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淮安宣传手册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60041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康淮安宣传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康淮安宣传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康淮安宣传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康淮安宣传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康淮安宣传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康淮安宣传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康淮安宣传手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康淮安宣 传 手 册中共淮安市淮安区委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政府二一三年八月目录一、致全区人民的一封信二、淮安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就1、淮安区主要名片2、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主要成果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知识介绍1、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2、我区建成全面小康的时间?3、我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怎样?4、全面小康社会核心指标解读5、怎样正确看待全面小康社会?6、全面小康社会的验收方法?7、民意电话调查常识四、全面小康社会水平测试致全区人民的一封信尊敬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小康社会作为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既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具体表现,也是一方百姓富裕程度的综合体现。2013年淮安区全面建成小康社

2、会,既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也是市委、市政府对我区的殷切希望,更是我们淮安区百万人民的共同期盼。多年来,全区人民在历届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围绕全面达小康目标,满怀建好家乡、重振雄风的豪情与斗志,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扎实苦干,砥砺奋进,全区项目建设不断突破,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社会事业日益进步,城市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区各行各业呈现蓬勃生机和活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去年年底,对照省定全面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我区全面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为98.8%,基本达到吃穿不愁、住房宽敞、公路到村、出行方便、电话到家、水电到

3、户、社保到人、医疗便捷、教育优良、环境整洁、治安满意的小康社会标准,为今年全区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全省已有85%以上的县(市、区)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其中苏南、苏中均已提前多年建成,淮安市的金湖县、盱眙县、洪泽县已于2012年建成全面小康,淮阴区、涟水县均已明确2013年全面达小康目标。全区上下要围绕201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区小康社会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全区人民为之向往、为之奋斗的全面小康社会正向我们走来。我们是淮安的主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靠你靠我靠大家。区委、区政府坚信,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验收过程中,我们的每一次

4、参与、每一个行动、每一份奉献,都在为建设自己的小康家园添砖加瓦。今天您为小康作贡献,明天小康将惠及您和您的家人。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建设小康、拥抱小康、赞美小康,共享小康新生活!衷心感谢您的踊跃参与和全力支持!祝全区人民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中共淮安市淮安区委员会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政府 二一三年八月全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就1、淮安区主要名片文化名城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区)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江苏省平安县(区)江

5、苏毛巾针纺织名城中国书法之乡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中国民间艺术(绘画)之乡2、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主要成果实力小康:综合实力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全区顺应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聚精会神抓建设,齐心协力达小康。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160元(小康目标值是24000元,超过目标值5160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3.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47.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实现2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到2012年底,全区在全面小康社会4大类18项25个

6、指标中,已有19个指标达到或超过小康目标值,其余指标也接近小康标准,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98.8%。民生小康:群众幸福指数是全面小康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全区始终坚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标准要求,将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大力发展经济、夯实充分发展基础的同时,注重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城乡居民收入越来越多。2012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5元(小康目标值是16000元,高于目标值25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35元(小康目标值是8000元,高于目标值2035元);人均储蓄存款1.2万元。居民住房越来越宽敞。2012年,全区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

7、积达35.3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或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40.1平方米,分别高于目标值5.3平方米、0.1平方米(小康目标值分别是30平方米、40平方米)。全区楼房率达90%以上,群众住房越来越好。交通出行越来越方便。2012年,全区公路总里程达207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953公里,实现乡乡通公交,村村通水泥路(小康目标是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100%,全区实现值是100%),乘公交车出行大大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越来越提高。2012年,全区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284.5部(小康目标值是200部,高于目标值84.5部),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48.5台(小康目标值是40台,高于目标值8.5部)

8、,现代生活走入百姓家;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18.4%(小康目标值是大于18%,高于目标值0.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38.3%(小康目标值是低于40%),提高生活质量的支出比重明显提高。和谐小康:平安和谐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全区将“平安和谐淮安”作为地方名片精心打造,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加强城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技防进万家工程,着力完善平安联创协作机制,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连续10年被评为“江苏省平安县(区)”。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6.5%,高于目标值6.5个百分点(小康目

