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对增强体质的价值研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8388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对增强体质的价值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对增强体质的价值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对增强体质的价值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对增强体质的价值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对增强体质的价值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对增强体质的价值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对增强体质的价值研究【摘要】:根据当前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学生体质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耐久力指标连年下降,目前通过在体育教学构过程中科学地提高学生的耐久力这一项工作十分关键。【关键词】: 体育 教学 学生 耐久力 据一九九五年我国中学生体质调查研究,国家教委、体委、卫生部联合公布的数据表明,学生近几年来近视率居高不下,其它生理健康指标在发展方面有高有低,没有显著差异,而唯有代表青少年体质相关密切的耐久力指标,明显有连年下降趋势。这是令人关注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笔者对耐久力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如下一些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办法与同仁们商榷。一、耐久力的

2、生物学分析1.1、耐久力项目的比赛历来被誉为是心脏的较量。生理医学研究发现,有45的长跑运动员左心室肥大,而左右心室均见增大的约占20,这种增大是由长期的进行耐久力训练使心室容积负荷增加,因而心室腔发生了适应性增大,使心容血量增多,它的每搏输出量增加,以保证途中跑对肌肉有更多的血液供应。科学工作者应用超声心动图等技术对马拉松跑运动员的心脏进行检查,证实这些运动员心室壁并无显著肥厚。但心室腔较显著增大,所以说,要获得良好的耐久力,那么首先就要锻炼强大而有力的心脏。1.2、运动时需要肌肉,肌肉运动需要耗能,运动时间越长它的能量消耗也必然多。生理医学研究表明,耐久力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比常人大13倍,肌

3、肉内有氧代谢场所,肌糖元较一般人增加一倍,甘油三脂增加83,氧气中的肌红蛋白含量和磷酸肌酸量也增加。这些是保证耐久运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矗这种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除了有赖强大的心肺功能使每分钟最大吸氧量增加外,肌肉中有氧代谢的酶活的提高,肌糖元,肝糖元贮量增多,动员脂肪供能能力的改善,都是保证耐久力运动的能量供应充足的生理基矗。1.3、耐久力运动对人体神经系统也要求颇高,需要各肌肉群高度协调,节省能量。人体的肌肉运动与协调是神经系统协调的结果。神经系统一旦疲劳,工作能力下降,对各器官的协调指挥不力,其它器官机能也随之降低,就无法耐久了。神经系统是人体要求最高的系统,它对血液及氧的供应十分敏感。

4、以体重120斤的人为例,脑的重量仅为体重的140,但安静时脑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脑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3。在长时间耐久运动中,由于全身耗氧的增强及心脏工作的繁重,一旦对脑的供血供氧略有降低,就会导致神经系统协调指挥能力的下降。所以,神经系统对不利因素的耐受能力,对各器官系统和肌肉的活动保持较长时间协调调节的能力,也是耐久力运动的重要保证。二、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耐久力的训练2.1、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向学生讲解对耐久有力有氧运动锻炼身体的好处,要让学生认识到耐久力比赛不单纯是名次的比赛,而真正的是指人体重要器官的较量,要让学生认识到锻炼可利用心肺使血液大量吸收氧气,它可使头脑清楚,工作学习效果

5、加强;再之在大量吸气过程中,它的深吸深呼过程就是隔饥助间饥腹饥肩带肌和背肌参与活动的过程,尤其是青少年生长发育时期,可促进胸部增长和内脏发育;利用大量业余训练的学生和普通学生的身高、胸围、肺活量、心脏每搏输血量等数据的变化,从生理基础原理向学生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重视耐久力锻炼的意识。2.2、在耐久力锻炼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由近到远”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长跑教学中应首先强调呼吸节奏问题,即两步一呼,两步一吸,并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意念导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生在跑步时让学生默念“两步呼吸练长跑,心情愉快成绩好”;又如学生在“极点”过后让学生自己心里默念“脚下生风,越跑越轻”等提高学

6、生对耐久跑的兴趣。2.3、要有较长时间的匀速跑练习,因为有氧代谢是耐久跑的核心,这是让人体各器官系统适应耐久练习,锻炼强大心脏工作能力的好办法。在匀速跑时,心率应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这种匀速的长时间的跑不易疲劳但又使心脏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工作,能得到很好锻炼。2.4、要有较长距离的间歇跑,在匀速跑时心率总维持在一个中等水平,这是一个不足,而间歇跑可使强度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心率跳动次数来控制自己的运动量,如配备心率接收器更为方便,在一个距离跑完后心率要求达到每分钟170180次,然后休息至心率恢复到每分钟120次左右再跑第二次,这样心率再达到180次的高限,它和匀速跑交替配合使用可互

