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培教育——唐诗与音乐文化的渊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8266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培教育——唐诗与音乐文化的渊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招培教育——唐诗与音乐文化的渊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招培教育——唐诗与音乐文化的渊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招培教育——唐诗与音乐文化的渊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招培教育——唐诗与音乐文化的渊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招培教育——唐诗与音乐文化的渊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培教育——唐诗与音乐文化的渊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诗与音乐文化的渊源摘要:中国古代的诗歌往往是与音乐舞蹈共生的。在唐朝,各个文化艺术领域都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诗歌和音乐更是水乳交融。音乐与诗歌有很多共通之处,它们都是以抒情见长,都十分讲究节奏,韵律,音调。唐代诗歌本身具有格律化、音乐性、具有韵律的美。在唐代,音乐入诗,是个热门。音乐艺术,可谓唐诗的“永恒主题”。歌诗传唱的盛行不仅为唐诗的传播,发展,继承做出了贡献,更使唐诗和音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唐诗与音乐文化的渊源的角度来研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这会使我们对唐诗与音乐之间的认识变得更加全面、清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

2、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风”是指诗十五国民歌,“雅”是指宫廷音乐,“颂”是指祭祀的音乐。从历史学来看,诗经本来是属于音乐作品,但是,一方面由于时代的更替,另一方面由于记谱法的不完善,这些歌曲作品的曲调已经在发展中被人们遗忘,以至于人们把它们当成了纯粹的文学作品。 1其实,无论是后来的汉赋,唐诗还是宋词都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 特别是在唐代,诗歌的发展已达到了世界公认的光辉灿烂的时代。唐代有两千两百多诗人,写下了四万八千多篇诗作,因此素有“大唐诗国”之誉。其实,还应

3、该为它加上一个头衔:“大唐乐国”。以兼容并蓄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十部乐”为代表的宫廷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高峰。 随着历史的发展,唐诗渐渐的与音乐发生了分离。我们试图通过对唐诗的研究,发掘唐诗与音乐之间的深厚渊源,使人们对于传统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 诗中有乐 乐中有诗 人类艺术早期萌芽的时期,诗歌与音乐是一对同时诞生的孪生姐妹。不论中外,古代的诗歌都是可诵可吟的。唐朝是中华民族诗情郁勃的时代,外部的开疆拓土,国威四震;内部的豁达安定,文化交融,为唐诗繁荣和普及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 (一)唐诗的吟唱是别具特色的音乐表现艺术 唱诗风行于唐代一点都不奇怪。唐人继承了我国古诗与音乐

4、紧密结合的传统,创作出格律严格,形式固定的“律诗”和“绝句”,从而在诗中融入了更多音乐的因素。律诗绝句有着鲜明的节奏,每首诗的音节,顿歇都匀称整齐,以李白的那首春夜洛城闻笛为例,全篇四句,每句七字,每行皆有四个音节,三个顿歇组成,给人一种错落整齐的节奏美。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抑扬的音调与和谐的韵辙赋予唐诗独特的音乐之美,唐人曾把多种平仄格式制成固定的“平仄谱”,诗人大多依谱创作,因而诗作多具有悦耳的音响效果。唐诗的押韵比起古体诗更为严格,隔句押韵,一韵到底,给人通篇和谐的感受。吟唱是可加强诗句的平仄对比和声音的抑扬变化,

5、把语言声调的组合与优美的旋律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创作出有独特韵味和音乐美感的吟唱作品来。一首出色的吟唱调就是一首优秀的歌曲。唐诗的吟唱也是我们民族悠久的音乐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别具特色的音乐表现艺术。 (二)诗中的音乐描写 随手翻看几首唐诗,发现这些作品在音乐的描写手法上面采用了以下几种手法: 1. 以声喻声 通俗一点,可以叫“拟声法”。就是用我们生活中一些常听到的声音来具体形象的比喻音乐声。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作者大量运用了以声喻声的手法来描写琵琶声的复杂多变。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这

