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通过宣传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的美好家庭,让大家学习普通群众中教育子女的生动事例和成功典型,接受道德熏陶、感受道德力量,使家庭成为传播厚德善行理念的重要阵地。开展家训进学校活动。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以“诵读经典家训,弘扬文明家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开展以“读家谱、传家训、树家风”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共征集文章100余篇。召开家长座谈会,讨论优秀家训、家风对个人品行道德的影响,共同培育良好家风、校风,推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开展家训进社会活动。开展以“诵读经典家训,培育文明家风”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把家规、家训、家风融入道德讲堂,邀请中小学生讲述家风故事,让听众现场体会经典家风的魅力。用好媒介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宣传栏、横幅等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提高群众对家训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家家弘扬家庭美德、人人构筑中国梦的良好风气。目前,共发微博2526条,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XXXX市XX区XX镇党委书记 AAA)-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