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数学课堂中的敲门砖(黄鑫10月13日)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6782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境—数学课堂中的敲门砖(黄鑫10月13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情境—数学课堂中的敲门砖(黄鑫10月13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情境—数学课堂中的敲门砖(黄鑫10月13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情境—数学课堂中的敲门砖(黄鑫10月13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境—数学课堂中的敲门砖(黄鑫10月13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境数学课堂中的敲门砖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第二小学校 朱洪松数学课,在人们的印象中都是一门枯燥,乏味,脱离生活的学科,特别是到了高年级,许多没有打好基础的学生是闻之色变。因此,如何解决每一堂课中的内容便成了老师们攻关的重点,情境就是一堂课最好的敲门砖。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增强教学内容的真实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且“由境生情”,对学习充满兴趣。好的情境,犹如美味而富有营养的汤,让人爱不释手,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一、情境的创设要有目的性,不能过于表面化和形式化。情境创设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不能盲目的只注重情境的

2、“外表”如何华丽,而忽略了教学本身的内容二、情境要紧扣主题、把握分寸。情境的目的已经很明确了,就是为了解决教材中的问题,教学情境的设计就必须要围绕教学内容,这样才更有利于教学内容实施。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为了创设一个情境,占用一节课太多的时间,就容易顾此失彼、喧宾夺主,影响了整节课学习任务的完成。记得一次在听节约一滴水的数学课时,老师举例水龙头漏水的情景,本来的主题是水的多少的问题,衍伸出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结果老师让学生大讲特讲怎样节约用水,节约用水的思想又是如何的高尚;虽然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无可厚非,但功不及过,使一堂数学课上得有点类似于思想品德课就得不偿失了。三、情境要能够

3、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激发学生自主的产生思考,从而使问题轻而易举的得到解决。所以,在情境引入时,我们不应该仅仅考虑对问题的诠释是否到位,更重要的是面对学生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数的大小”一节中,老师先从一个故事开始,阿凡提看到地主欺压百姓,决定要惩罚地主,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到地主家做帮工,报酬是第1天只要1粒粮食,第2天要2粒粮食,每天要前一天粮食数的2倍。地主觉得很划算,于是就和阿凡提签了协议。结果,还不到一年时间,地主发现阿凡提每天要的粮食越来越多,已至于都把自己的粮仓掏光了都还不够,至于发现自己上了阿凡提的当,但为时已晚,阿凡提

4、成功的为百姓教训了地主。孩子们一下被这个故事吸引了,开始思考,通过计算感受到2n是一个很大的数。四、情境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境即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适应,也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相适应,一旦超越可这个范围再精彩也变为摆设。我听过有老师在讲“折线统计图”时,情境是某一股票一个月的涨跌图,虽然能说明数据的变化情况,但作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有几个学生能理解股票呢?不单是学生,在成人中也有不少人对股票是一知半解。这样的情境不会给学生带来兴趣,只会给他们带来恐慌,会让他们认为今天学的内容也许很难,这样的情境不要也吧。五、情境要在教材需要的地方创设。大多数情境是为了讲解新课时进行的引入,但并不是说情境有固

5、定的出场顺序,一定是第一个出场。关键我们还是要清楚引入的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降低教学难度。课堂中知识并不是单一的,可以在很多知识的传授中加入情境,情境随时都可以出现,当然对引入情境也不是越多越好,应该有选择的加以控制。现在的老师唯情境论,有时为了创设一个情境,胡编乱造、生搬硬套,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认为,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要从情境引入,对于那些不好创设情境的内容,应该按教学规律来处理,比如直接导入新课。在平时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时代性,要适合时代的发展;媒体的结合要注意多样性,可以是文本、图片、视频,甚至还可以是故事、小品等。当然,在处理情境时要牢记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它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一块敲门砖,不能给它赋予太多的神奇色彩。它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要烂用这块砖,“抛砖引玉”才是我们的宗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