6、里作者妙笔描绘琴声如“急雨”般沉重舒长,如“私语”般细促清幽,如“珠落玉盘”般的圆润悦耳,如“莺语”般的婉转流畅,如“银瓶乍破”“刀枪鸣”似的铿锵雄壮,如“裂帛”般的强烈清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比喻句,诗歌怎么会给我们带来如此摇曳多姿的美感。 2. 以形喻声 人的各种感觉之间是互通的,听觉的声音可以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古诗中常常是用视觉所见的来比喻听觉所闻的声音,通过由声到形的联想,使音乐声更具有质感,这样,就会把音乐更生动的表达出来。高适在听张立本女吟中有“清歌一曲月如霜”的佳句。“清歌”是什么样的人们很难想象,而“月如霜”却是人人都可以见到的,看到了洁白如霜的月光,“清歌”的明

7、净清凉,令人神爽的韵味就感受到了。 3. 以感喻声 唐代诗人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中,它不对琴家,地点,时间,做任何交待,而是紧紧扣住一个“听”字,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的“耳”中之乐,时而“昵昵儿女语”,时而“勇士赴敌场”,一会儿是“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不着一个“乐”字,却利用艺术通感把难于捕捉的声音特点转化为视觉形象。最后两句,把对颖师琴艺的渲染推向高峰,“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这种“冰”“炭”相交的巨大反差,一会儿把人引进快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掷入苦难的地狱,叫人怎么受得了啊。 (三)乐唱唐诗 在唐代,音乐入诗是当时的时尚。可以说,音乐艺术是唐诗的“永恒主题”。2翻开全唐诗

8、,诗中涉及音乐内容的作品有多少,我没有认真地去统计,也没有见到他人统计的数据,但可以看到很多著名诗人对音乐都很有研究,他们既精于诗,又工于曲。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昌龄,刘禹锡,王维等,都有大量的永乐诗。仅白居易一人就写下了专门音乐主题的诗达四十余篇。在他们的永乐诗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1. 写音乐的表演技巧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那高超的技艺,还在眼前浮现,那迷人的音响和感人至深的音乐效果,还在耳边回响。 “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细细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

9、一声如裂帛。东舟西舫俏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 写音乐艺术的感染力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弹琴)用自己听琴着迷而不知时间飞逝来暗示琴声的感人力量。“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曲萦绕不绝的笛声,激起人们的“故国情”。 3. 用音乐抒发内心的情感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抒发了女子对远处的丈夫深深的思念,弹筝来倾诉满腔的怨情。 4. 表达朋友间的情谊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从诗作的表现形式看,是汪伦歌送好友李白,以表达自己对李白

10、的深厚情感 。诗人李白闻声而感,用水深不及情深的对比,突出对汪伦的一片感激之情。 唐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包给的文学艺术方面的精神财富,我们应珍惜这些财富,并在这些财富中挖掘出更加闪光和有价值的东西,以供人们享用。 二、 唐诗音乐文化的分析 (一)唐代诗歌本身具有的音乐性 唐人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古诗与音乐结合的传统,新创立的律、绝二体新诗,尤其渗透了音乐因素,比以前的古体诗更适宜入乐。这就是唐诗能广为传唱的内因。因而当经济文化生活繁荣,其统治者又酷爱音乐,大力提倡,从宫廷到民间,涌现出了大批通晓音律的乐工、歌手,这又为唐诗的传唱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说起唐诗的音乐性,有的学者往往只从诗体或声韵结构

11、诸多种形式上去探求,难免失之偏颇。3我认为,唐诗的音乐性,不但体现于诗体及其他形式方面,更渗透于诗作内容之中。 首先,内容应该是有可唱性的。一首诗歌是否适宜于入乐演唱,首要的是其内容是否具有浓厚的感情,和是否具有引人入胜的抒情意境。所谓意境,也就是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诗人感情交融而产生的艺术境界。可以这样说,一首诗越是富有浓烈,深厚的感情色彩和引人入胜的抒情意境,其可唱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就拿我们熟悉的渭城曲来说,全诗情感由衷而发,真挚深厚,而客舍前新绿的柳色,蒙蒙的细雨,其意境无不渗透了作者的感情色彩,因而所表达的远行者和送行人依依惜别的心情,读者有如身临其境,韵味无穷。 还值得一提是,多数

