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6279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螺蛳壳里做道场 办法总比困难多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杭州市行知小学课题组【内容摘要】针对学校操场面积、布局、场地材质、相关体育设施及安全性等内容的自查,我校位于杭州市中心,用地紧张,运动场地面积明显不足,在现有条件下,较难扩充学校规模。根据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的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和课外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我校通过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对激发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中小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同行中形成了良好的影响

2、力。【关 键 词】阳光体育 化整为零 化零为整 合理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闲暇时间增多。同时,文化需求不断增强,要求娱乐身心,交流感情,促进个体社会化,体育将成为实现这一观念的桥梁和纽带。这些将大大影响学生对体育的需要,而这些需要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体育活动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重要途径,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体质健康重要环节。一、课题实施的背景分析。据了解,某区对学校操场面积、布局、场地材质、相关体育设施及安全性等进行调查。结果很难令人满意。学校运动场地人均面积 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小学不宜小于2

3、.3 m2/人,中学不宜小于3.3 m2/人1。小学生操场人均面积符合率为54.8%,中学生符合率为51.9%。学校运动场地材质情况 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均应为弹性地面。小学运动场地为弹性地面的学校占61.9%,中学占88.9%。学校运动场地配置情况 学校应具有符合规定的运动场地,按照大纲要求安排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69所中小学校中,环形跑道配备率为37.7%,直跑道配备率为63.8%,篮球场配备率为75.4%,排球场配备率为36.2%,羽毛球场配备率为27.5%,体操房配备率为36.2%,游泳池配备率为5.8%,风雨操场配备率为20.3%。见表1。学校体操器材配置情况 69所中小学校中,单杠配备

4、率为52.2%,双杠配备率为46.4%,山羊配备率为84.1%,跳箱配备率为87.0%,体操棒配备率为39.1%,跳垫配备率为58.0%,助跳板配备率为84.1%。学校健身器材配置情况 69所中小学校中,软梯、吊环、攀网、攀岩墙的配备率不足10%,爬绳、爬杆、无弹力双杠、仰卧平台的配备率不足20%,平行梯的配备率为20.3%,肋木架的配备率为47.8%,无弹力单杠的配备率为30.4%,乒乓球案的配备率为79.7%。见表2。学校体育器材来源 小学体育器材由教委提供的占61.1%,学校自购的占16.4%,社区提供的占8.4%,体彩提供的占2.3%,其他渠道的占11.8%;中学体育器材由教委提供的占

5、20.8%,学校自购的占30.6%,社区提供的占0.5%,体彩提供的占3.7%,其他渠道的占44.4%。以上数据还是一个相当发达的城区学校的数据,此处尚且如此,经济落后的边缘城市更加糟糕,学生的体质状况更加有下滑趋势。据了解,从年开始,我国每年对青少年体质进行监测调查。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各项指标处于较高水平。而近年来,除了形态方面的指标如身高、体重等增长比较明显外,反映青少年机能、素质的指标,如耐力跑、柔韧性、力量等指标都呈逐步下降趋势。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体质监测数据表明,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中学生

6、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未来属于青少年,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青少年体质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也是每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根基。作为提高中小学生健康素质重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肩负着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重任。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同样也寄托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期望。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这一现实,切实以行动来落实这项“社会

7、工程”。国务委员陈至立在2006年岁末召开的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培养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的精神的青少年一代,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她进而强调:“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忽视学校体育工作,就谈不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谈不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体质的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校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

8、生全面发展。教育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个口号是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完全一致的。各地中小学要以教育部提出的“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全国有85以上的学校能够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的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以上等级,相当部分学生达到优秀等级。全体学生都要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各地要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结果要记入小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生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要坚持初中

9、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要将体育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成绩。积极探索和推进在高中毕业会考中增加体育考试。各地要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实行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教育部门要根据课时计划,增加体育教师的编制,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教育部原部长周济表示,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已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具体

10、措施包括:认真落实对体育课程的规定;建立并坚持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广泛开展群体性的学生体育活动;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竞赛活动的指导和支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等。他说,各地要完善学校体育保障机制,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的评价制度,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学校体育工作状况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指标。周济强调要普及科学的人才观、育子观和健康观,向家长发放“学生体质健康手册”,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艺术

11、2+1项目试验工作的通知并出台了评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全国小学生每天跑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及以上2000米。 2006年12月23日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2007年3月27日召开了全省学校体育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充分说明了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二、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一)历史意义毛泽东同志早在1917年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变了一篇名为 体育之研究的论文,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体育对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民族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刻地指出:

12、“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他对学校体育更是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中学及中学以上,宜三育并重,今人则多偏于智。” 新中国刚成立,毛泽东指示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先生:要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951年1月15日,毛泽东再次致信马叙伦部长: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1952年,毛泽东又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同志始终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强调“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指出“

13、要把学校的体育工作搞好。要发展少年业余训练”。江泽民同志强调,“体育是关系人民健康的大事,体育水平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保证和提高亿万人民的健康水平和体能素质,始终是体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高度关注人民的健康。党的十六大明确,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二)现实意义近日,从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一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发现,浙江青少年体质和健康等多项指标比起2000年明显下降。浙江学生在体质和健康上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问题一:10个高中生9个近视 、

14、近视率比全国高10% 此次调查一共检测了浙江省622岁的17500余名学生,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分别从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体能素质和健康状况4个方面检测了22个指标,结果发现:浙江省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近视率分别达到78.55%、90%、86.64%,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10个百分点。近视率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直线上升,到高中达到高峰,大学稍有波动。 镜头扫描:在杭城一些中小学,传统的课外游戏如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等已经不为现在的孩子所知,学生们课间聊得最多的话题是QQ和网络游戏,相互交流秘笈,大部分同学都会玩“传奇”之类的电脑游戏,玩到高兴时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问题二:每年军

15、训都有晕倒的、肺活量下降了 调查显示,与2000年相比,浙江学生各年龄段(除大学阶段乡村女生外)的平均肺活量均有大幅下降,且中小学降幅大大高于大学,特别是718岁的中小学阶段降幅较大。 镜头扫描:每到学校开学一军训,就有学生站不住晕倒的。为什么?有校医分析,学生的肌肉调节能力差,血液循环功能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血都集中在腿上,大脑就缺血缺氧,晕倒是必然的。学生本身的室外活动大量减少,导致肺活量下降,一代少年的体质连年下降,必将在他的成年时期遭到报复。问题三:跑1000米倒在终点线、耐力在下降 与2000年相比,浙江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下降,具体表现在速度、下肢爆发力、耐力和力量等方面,尤其是学

16、生在学校的800米、1000米耐力跑活动时间不够,成绩比起10年前、5年前出现持续较大下降。 镜头扫描:有体育老师反映,体育课跑1000米,有学生走走跑跑,居然要跑10分钟!即便如此,在每秒只跑2.2米这个极慢的速度上,居然有大概1/3的学生心率高达160或者170,大部分是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正常情况下每秒跑2.2米,也就比走路的速度稍微快一点,学生跑完1000米的心率根本不应该超过140。测血乳酸(就是每毫升血液中乳酸浓度),4个是正常值,学生们普遍会高达6到8个。这还没有让学生全力跑,如果强度再大一些,像毕业的体育测试,跑完以后倒在地上的,捂着肚子喘不上气来的,呕吐不止的,每年都会出现在每个学校的操场上,颇为悲壮!问题四:初中两个月,黑小孩白了胖了 肥胖男生接近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