7、补不足,作为耐久力间歇跑每次距离应在8003000米。2.5、在生活中人们在很多地方都需要耐久力,如走路、上楼、骑车子等,要善于发现与提高耐久力的相同处,可参考以下方法做:(1)、利用医学保健监测法,让学生用齐步走的速度(每分钟100120步)上一般的五层楼,上去后心脏跳动次数,每分钟不超过原心率40,没有明显的喘气现象,说明心肺功能好。中老年人用此方法做实验若能达到这要求,证明心肺功能最少还可再正常工作二十年。(参考保健医学94年第4期)(2)、学生上楼锻炼前,鼓励学生在楼下进行34次深呼吸,这对心肺锻炼有好处,古人云:“登楼如登山”,它的锻炼价值很有相近处。2.6、锻炼要全面,要注重横向提

8、高耐久力的效果,耐久力的锻炼不应只限一个项目,应安排一些其它所喜爱的项目,安排合理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足球、篮球、游泳等项目,它们都能为提高耐久力起到良好的效果。三、针对初中课堂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身体素质差,要提高耐力素质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安排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及强度时,应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手段及评价体系,使其与学生的自身特点相符和,提高学生锻炼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耐力训练的目的。下面就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些活动。 3.1、定时定距跑 “定时定距跑”是从体育教学,训练的科学角度出发,在严格限定时间与距离的情况下,进行中长跑练习的一种教学训练方法。教师在

9、组织教学时,对跑的时间或距离作出具体的规定,对学生跑的快慢,跑程的长短或时间不做要求,只要学生跑完规定的时间或距离为止。组织形式多种多样。 3.2、赶超跑 按照学生的耐力水平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各组成一路纵队匀速跑。活动开始后排尾以尽可能快的速度从队伍外侧跑至排头后变为匀速跑。当他成为排头后,另一排尾同学以同样的方法赶超。每人赶超一次为一轮,跑的距离的长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定。组织形式多种多样。 3.3、跳绳 跳绳练习对发展学生弹跳力,灵巧性,协调性和耐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通常情况下,中学生要跑完800米或1500米,需要用时57分钟。但是这样单一的练习会使人感到枯燥无味。如用跳绳来完成这个

10、运动量则学生既感轻松又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尤其在场地条件差,活动空间小,学生相对较多的中小学更能体现其效果。组织形式多种多样。 除上面介绍的活动之外,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多安排一些趣味性强,有节奏变化的活动,像追逐跑,图形跑,爬山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锻炼效果。 四、为提高耐久力的一些看法和建议4.1、在学校大力宣传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计划,提高自觉锻炼意识,把提高全民素质当成百年大计来抓,为青少年终身健康打下良好基矗。4.2、议教育有关部门在修订体育教学大纲时要加大提高耐久力教学内容的比例。4.3、学校要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要象周总理所倡导的那样,要给青少年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

11、动时间。要多组织一些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要让人们认识到,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出色,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不亚于家庭作业,实际上优秀学生往往“玩象玩的样子,学习象学习的样子”,只有提高了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才能对提高耐久力起到良好效果。4.4、因耐力训练比较枯燥,且需要学生付出艰苦的努力,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吃不了苦、意志薄弱。也就是说,学生在对耐力训练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女生。虽然我们常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大多还以片面追求学生素质为目的,把心理训练放到一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

12、奋斗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很好的把心理素质训练与教学结合起来。耐力训练中,有一“极点现象”。在通常情况下,“极点现象”出现后,大部分学生因感到吃力,难以坚持而退缩。这时就需要我们加以正确的指导,向学生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及这一现象出现的时机,特点及如何克服它,并让学生切身体会“极点现象”出现时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感受,自己又是如何成功克服这一现象的。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帮带等活动,不仅能是学生克服怕累,怕苦,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其自身的耐力素质也会大大提高。参考文献:1美詹姆斯.菲克斯.白梅译.跑步.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1-032张保罗 .田径.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013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