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3中——我们的良师益友2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7711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23中——我们的良师益友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武汉23中——我们的良师益友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汉23中——我们的良师益友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23中——我们的良师益友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23中我们的良师益友2012年国培计划“影子老师”学习总结 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第四中学 胡正芳 2012,10,72012年秋季,根据国培计划的安排,我和其他九位学员荣幸地来到了这所毗邻长江大桥,左拥龟山仰观电视塔,前俯长江遥望黄鹤楼的一所滨江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进行研修学习。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在武汉二十三中学为期一个月的影子研修就要结束了。回想这一个月,我感觉每天都是充实的,每时都感受着二十三中学老师们优良工作作风的熏陶与人格魅力的洗涤,每节课都能感受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火花的撞击。这个月我们和指导老师一块儿,就教材解读、课堂教学导学反馈模式、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

2、研修,指导老师引导我们学习如何集体备课、如何编写导学反馈案、如何进行课例研究等。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缩短和填补了理论指导和现实教学中的差距和矛盾。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每天听的是学校的常态课,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公开课、展示课、研讨课。对我的启发很大。当初背着行囊而来的激情犹在然困惑已逝。现将我的感悟和收获总结如下:一、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反馈1、旨在把课堂还给学生传统的课堂是老师“主动”的教,学生“被动”的听,从而学生失去了“呼吸”的空间。而高效课堂倡导让学生大胆地讲,大胆地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动”中学。所以教师的身份也随之转变,所

3、以备课要以学生为中心,备好导学反馈案备课。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回顾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就是改变观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把课堂还给学生。2、重在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先学是在老师教学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后教指在先学的基础上就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探究、相互学习。所以课堂中学生要经历预习、展示、反馈三个重要环节。其中预习是先学的过程,展示是互相探究的过程。在这三个环节中,教师做到了放手,所以课堂上做到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不会的小组讨论,老师需要解决的是那些共性的、有规律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我对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特别的

4、深刻,即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必须当堂落实达标。反思在教学中的行为,发现我容易忽视预习这一环节,所以在课堂上出现效率低的现象;同时有些题目,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没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3、课堂中,教师是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在课堂中,教师首先完成了角色的蜕变,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次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与学生一起学习;再次在教师与学生合力打造出了一节节高效课时,教师又是这一堂课的决定者;教师从教学中获得发展,改变观念,做一个幸福的职业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做好这“四者”,使自己在促进中获得成长,在学习中获得提高,在决定中感受成功,在

5、幸福中体验教师的快乐。4、高效课堂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更高教师只有精心备课,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高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老师真正轻松了吗?不是的。预习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才能更高效;展示中,教师充分选题,做到典型题、重点题不遗漏;达标测试中,教师要对本节课的内容充分吃透,把握住重点难点,对学生进行选题测试。同时在教学中,课堂活而不乱,教师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力。同时教师备课更是精心设计问题,在课堂中把学生带入了一种想学、能学、抢着学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并且能有效地参与课堂

6、。高效课堂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教学理念,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改革中,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改变传统。二、高雅的师德修养与人格魅力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特别是小学生,平时在家都是父母监护,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7、二十三中学的领导和老师就是一种高雅的师德修养与人格魅力感染着过往的每一个学子。他们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也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

8、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都要认真批改。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正如他们的口号“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企业的口号是“向8小时要效益”,而我们的一节课才40分钟,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所

9、以我授课的原则是“向40分钟要效果”,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当然,这就需要在课前认真备课,特别是对于专业课程,还要在课外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我在授课时发现部分学生掌握程度相差很大这种情况时。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事先了解学生,然后对没有学过的和掌握差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补课,使他们能尽快赶上学习,绝不能不分情况地一味灌输。正如一位老老师所说“工夫到了,教学效果自然就有了”。教师就是要传道、解惑,对学生和同事在学术上不能有丝毫地保留。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案、收集的资料等,都会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和同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同时别人的进步也是促进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需要每个老师的努力,都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师德。以二十三中学的老师为楷模,“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的德能更上一层,使自己的才能更适应高效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