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技巧分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8786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阅读技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散文阅读技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散文阅读技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散文阅读技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散文阅读技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阅读技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技巧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阅读 技巧分析技巧分析真题体验1.(2009全国)彩色的荒漠(文章见第3节) 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 文章末段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排比、比拟、对比、想象等。本题考查文章的表达技巧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文学作品阅读中,常遇到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要理解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答案 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的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1)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沙漠地貌之间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2)通过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

2、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3)通过对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送所作的巨大贡献;(4)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2.(2009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岳桦任林举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是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层出不穷,但似乎都与我

3、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层出不穷,但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只有那些岳桦树,对

4、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中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沿着山体将身躯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这些树的名字,就叫做岳桦。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做林或森林,但许许多多的岳桦树并存一处时,我们却无法以“林”这个字来定义这个集体。因为它们并不是站立,而是匍匐,像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

5、天池的北坡。如果非给它们一个词不可的话,也许叫“阵”或“阵营”更合适一些。那么,构成这个巨大阵营的,到底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它们到底肩负怎样的使命?我不知道白桦和岳桦在血缘上有什么联系,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我坚信,它们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当初它们的生命基因都来自同一棵白桦树上的同一颗种籽。白桦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美,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定难逃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

6、话用于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肯定是不准确的,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环境的残酷。 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少年,峰顶谷底任由驰骋。后来,那场声势浩大的火山喷发,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就在向下奔逃的过程中,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前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每一种树都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没有了空间,没有了去路;而后面,却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尽管那里有风,有雪,有雷电,有滚烫的岩石

7、和冰冷的水,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调头向上。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挺拔而明快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岳桦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 (有删节)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解析 “返身而上”“回到”“超越”等是拟人手法;“岳桦更像一场风”“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是比

8、喻手法。运用拟人生动形象,运用比喻化深奥为具体。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文学阅读中,常遇到反衬、对比等这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对这些表现手法,重要的是弄明白为什么要用,其表达效果是怎样的。答案 第一问:拟人,比喻。第二问: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整合与点拨知识整合对于这个高考必考点的复习,要做好“一、二、三、五”项工作:“一”,指必须构建一套关于各类表达技巧的名称、特征和表达效果以及实例的知识网络。“二”,指两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

9、结合,第二个结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三”,指三个步骤:确认所用技巧具体解释简述好处。“五”,指五个切入,在“确认所用技巧”中大致可以从五个角度切入: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语言表达。阅读点拨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一、四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1.记叙。记叙详略。记叙应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进行,详写不是漫不经心地多写,它往往突出细节,注意渲染烘托,多用铺陈手法;略写也不是可有可无地硬凑,而应一丝不苟。记叙人称。散文记叙人称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有时交错使用。第三人称也用,但很少。不同人称的使用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

10、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有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可以造成拟人效果。第三人称:不受限制,灵活自由,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高考散文特别注意对人称的考查,2000年全国卷、2005年湖北卷、2006年辽宁卷均有设题考查。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顺叙的好处是眉目清晰。倒叙的好处是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插叙的好处是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三种叙述方法很可能成为高考新考点。 2.描写。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那么,考查描写的什么呢?主要是关于描写景物方法的考查。描写方法主要有:a.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绘;b.调动视

11、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绘;c.动静结合;d.正侧描写;e.虚实结合;f.细节描写。写人散文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这些方法是写人散文的考查重点。3.议论。散文里的议论很讲究艺术性。它是在记叙过程中自然融入自己的倾向和评价,故形成了夹叙夹议、叙议水乳交融的特色。考试中也会涉及的。4.抒情。因为散文是抒情的艺术,自然成了考查重点。尤其是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往往是借景、物抒情,显得很含蓄,这是常考点。议论、抒情在散文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了它们,就抓住了材料的精神,把握住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写作意图。实际过程中,作者对这三种表达方式地运用常

12、常是综合的、灵活的,所以分析时应全面考虑。二、常见的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下: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含蓄,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白描不设喻、少修饰的方法,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它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虚实结合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

13、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开门见山 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衬托渲染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三、修辞手法它是命题者考查考生对语言运用特色赏析的重要方面。因为技巧、特色均依附于语言,鉴赏时特别要与揣摩、品析语言相结合。平时应储备考纲规定的七种修辞方法方面的知识。(1)比喻: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可感。(2)拟人:使描写对象生动活泼、亲切动人。(3)排比:增加文章气势。用来状物,景象迭起,五彩缤纷;用来叙事,丁卯纷陈,有条不紊;用来说理,充分

14、全面,淋漓尽致;用来辩论,气势磅礴;用来抒情,酣畅淋漓,缠绵悱恻。鉴赏语言角度 词语的锤炼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句式的选择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辞格的选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反语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4)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5)夸张:能更鲜明地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一特征。(6)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旨或

15、句意。(7)对偶: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四、谋篇布局技巧如铺垫、伏笔、悬念等,在“分析结构”考点考查。五、语言表达 上述五个角度在具体题目切入时,一般先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考虑,其次是表达方式从“结构技巧”和“语言表达”两个角度切入时一般会在题干中有提示。现场批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月是故乡明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