9、标值是大于90%)。 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中小学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教育装备不断提高,全区学校教育质量年年上台阶。2012年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高于目标值6个百分点(小康目标值是大于90%)。2013年全区中考700分以上人数超全市三分之一,高考二本以上牵线人数连续4年保持全市第一。全区被评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 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障制度,加大投入,打造了15分钟卫生服务圈,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为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均超过小康标准,全区卫生工作进入省市先进单位行列。2012年全区城镇劳动保障三大

10、保险覆盖率达94%,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并不断扩面提标。近几年全区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当年新增支出70%以上。实施惠民工程,关怀弱势群体,加大生活困难群众帮扶力度。2012年全年发放救助金近4000万元,惠及2万余人;城乡低保扩面惠及6.8万人。今年继续完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累计救助8000余人次,救助金额1500余万元。生态小康:生态环境是全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亮点之一。全区始终把环境质量改善作为全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目标,以创建国家生态区为契机,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评审,坚决不上污染项目。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了两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第三轮

11、化工企业专项整治正在进行中,园区外化工企业已关闭14家,正在推动搬迁关闭3家,保护了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水平。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污水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全区共有各种类型的污水处理厂24座,有效地保护了水环境。经过河道整治、河道清淤、生态护坡、生态调水、闸涵调控等一系列措施,全区境内8个地表水考核控制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功能区要求。大力实施秸秆禁烧,推进区经济开发区企业生产集中供热,全部拆除了城区燃煤小锅炉,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有效地保护了大气环境。2012年,全区空

12、气污染指数API小于100的天数为341天,占全年天数的93.2%,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功能区标准。2012年全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3分,高于小康目标值13分(小康目标是大于80分)。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工程,全区绿化水平较快提升。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县(区),全省绿色江苏建设先进单位。到2012年底,全区城市绿化率达38.1%,森林覆盖率19.8%。创建成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2个省级生态镇、2个省级生态村和182个市级生态村,全区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12年底,全区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68个、绿色食品8个、有机食品1个,农业三品总数达377个,位于全省前列,淮安

13、市第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知识介绍1、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小康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小康一词最早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诗大雅民劳中有这样一句话“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百姓在那里整日劳作,他最大的祈求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过上小康生活。人的生活状态一般分为贫穷、温饱、小康、富裕四个阶段。我们所说的“小康”不是富裕,也不是想象中的有别墅、有汽车的生活,而是解决温饱之后的一种生活状态。通俗地讲,小康就是吃穿不愁、住房宽敞、出行方便、环境整洁、医疗便捷。2、我区建成全面小康的时间?由于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基础不同,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2010年我省以全省为

14、单位总体建成小康社会,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分别于2007年、2012年和2015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12年我市金湖县、洪泽县、盱眙县,东邻盐城的阜宁县均已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淮阴区、涟水县和我区均计划在2013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3、我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怎样?到2012年底,我区在全面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中,已有19个指标达到或超过小康目标值,4个指标达到序时进度,实现程度为98.8%。2013年预计除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外,其余24个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省定目标值,实现程度为99.8%。达到或超过小康目标的19个指标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15、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建筑面积、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没有达标的指标与小康目标值的差距也较小。城镇化水平:目标值是45%,实现值44.5%,只差0.5个百分点;科研与开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目标值是1%,实现值0.88%,只差0.12个百分点;城镇劳动保障覆盖面:目标值95%,实现值94%,只差1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目标值是40%,实现值为38.1%,只差1.9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目标值是20%,实现值19.5%,只差0.5个百分点。以上指标实现情况均超过序时进度。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目标值是92%,实现值83.2%,低于目标值8.8个百分点。由于我区是传统农业大区,要达到二三产业占比92%的小康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按照全面小康认定要求,各地因为自然禀赋存在差异,在指标验收中,这项指标不作硬性要求,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