12、入乐唐诗不但感情真挚,且非静止不动,而是富有流动起伏的内涵。这在通晓音律的乐工看来,更为难能可贵。因为它给音乐旋律的起伏伸展提供了基础,也令演唱者易于唱情,更觉得有用武之地。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其中,貌似静止的环境所包容的感情波澜尤其让人寻味。那床前如霜的月光,使得孤独的游子仰首凝望明月,又低下头来思故乡虽只是一仰一俯之瞬间,却已神驰千里,万般思绪涌上心头! 总之,唐诗之所以能唱,渗透其内容的音乐性应是第一位的。 然而,唐诗的音乐性,同时又体现在诗作形式等多方面,仅有感情和意境也是难以入乐的。4 我们知道,唐以前的乐府诗,虽然也多与音乐结合,但由于其篇幅可短可长,句式可整齐也可不整齐,声韵平仄

13、也常常不固定,而当时的歌调大都短小,这就使诗歌与音乐结合并不十分容易。 唐人的律、绝体诗一般不需增损字词,更用不着剪裁分解,只要为乐工看中,即可采之入乐。而且诗体形式,声韵结构等方面都远胜古体诗的音乐性9。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鲜明的节奏 律、绝体诗因为篇幅一定,句数、字数通篇一律,特别是每首诗的音节(音组)、顿歇皆匀称整齐,无论诵读或吟唱,均产生鲜明的节奏感。如王之涣的塞上曲,全片四句,每句七字,每行皆由四个音节,三个顿歇组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维的五绝送别,全篇四句,每句五字,每行由三个音节、两个顿歇组成:

14、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当然,唐诗中鲜明的节奏,并非律、绝体所独有,如象李白的古乐府蜀道难,白居易的花非花等,诗体与律、绝大异,仍可入乐。究其原因,仍是变化中有统一。蜀道难尽管字句参差不齐,仍以三音节,两顿歇为基本节奏,穿插以四音节、三顿歇等变化句型。花非花的音节,顿歇更是两两相对,既错落而又整齐,因而无论是诵读或演唱,都不会觉得杂乱。 2抑扬的音调 唐诗在声调的调配上也很讲究,所以读的时候抑扬顿挫,唱的时候也更富有旋律感。这是通过字句中平仄不同的声调相间更替所造成的。以王维的送别为例,其平仄调配如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15、5 这是一种“平起”式,是若干平仄调配格式中的一种。唐人曾把多种平仄格式制成了固定的“平仄谱”。诗人们大都依照谱进行创作,因而律、绝体诗富有铿锵悦耳的音响效果。这又给入乐提供了旋律的基础。当然,诗人们对于“平仄谱”,也不都生搬硬套,创作时有一定自由。如送别的第三句“春”和末句第三字“归”,就与固定朴实不合,这是作者从内容出发,作了调整的原因。 3和谐的韵辙 押韵,这是诗歌音乐性的又一特征。古体诗虽然也押韵,但平仄不拘,还可以换韵,不一定一韵到底。唐诗用韵极严,必用平声韵,且位置固定,不能换韵,要一韵到底。押韵格式以隔句押韵,即“以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和一、二、四句押韵居多。押韵不但使诗作朗诵

16、上口,演唱好听,更给人通篇和谐的感觉,还有助于渲染气氛,丰富作品的思想感情。 此外,唐诗能广为传唱,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其篇幅大都短小,前面已经谈到,某些古体诗由于篇幅较长,不得不分成若干,在经过一番增损之功,方可入乐。可谓费时费事。尤其在当时,下层人民大都缺少文化,都靠口传心记,更不容易留传。而律、绝体诗恰好具有这方面的优点,所以更受乐工及各阶层爱好者的欢迎。 (二)唐诗入乐是音乐文化表达的需要 唐朝是诗情郁勃的朝代。根据清代编辑的全唐诗统计,唐代诗作近五万首,诗人达两千三百余人。闻一多先生把唐代誉为“诗的唐朝”。 唐诗入乐是唐代音乐文化的一个特色。6唐人薛用弱曾在他的集异记里给我们讲述了开元年间的一段往事:冬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